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及关键技术要点探讨

2024-04-09 07:56张晶晶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9期
关键词:土壤水分农田水利节水

张晶晶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则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水资源的供给却面临着压力。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成为解决之道。本文将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角度,结合山东省滨州市的实际情况,探讨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关键要点,旨在为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持。

一、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节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节水灌溉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通过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再者,节水灌溉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综合而言,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要点

1、灌溉制度的调整与改进

灌溉制度的调整与改进是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关键方面之一。该项技术要点旨在通过合理的灌溉安排和灌溉制度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首先,对于灌溉制度的调整,应考虑到不同农田的特殊性和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的灌溉制度应根据土壤类型、降雨情况和作物生长期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通过科学的灌溉时间和频率的安排,避免了过度浇水或不足的情况,最大程度地满足植物的需水量。

其次,改进灌溉设施和技术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现代化的灌溉工具,如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可以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这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还降低了土壤中的盐分浓度,有助于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是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包括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这些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水分的释放,将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流失。这不仅降低了用水量,还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为作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中,土壤墒情监测和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实时监测,可以精准判断作物的水分需求,实现精准施水。这不仅避免了过度灌溉导致的水资源浪费,还有效减缓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保持土壤的健康状态。

此外,推广适应性强、耐旱的农作物品种也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一部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有助于减少对水分的依赖,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方式通过科学的农作物选择,使农田水利灌溉更加符合生态环境的特点,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3、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

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作为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科学合理地管理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土壤水分监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对农田内土壤的水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这些监测数据,农民和农田水利管理者能够准确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科学判断不同地块的水分需求,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的情况发生。

其次,土壤水分管理通过精准施水,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的数据,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这种精准施水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避免了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水分供应。

此外,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也有助于防范土壤盐碱化的问题。通过科学地管理土壤水分,避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积累,有助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减缓土壤盐碱化的发展,保护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态。

4、植物适应性种植

植物适应性种植作为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选择适应性强、耐旱的农作物品种,降低对水分的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植物适应性种植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品种。通过对作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特点的深入了解,农业科研机构可以推广那些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色、对水分需求较低的品种。这种植物适应性种植的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还能够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增加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其次,植物适应性种植要关注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水分需求的匹配。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不同作物的轮作和间作,可以有效避免在干旱季节连续种植对水分需求较高的作物,降低农田水资源的使用量。合理的作物组合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平衡,还有助于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维护土壤的生态健康。

另外,植物適应性种植也需要关注农业管理实践,包括科学施肥、土壤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因病虫害导致的生长损失,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5、灌溉水质管理

灌溉水质管理是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在于保障灌溉水质的良好状态,防止因水质问题导致的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

首先,灌溉水质管理包括对灌溉水源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定期对灌溉水源进行水质监测,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盐分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水质问题。这有助于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的土壤退化和农作物品质下降。

其次,采取适当的水处理手段是灌溉水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存在较高盐分的灌溉水源,可通过引入淡水或进行盐分除去等技术手段,减轻土壤盐碱化的风险。此外,对于存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源,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灌溉水不对土壤和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植物适应性种植是另一方面的考虑因素,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水质特点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减轻对灌溉水质的过度依赖。这样的植物选择不仅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灌溉水源的水质状况,降低对水质的苛刻要求。

另外,建立健全的灌溉水质管理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建立水质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关的灌溉水质标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保障灌溉水源的质量,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可持续性。

三、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技术推广不足

技术推广之不足源于先进灌溉技术在实施普及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阻碍。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有限,这可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教育水平差异、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社区内普及推广的成功性直接取决于农民对技术更新的认知和接纳态度。

2、资金投入不足

在农业领域,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实施高效灌溉技术的关键障碍。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了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必须投入相当的经济资源,涉及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然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会限制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农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表现为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规范程序,从而导致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这问题的根本在于管理层未能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監督机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导致灌溉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在效益,甚至出现过度使用和浪费。

4、信息不对称

农业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农民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知识匮乏,且信息传递存在障碍。这种现象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构成威胁。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不足可能源于信息渠道的有限性,以及相关信息传递手段的不够有效。此种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农民对先进灌溉技术的采纳,从而制约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5、自然灾害影响

自然灾害,如干旱等,对灌溉水资源的影响不可忽视。这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大了灌溉难度,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干旱导致水源减少,使得灌溉系统难以维持正常运作,限制了农田的水分供应,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此现象的原因在于自然灾害引发的水资源短缺,削弱了灌溉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扰。

四、农田水利灌溉节水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应建立健全的财政激励政策,为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推广提供资金支持。资金可用于设施改造、灌溉设备更新、农民培训等方面,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次,政府可以制定税收政策,对采用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主动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健全的补贴政策体系,针对采用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这样的激励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户推广新技术的成本,提高技术的普及率。

最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增强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运用新技术的技能水平。

2、技术培训

首先,技术培训需要覆盖各个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要点,包括灌溉制度调整、高效灌溉技术应用、土壤水分监测与管理、植物适应性种植以及灌溉水质管理等方面。培训内容应实际、操作性强,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确保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

其次,技术培训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课堂培训、实地演示和现场指导等。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演示,农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要领,提高技能水平。此外,还可以建立示范农田,供农民参观学习,激发其采用新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另外,技术培训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组成培训团队,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样的培训团队不仅能够传授科学的技术知识,还可以解答农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技术培训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提高培训的覆盖范围和灵活性。通过建立在线培训平台,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培训资源,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效果。

3、水资源监管

首先,水资源监管需要建立全面的监测网络,覆盖灌溉区域的各类水源,包括河流、水库和地下水。通过实时监测水位、水质等参数,及时获取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水资源监管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水资源信息平台。通过远程传感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源的实时监控,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水资源的异常变化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理。

另外,建立水资源使用许可制度是水资源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农户颁发水资源使用许可证,限制和管理水资源的使用量,确保合理分配。在许可制度下,对于采用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农户,可提供相应的优惠和支持,鼓励其更加科学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监管还需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测和处罚。通过建立完善的违规检测机制,对于未经许可或超量使用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形成有效的监管制度,维护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4、科技支持

首先,科技支持应包括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通过持续投入研究与开发,开发出更高效、更节水的灌溉设备和技术。这包括智能灌溉系统、土壤水分传感器等先进装置,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其次,科技支持涉及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组织培训课程,向农民传授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其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此外,科技支持还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使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和培训资源。

另外,科技支持还包括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农田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农田水利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这种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田水情、作物需水情况,实现精准施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科技支持还应促进数字农业和智能农业的发展。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为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5、社会宣传

首先,社会宣传需要深入浅出地向农民普及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知识。通过制作宣传册、宣传片、举办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将相关知识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农民,使其更好地理解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其次,社会宣传应该强调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实例分析和数据展示,向农民说明采用新技术能够降低灌溉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土壤环境,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另外,社会宣传还应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和疑虑,针对性地解答疑问。通过开展问答互动、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及时解答农民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疑虑和困惑,增强其信心,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此外,社会宣传还可通过建立农民体验园、示范基地等,让农民亲身感受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实际效果。通过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提高农民的亲身体验,增强其对新技术的接受度。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在滨州市这一具体背景下,通过对技术要点、存在问题及保障措施的全面论述,本文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未来,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推动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单位:256651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土壤水分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西藏高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节水妙想
不同覆盖措施对枣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