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凉笛吹圆月

2024-04-10 04:54岁月静好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4年1期
关键词:金农扬州桃花

岁月静好

1

下午三时许,林雨照例在阳台拉出折叠椅躺坐下,这是她给自己定的规矩:阅读。阳光开始西斜,初秋的风徐徐,隐隐飘来桂花的甜香,手边茶几清茗,很是惬意。翻开扉页,一行字倏地跳入眼帘:“前年独泛,九江船,二更后,一声凉笛,把月吹圆。”林雨不由地直起身,好一个“一声凉笛把月吹圆”,妙哉好句!林雨也读过不少声色意俱佳的写月之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又比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可是像如此在声音中让月牙儿渐渐吹圆的动感成为进行时,让人在听觉、视觉上都跟着诗句在动、在走、在感受,这样的诗曲金句却不是随处可见呢,林雨窃想许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二更,夜九点后;九江,简称“浔”;九江船,作者应该是用了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典故。林雨急急地翻页,找到这首曲的作者,竟是金农。

只知金农是扬州八怪首席,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最大的成就是书法。他将行草融入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自成一体,世称漆书。金农50岁始才提笔作画,画梅、画竹、画马,他自称画的梅是“江路野梅”,天大寒时能香千里;他的竹皆瘦竹,“画竹宜瘦,瘦多寿,自然饱风霜耳”;而他的马,更是“苍苍凉凉,有顾影酸嘶自怜之态”。金农虽号称扬州八怪之首,却不是扬州人。他出生于浙江仁和,也就是现在的杭州,34岁才开始断断续续寓居扬州,或四方游历,或往返于扬州和江上老屋(钱塘江)。约莫70岁后,金农便再未离开过扬州。他的晚景有些凄凉,妻亡无子,曾自题《墨梅图》诗曰:“衰晚年零丁一人,只有梅鹤、病痛饥饿为伴。”77岁那年,他殁于扬州佛舍,正是芭蕉秋雨、金桂始香的季节。

2

金农的诗文成就或许不及其书法画作,但他留下的五十多首自度曲却弥足珍贵。自度曲是一种由作者自行作曲写词的歌曲,类同于当下刀郎集歌词、乐曲及唱于一体的形式。它不像散曲那样必须要有曲牌,讲究字数长短和句式,因此形式更自由宽泛。金农的曲作玲珑纤巧、清俊可人。这是林雨的阅读感受,如同她手边的那盏碧螺春,其味不烈却留香久远。且来看:“今春酒病,想着去年茶味。泉汲中泠,疑带半江云气。”用“半江的云气”来描绘茶味,也是醉了。再来看他写桃花:“野外桃花窥人,好似墙东女。乱红无主,难得春风抬举。二八年華,怜他笑靥眉能语。”他将东墙外的那树桃花俏皮地比作情窦初开躲在墙后偷窥的少女,笑靥盈盈花期正艳,如小女子眉目有情。极传神的几笔,写尽桃花风情。而在《记鲁中旧游》里,“太白酒楼,我曾三到,手弄月光如泼雪……秋风剌剌,青衫破帽,骑驴狂客。”竟是金农在描摹自己游历鲁地时洒脱不羁的风貌。金农对月的描写似乎尤为上手,前有用凉笛将月吹圆,这里又有将月光把玩出泼泼白雪。

金农曾给自己画像:“对镜濡毫,自写侧身小像。掉头独往,免得折腰向人俯仰。天留老眼看煞隔江山,漫拖着一条藤杖。若问当年,无边风月,曾为五湖长。”据说这幅画像写于他73岁。金农不屑于人世间的曲阿俯仰,上天留给他的那双老眼,不过是让他看尽世态炎凉,看破红尘烟雨。在他的曲中,经常能看到隐没于山水间的寂寥身影:“天一握,与野云同宿。”“小艇空江,一人清澈骨。”“最好一方鸥席,八尺萍床。”“梅花下只我一人来。”金农是孤独的。林雨一直认为,诗歌是最能照见作者灵魂的载体,金农应该是一个心向明月、不屑沟渠,孤高放达,一辈子都在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行走的艺术家。他尤善写月,是因为他心中就有一轮明月。

3

应该说,扬州有福了。金农揽起了扬州八怪首席,为扬州文化留下了灿烂一笔。而历史上的扬州,也一直是文人骚客追捧的城市,留下惊艳世人的绝句不知凡几,如李白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张祜更是写道:“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上好墓田。”将扬州视作可以托付终身的地方。清乾隆时的蒋士铨是翰林院编修,他向皇帝乞归后,先后在绍兴蕺山、杭州崇文和扬州的安定书院主讲,回江西故里多年后依然对扬州魂牵梦绕,他写道:“寻思已往,醉扬州红桥酒乡。冶春诗社吾曾访,低回到鬓影衣香。二分明月过粉墙,数株新柳垂一行。断人魂江南夕阳,系人思江南夕阳。”

林雨和先生也曾在扬州生活工作过多年,对扬州城的魅力自是了解一二。扬州虽地处长江以北,却极具江南风韵,一样是巷深深人家粉墙黛瓦,水依依小桥红桃绿柳,且倚着南北交汇的地缘因素,使得园林建筑与苏州园林相较,竟在似与不似间透出一缕“北风”和不一样的韵致。扬州的点睛之处是瘦西湖,当年和先生去学校都要经过那座原建于明崇祯年间、横跨瘦西湖的大虹桥,凭桥栏而望,一湖碧水,袅袅婷婷,形瘦如窈窕淑女,一路荡漾过去,直至二十四桥。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实在是喟叹出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于这美色下的心中感怀。岁月里的扬州繁华,文人雅士的流连忘返,都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浓墨异彩。金农,也是其中的一员。

除了文士阶层,寻常百姓生活里的扬州也是特色斐然的,和广东人一样,扬州人也有喝早茶和吃下午茶的习惯,茶社有富春、迎春、冶春,不一而足,普通的吃客会点上一壶茶水,一笼杂色,里面有三丁包、菜包、肉包、细沙包、蒸饺、松糕等五六样,刚上桌的蒸笼包子,弥漫着腾腾热气,一口咬上去,滋味呱呱叫,价格却十分平民。到了傍晚,只要天气不是很冷,会经常看到街头巷尾人家,搬一张小桌于屋外,切半只老鹅,煮一盘水煮干丝,再一碟花生米,就着小酒,或依着河边,伴着夕阳;或桃花树下,一地落英,谈天说地,送走一天。可以说,扬州这座城市,无论其山川景致,还是岁月长河里人文历史的积淀,或是一方水土的富庶,以及它的民风俗情,都能满足历代文人雅士精神层面的遐想与世俗生活里的追求。

这就不难理解,金农这样一位生长于钱塘江边、西子湖畔的文人才子,会一辈子兜兜转转于扬州,走不了离不开扬州,最终在扬州落下他人生的帷幕。金农灿烂了扬州,揚州也成就了金农。

选自《莫愁·时代人物》

猜你喜欢
金农扬州桃花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印象派画家」金农
桃花琐话
清明,又见桃花红
扬州的秋日
金农热线为农日夜守候
辽宁12316金农热线的远景规划
下扬州
金农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