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见识

2024-04-10 13:34王振羽
莫愁·小作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散文

见识是明大势,见识是通人情,见识是拨云见日,见识是登高望远,见识是见微知著,见识是洞察秋毫。

王振羽:国家一级作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委员、省评协理事,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龙飞光武》《瓶庐遗恨》《诗人帝王》《龚自珍传》《吴梅村别传》《江南彩衣堂》《剑气箫心》《张之洞》等专著近二十部。主编有《读书台文丛》《六朝松文库》等。《瓶庐遗恨》获南京紫金山文学大奖。

九年前的春天,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上的西康宾馆,不少人聚集在这里,就散文的创作展开讨论,主题是“散文之翼”,少长咸集,济济一堂,大家议论风生,畅所欲言。

九年后的冬天,又在此地,再说散文,意义特别。会议的主题是“当代文化传承背景下散文创作面面观”,这样的题目好,是开放性的,也是切合当下大背景的。现在多讲“第二个结合”,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传承当然要薪火相传,也要推陈出新。说到传统文化,有一个前置限定词,“优秀”两个字,须臾不能遗忘。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又有哪些是糟粕需要剔除的?哪些是中性的?这样的梳理与清点,需要下一番大功夫、苦功夫,需要审视,需要甄别,需要辩证思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照单全收,我们不能让早已经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所否定摈弃的东西再度抬头、死灰复燃、借尸还魂,钻出来摇身一变又招摇过市,上下其手,走红起来。

九年来,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在不断嬗变,不断推进,杂花生树,枝繁叶茂,我无力尽收眼底、一一盘点,但感受是真切的,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这九年来,有不少在散文园地耕耘的大家、名家渐次凋零。如袁鹰先生,他的《井冈翠竹》在当年说是一纸风行、洛阳纸贵,并非夸张;如远在西北的周涛先生,他的散文既有边地风物,气势磅礴,也有婉约小品,柔情似水;如北京的姜德明先生,他的书话体散文,知识情趣融为一体,耐人寻味;如更早去世的上海的黄裳先生,文章犀利锋锐,他与张中行、柯灵、葛剑雄、姚雪垠的争论文字,饶有趣味,给人启发;如邵燕祥先生,他的读史杂文,他的反省历史,他的自我经历,多为短章,见识独到,耐人寻味。还有一些,不一一举例。

当代散文,多说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誉为三大家。杨朔的《泰山看日出》《雪浪花》《荔枝蜜》《香山红叶》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秦牧的《花城》《土地》等也很知名,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壮观、华丽,仿效者众。当然,也有人批评他们,也都持之有故,不无道理。海门的林非先生是研究散文的名家,持论公允,视野宏阔。进入新时期,余秋雨的散文风行一时,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文化苦旅》。季羡林、张中行的散文被称作学者散文。夏坚勇的“宋史系列”也可称作历史散文,他的《绍兴十二年》别开生面,令人眼亮,此后,他一路上溯,又推出《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都是几十万字的规模。王彬彬在《钟山》杂志开设专栏,不是经院式的论文模样,也不是纯粹的文学话题,可归之于历史散文。当然,还有生态散文、山水散文等等,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叶兆言先生是小说名家,听叶兆言先生说他对散文的理解、心得、体会,足以窥见他也是散文大家。中原一家出版机构曾推出“小说家的散文”系列,很具规模;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在重新装帧,推出散文系列,颇有一网打尽、尽在彀中的意味。百花、浙江文艺、江苏文艺等出版机构也都曾成规模地推出散文选集,王鼎钧、余光中、陈之藩等都拥有一定读者,李娟、周晓枫的散文也被多家出版机构次第推出,清新扑面。叶兆言说到散文的门槛,提及曾经的报纸副刊,如今的纸媒衰落,网络的兴盛,自媒体的方兴未艾,他撰著《南京传》与腾讯的关系,令人感慨时代的沧桑巨变,散文的生机葳蕤。说到《南京传》,如今旅居澳洲的张新奇也写了一部,在2019年付梓刊行。载体的变迁,也在影响着散文的发展。

王剑冰先生主持《散文选刊》经年,他着重说到散文经营与书写的“情”的重要,文贵乎有情,无情的散文,味同嚼蜡,面目可憎。情,至为重要,不可缺失。但,情固然可贵,却不能滥情,不能泛情,更不能无情呻吟,矫揉造作,拿腔作调,装腔作势。哭天抹泪就是真情?貌似痛彻心扉就是真情?戏精很多,表演很盛。情的处理,情的张扬,情的表达,当然也有讲究,也有礼数。倘若已经是饿殍遍野,已经是崩溃边缘,已经是水深火热,大可沉默,在此之际,一叶障目,罔顾基本常识人情,强颜欢笑,莺歌燕舞,不诛心吗?还有起码的人文底線吗?

在我看来,散文的情,散文的语言,散文的结构,都很重要,作为与诗歌同样古老的散文,其经营、其文本,最为值得留意的是它的见识,它的思想,它最为基本的人伦底线,这是不能违背的社会常识。见识不是其他文体的专利,不是所谓学术论文的独有,不是时政文章的禁脔,见识是明大势,见识是通人情,见识是拨云见日,见识是登高望远,见识是见微知著,见识是洞察秋毫。不能因为见识的枯燥、玄妙而拒绝、排斥,不能因为见识的独到与寂寞而放弃漠视而人云亦云。都说散文门槛很低,都说散文同质化严重,都说一些散文笨重而不厚重,掉书袋食古不化,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见识不到、固陋所致。爱德华·吉本的文章为何好看?茨威格的文章为何耐读?当然,还有普鲁塔克,还有卡莱尔、蒙田,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字之美,还在于他们的见识过人。

文化自信,文化传承,都是很热的语汇,中国的散文传统源远流长,《左传》《史记》,高山巍峨;《汉书》《后汉书》,双峰并峙;唐宋文章,延及明清,即使桐城派,我们也不能一言以蔽之斥之为桐城谬种流传。即使今日,重温梁启超的散文,不同样令人感奋不已?重温鲁迅兄弟的散文,不仍旧余音绕梁?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猜你喜欢
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散文二题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散文短章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