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对称效应

2024-04-10 11:56裴耀琳郭淑芬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双边生产率增长率

裴耀琳,郭淑芬

(1.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0 引言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方法,产、学、研作为区域创新的关键力量,其协同创新不仅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着力点[1],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2],能在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仍面临难以有效协同的困境,并且对地区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尚不明确,亟需给出实证检验。同时,从创新全过程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了科学发现和市场双重价值导向的耦合协同[3],促使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4],对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具有显著影响。但实践中,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项目为载体,根据项目目标、各方利益诉求及社会职责等差异,各主体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展与对接创新活动[5],形成多种协同创新模式,并呈现出不同的创新效应,从而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揭示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能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经验证据。

1 文献综述

产学研协同创新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原则建立的协同创新关系[6]。该体系中,产学研主体通过寻找和传递异质性资源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7]。杨柏等[8]、刘友金等[9]、张秋明等[10]学者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绩效或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展开了一定探讨,普遍证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研究多将产、学、研主体及其协同关系看作一个整体,忽略了协同创新模式的多样化,即除了包括产、学、研三边主体协同外,还包含多种双边主体协同[11-12]。尽管如此,目前仍有少数研究已注意到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创新与经济效应的差异。例如,Zhang 等[13]的研究观察到中国科学院(CAS)在与高校或产业形成的双边和三边合作关系对CAS 科学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许长青等[14]证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地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但这些文献侧重于关注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科学绩效或经济增长绝对规模的作用,未对更能反映二者发展潜力的效率等内容的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探讨。全要素生产率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增长,其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15]。而目前在区域层面揭示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非对称效应与影响路径等理论与实证研究仍然不足。此外,朱承亮等[16]的研究指出,区域发展实践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前者指当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反映发展实际状况;后者指跨期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反映发展潜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包括引起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的水平效应和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升的增长效应[17]。增长效应不成立不代表水平效应也不成立,可能是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递减的促进作用,水平效应成立也不代表增长效应成立,有可能是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促进作用呈递减状态。为此,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作用机理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非对称的原因,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以期精准识别异质性协同创新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2 理论机制

2.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可被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本文也从这两方面论述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内在机理。

技术效率是现有技术水平下,通过体制优化、组织管理改善等提升要素的协调性、促进要素的重新组合等。优化要素配置既可以使得已有技术水平潜力释放,也能推动经济增长[18]。不同创新主体在创新要素掌控和运用等方面存在差异。现有技术水平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并减少浪费[6]。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还能避免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加速研发成果转化与应用[19],加之新技术市场化、产业化能有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等,因而既能推动劳动力、资本等向效率更高的行业和部门转移,还能改善要素投入组合方式和生产方式,从而优化地区要素配置。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能通过提升技术效率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

技术进步是先进技术生产前沿面的整体外移,是实现技术上相同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的产出,即生产效率提高[18]。产学研协同创新,能通过成员间合作博弈,一方面规避或减小创新风险[20],实现创新成功。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21],因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可能推动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还能突破熟悉陷阱并打破知识狭窄局限[22],使知识等在主体间流动并产生溢出,通过异质性知识整合推动技术进步,并通过降低主体间知识势差、增加知识调和范式与深度、增强合作黏性等深化产学研关系[23-24],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

但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其外溢性会导致创新市场失灵,且各类创新主体在利益诉求、创新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加大创新失败的可能,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降低[25]。这不利于地区技术效率提升或技术进步,并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产生负向影响,从而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以上分析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无法说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本文进一步采用生产函数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联系加以分析。

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也有影响,但二者关系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二者的增长率及增长率的变化率都密切相关。

2.3 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非对称性

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源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条渠道。但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协同创新水平对地区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均并不必然为正,因而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具体结果,也是对两条渠道的影响效应的综合,并取决于哪条渠道占据更强的主导作用。因此,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模式非对称。另外,一般地,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学研和产业分别是知识输出和输入端,通过主体间知识流动将知识成果应用于创新活动各环节,以推动技术进步、改善技术效率并促进产业发展[26],从而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重新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整个过程的关键是知识、成果等的产业化与商业化。但实践中,各协同创新模式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例如学研协同创新以知识生产为主,对知识应用或商业化的关注较为欠缺,但在加入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中,对知识应用或商业化的关注则较多。这也表明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存在模式非对称。同时,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下,各地发展水平、产业构成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也存在明显区域差异[27],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地区非对称。

3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3.1 计量模型构建

考虑到经济活动的惯性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可能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存在非线性影响,构建计量模型:

为厘清作用渠道,还构建模型:

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2)核心解释变量。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collin)。测算方法采用较为适合衡量协同水平的信息熵方法[30]:

式(9)~(11)中:i、j、k分别指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Uijk为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水平,Uij、Uik、Ujk分别为产学、产研和学研双边协同创新水平。P为各类主体独自或合作研发的创新产出占总量之比。鉴于专利是地区最核心、最具经济价值的科技资产[31],且各类专利中发明专利包涵更多科技信息。因此,根据地区层面发明专利申请人类型,在分别统计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单边、双边和三边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计算各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水平。由于该方法测算的三边协同创新水平为负向指标,为便于结果解读,对其做正向化处理。

3.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发明专利申请人信息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数据库。鉴于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18 个月予以公开,且由于专利相关信息获取与整理难度较大,因此仅考虑省级层面样本。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完整性,本文选取我国30 个省份(港澳台与西藏除外)2009—2019 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同时,为减弱极端值干扰,对各变量取对数。

4 实证结果与讨论

4.1 模式非对称性

本文用系统GMM 方法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回归检验结果

由表1 可以看出: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中,二次项系数为负,表明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一次项系数为负,表明多数样本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同理,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分别呈“U”型、倒“U”型关系,多数样本能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但不利于技术进步。由此表明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抑制主要源于对技术进步的抑制。同样地,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也呈倒“U”型,多数样本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升且这主要是因为抑制了技术进步增长率提升。

产学双边协同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之间均呈“U”型关系,多数样本产学双边协同创新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提升。多数样本加强产学双边协同创新有利于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共同提升。由此表明产学双边协同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提升有赖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两条渠道。

产研双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均不显著,这主要是由多数样本产研协同创新在抑制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提升的同时,还无法促进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提升造成的。

学研双边协同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之间也均呈“U”型关系,多数样本加强产学双边协同创新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提升。多数样本加强学研协同创新能对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产生促进作用,但会抑制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提升。因此学研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促进仅依赖技术效率及其增长率。

可见,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有模式非对称效应。虽然多数样本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影响为负,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由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也为负,这意味着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抑制作用递减。可以推断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水平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抑制会逐渐减弱并转为促进。类似地,多数样本产学和学研双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有递增的促进作用。且这3 种协同创新模式都可以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效率实现。这3 种协同创新模式均有高校参与,意味着高校作为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活动能直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14]。此外,陈劲等[11]的研究指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收敛性,故技术进步是协同创新长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唯一动力。但本文研究期内仅产学双边协同创新能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究其原因,既可能与研究期内各类主体创新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协同创新对促进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不足有关,也可能与各类主体目标定位有所差异[36],仍未形成有效对接,导致成果转化仍存在较大风险相关,从而较难对地区技术进步带来积极影响。

4.2 地区非对称性

为便于结果解读,本文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1),结果如表2 和表3 所示。可以看出,中西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比东部更为显著。具体来说,东部地区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均无法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尚未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中西部地区产学双边和学研双边协同创新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积极作用,且由于产学双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因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呈增强态势。影响渠道上,由表3 可知,中西部地区多数样本各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均为正,均能通过改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此外,产学协同创新还能推动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

表2 东部地区回归结果

表3 中西部地区回归结果

5 进一步分析:考虑滞后期的检验

由于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可能存在时滞。因此本文进一步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进行分析。

表4 是全样本回归结果。对比表1 看出:仅产学双边协同创新对滞后一期全要素生产率有增强的促进作用,但这仅依赖技术效率渠道;学研双边协同创新对滞后一期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的促进作用不再存在,但对滞后一期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均显著为正,具有不断增强的促进作用,这对持续推动地区技术进步意义重大。

表4 滞后一期回归结果

表5 和表6 为滞后一期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地区非对称性仍然存在。对比表2 和表3 可看出,东部地区回归结果未出现明显差异,但中西部地区,一方面产学双边协同创新对滞后一期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虽仍存在,但这仅依赖于对地区资源配置的优化,对技术进步的依赖不存在;另一方面,产研双边协同创新和学研双边协同创新虽然均对滞后一期全要素生产率无正向影响,但由于对技术进步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均为正,因而对推动地区技术进步都有增强的正向作用,有助于地区长期稳定发展。

表5 东部滞后一期回归结果

表6 中西部滞后一期回归结果

6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内在机理,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数据库信息,在测度我国30 个省份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以及产学、产研和学研3 种双边协同创新水平基础上,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两个方面,检验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模式非对称效应,产学和学研两种双边协同创新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产学研三边协同创新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影响渠道上,产学双边协同创新同时依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学研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仅依赖技术效率,产研双边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异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非对称效应,东部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中西部地区产学和学研协同创新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且前者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地增强,主要源于对技术效率的改善;考虑滞后期再检验发现,学研双边协同创新能在全样本和中西部地区对滞后一期技术进步具有不断加强的推动作用,能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长久动力。

本研究的研究期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整体上尚未充分发挥其对推动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有益影响,但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式非对称性、地区非对称性等结论可带来以下启示:各类主体应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和所处区域区位等条件,探索新的创新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要素分配与重组、流动与共享等机制,推进要素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设,为地区降低创新风险、促进技术转移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高校开展研发活动,加强其与企业、学研机构的联系,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关注学研双边协同创新对地区技术进步长期的促进作用,支持和引导地区高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开展知识生产活动,为地区稳定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和动力。

注释:

1)在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划分上,本文参照国家统计局网站对三大地带的划分,东部地区指东部地带,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等共11 个省市,中西部地区包括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涉及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共19 个省区市。

猜你喜欢
双边生产率增长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双边同步驱动焊接夹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