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孝道文化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课例研究

2024-04-14 18:18申宇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例道德与法治初中

申宇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孝道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现状,最后以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导向,论述了孝道文化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策略,力求能够通过孝道文化的融合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展形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深度,培养学生多种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综合成长。

【关键词】孝道文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课例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203129)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1-0028-03

新课标指出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要深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课程构建中,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互动意识和创造意识。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以孝道文化的融合为切入点,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提升。

一、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

孝道文化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孝道文化就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有如下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孝也。”意思是子女要尊敬父母和赡养父母。自春秋时期儒家文化发展以来,孝道文化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着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地位。古人对于孝普遍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认识,认为孝是立身做人的根本。关于孝道文化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儒家经典《孝敬》系统论述了“孝”的含义和践行方式。其他著作如《论语》《严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等,都有着大量关于“孝”的论述。总体而言,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孝道是人类最根本最重要的品行,只有孝顺父母,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有序发展。(2)孝顺父母要听从父母的教导,要不辞辛苦赡养父母。(3)只有学会孝顺自己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他人的父母以及他人的美好,学会推己及人,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并不单纯是一种个人的品行,更是维系家庭情感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文化。

二、孝道文化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现状分析

(一)融合意识不足

从目前来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存在着较强的唯分数化的意识,更注重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应对考试的需要,缺少从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角度出发,融入孝道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意识,课堂缺少孝道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更侧重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缺少从思想品质方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意识,造成学生对孝道文化缺少接触的机会。

(二)融合方式单一

孝道文化的融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运用。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将孝道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意识,但融合的方式比较单一,只是在教学中向学生简单讲解一些孝道文化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节奏中得到暂时的心理调节,而不能将本学科的教学知识渗透在所引入的孝道文化内容中,造成孝道文化的融合难以发挥具体的教学作用。

(三)资源整合力度不足

孝道文化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常见的引入方式有阅读孝道文化书籍、聆听与孝道文化有关的生活故事、诵读孝道文化诗歌、参与孝道文化艺术活动和实践活动等。这些关于孝道文化的资源既存在于书本中,也广泛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部分的教师会让学生借助书本阅读已经耳熟能详的孝道故事,缺少运用信息技术、生活经验融入其他孝道文化元素的意识,造成学生对所接触的孝道文化资源缺少足够的新鲜感,或对孝道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难以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活动形成有力的补充。

三、孝道文化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的案例

(一)立足核心素养培育融合孝道文化

1.融合孝道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主题。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关于孝亲爱亲,矢志报效国家的优秀人物,这些人物的品质既是对孝道文化的体现,又是对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尤其儒家文化中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的思想传统。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着很多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在这些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融合孝道文化,让学生理解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学生建设美好祖国的强烈动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时,教师可以融合孝道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发展”这一部分列举了很多我国在发展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教师可以融合相应的孝道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优秀劳动者对孝道文化的传承。比如,我国新时代航天员刘洋在太空航行前为子女写下了这样的家书:“人生至善莫大于孝,一定要记得尊重孝敬老人。”在观看教材中航天員合影的图片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引入以上内容,学生能够认识到航天员在成长和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记辜负父母的期望,因此能够奋发拼搏、刻苦钻研,在岗位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从而体会传承孝道文化对于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鼓舞作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孝道文化的学习认识到自身对于祖国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充分培养家国情怀。

2.融合孝道文化培养道德修养

从古至今,孝道文化中有着很多反映子女听取父母的教导,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中华儿女道德品质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培养道德修养这一项学科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融合传统经典孝道故事、学生自身以及身边人物的孝道故事,让学生聆听父母的谆谆教诲,感受传承孝道文化对于修养个人品德,适应集体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以孝道文化中的思想哲理为指引,不断发展自我。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时,教师可以运用孝道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本课的学习主题主要包括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这三大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德育内容的特点,利用图片、视频、文字故事与生活故事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感受。比如,在学习“尊重他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孟母三迁”的故事,并对学生做出如下分析:“孟子的母亲希望孟子努力学习,于是多次搬迁住所,孟子十分尊重母亲的这种做法,不再贪玩,变得心无旁骛,最终成为了让人敬仰的圣贤。”在这样的讲解中,学生能够从体会他人的感受、思考他人的想法这些角度理解尊重的内涵。又如,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孝顺父母的做法。学生能够表达如下故事:“每天吃晚饭时,我都在餐桌上静静地坐着,等到爸爸妈妈都坐下时,我才开始吃饭。”“星期六的早晨,姥姥来家里做客,我很早便起床,整理了家庭的卫生,为姥姥准备好了茶水和早餐。”通过回顾这些家庭生活经历,学生能够从孝道文化的角度体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掌握尊重他人的具体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孝道文化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身的思想状态和言行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3.融合孝道文化培养法治观念

孝道文化中有着很多关于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大义灭亲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体现出了孝道文化中蕴含的强烈法治观念。在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融合孝道文化中关于法律与法治主题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个人的行为对于家庭和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体会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时,教师可以运用孝道文化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比如,在学习“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于谦之子于冕的故事。学生能够认识到于冕是明朝著名大臣于谦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而心生骄傲,反而时常听从父亲的教导,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清正廉洁,从不违法乱纪。由此,学生能够借助孝道文化增强遵守法律的意识。又如,在学习“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这些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包青天主题的戏剧故事。学生能够认识到包拯在戏曲中具有铁面无私的形象特点,包拯的子女和族人也十分听从包拯的教导,总是遵守法律,伸张正义,从而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孝道文化让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深入培养法治观念。

(二)立足教学方法创新融合孝道文化

1.以孝道文化做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孝道文化是人类最根本的情感特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能力。学生在接触与孝道文化有关的知识时,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所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所经历的生活场景,所获得的生活感悟。因此,教师可以从转变教与学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运用孝道文化与学生展开互动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探究、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营造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时,教师可以利用孝道文化与学生展开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学习“家的意味”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孝道文化的角度谈一谈对“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这些知识的理解。一些学生可以分享母亲为自己做早饭和晚饭,接送自己上学的故事。一些学生可以分享生病时父亲陪伴自己去医院,在病床上照顾自己的故事。其他学生还可以分享父母和自己一起做游戏、一起旅游的故事。从这些分享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孝顺父母的意识。又如,“爱在家人间”这一部分为学生展示了革命先辈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如下互动:“如果父母也给我们写了一封家书,大家觉得会写哪些内容呢?”学生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仿照父母的口吻写作相应的内容,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殷切期望。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孝道文化与学生共同探讨课堂中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以孝道文化来实践,促进知识运用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运用,才能够获得具体的理解并充分塑造自身的品质,培养相应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家庭生活为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展开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人的引导和帮助下獲得具体的成长,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增强传承孝道文化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孝道文化展开实践活动。本课主要学习认识情绪与管理情绪这些知识。在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主题的实践活动:“我们和父母经常会产生哪些情绪?我们对待父母时应当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生可以投入家庭生活,具体运用本课知识。比如,当自己的父母产生烦躁的情绪时,一些学生可以反省自身是否按时完成了作业;一些学生可以关怀父母是否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从而学会孝顺父母,体谅父母。又如,当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可以认识到消极的情绪会让父母的心情更加低落,与父母的情感产生隔阂。因此,可以充分调整呼吸、保持友好的微笑,向父母大胆说出自己的困惑,在父母的帮助下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孝道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实践思路,让学生具体运用本学科知识,得到具体的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孝道文化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发挥着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入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融合孝道文化,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孝道文化的引导下培养多种优秀的品质,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廷雲.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刍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4):220-224.

[2]许廷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孝道文化教育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0.

[3]万丹.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4]康引成.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J].科普童话,2019(27):155.

[5]闫哲.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途径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猜你喜欢
课例道德与法治初中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