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4-04-14 05:30韩瑛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施古诗词新课标

韩瑛

【摘要】在新课标视角下,教师可以从语言构建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角度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语言知识、欣赏古诗词的意境、探究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掌握多种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形成深厚的古诗词素养。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古诗词  教学  实施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1-0097-03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古诗词对于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思维方式、提高审美修养、塑造精神品质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古诗词的文本特点,自己拓展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相结合,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入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学习古诗词的语言

(一)查阅字词,准确翻译

新课标在语言构建与运用这一项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梳理与整合,初步具备良好的语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而言,学生应当做到根据诗句能够快速理解具体的含义,了解诗句所描写的内容。由于古诗词中有着较多的文言字词,学生在阅读时会产生深奥晦涩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籍和信息技术展开查阅活动,让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古诗词,促进学生形成勤奋刻苦、严谨认真的古诗词学习态度,掌握丰富的古诗词基础知识。

例如,在教学《稚子弄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具体查阅字词,准确翻译古诗词。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浏览古诗词内容,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展开查阅。比如,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这些诗句时会对“钲”和“磬”这两个字感到十分陌生,因此可以利用《古汉语词典》查阅到这两个字的读音分别为“zhēng”和“qìng”,含义分别为“一种像锣的乐器”,“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的打击乐器”。根据这些认识,学生可以将这些诗句翻译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一种打击乐器”“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在这种自主查阅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汲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增强古诗词学习的信心。另外,古诗词中还有一些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但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偏误的词语。教师可以主动指定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查阅。比如,在阅读“稚子金盆脱晓冰”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晓”字的含义,并对学生做出如下提示“孩童们在什么时间用冰展开游戏呢?”很多学生在刚开始会将“晓”理解为“知晓”“知道”,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查阅,能够了解到“晓”的含义为“早晨”,因此可以将诗句翻译为“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在这种翻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古诗词言简意赅的特点,增强对古诗词语言学习的热情。

(二)合理构想,展开诵读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展开文本阅读,以此感受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体会语言文字的独特美感。古诗在语言上具有对仗整齐、朗朗上口、合仄押韵的特点;而词具有句式长短结合,富于变化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角度认识古诗词的语言特征,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构想古诗词内容,投入感情展开诵读,获得情感的熏陶。为了增强诵读的感染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诵读时加入一些神态、表情或肢体动作,体现自身对古诗词的独特理解。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句式特点。比如,可以对学生做出如下提示:“这首词和我们学习过的其他古诗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能够发现这首词有的句子较短,有的句子较长,因此能够初步具备在诵读中调整节奏的意识。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句子,展开相应的诵读。在诵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划分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样的节奏,并做出如下提示:“作者刚刚開始在乡村中游览,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他是怎样观察各种事物的?”学生能够以悠扬舒缓的语气诵读“茅檐低小”一句,并作出悠然漫步的动作。接着可以以惊喜的语气诵读“溪上青青草”一句,并做出俯身抚摸小草的动作,感受诗人愉悦的心情。作品的下阕描写了“大儿、中儿、小儿”等农家子弟参与劳动的场景,学生可以从这三名农家子弟的年龄特点入手,体会“大儿”的勤劳淳朴、“中儿”的灵巧敏捷,“小儿”的活泼顽皮,在诵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些内容时不断加快语气和节奏,展现乡村人民多姿多彩的劳动生活,着重体现作者对“小儿”的喜爱。同时,教师还可以对诵读方式做出如下创新:一名学生诵读这些诗句,相应的学生模仿“锄豆”“织鸡笼”“卧剥莲蓬”这些动作,让学生能够触景生情,提升诵读的热情。

二、欣赏古诗词的意境

(一)自主想象古诗词意境

新课标在审美鉴赏素养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意识与能力。古诗词能够通过描写大量的自然事物构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象,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美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素养和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构造古诗词中所描写的画面,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古诗词所传达的情感,获得精神的熏陶。每个学生的想象角度和想象内容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自主体验。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想象古诗词的意境。抽取意向进行组合是想象古诗词意境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中有哪些自然事物?我们根据这些事物可以想象到什么场景呢?”在阅读第一句时,学生可以将思维集中于“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些意象中,在脑海中浮现出“月亮已落下,天空中一片漆黑,乌鸦不断啼叫,寒冷的气息布满天空”这种萧瑟的景象,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阅读第二句时,学生可以将思维集中于“江枫”“渔火”这些意象中,在脑海中浮现出“辽阔的江岸边,鲜红的枫叶沙沙作响,偶尔见到一些渔火燃起,令人十分困倦,想要进入梦乡”这种寂静朦胧的景象,进一步感受作者孤独与惆怅的情感。这种想象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中,提高古诗词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古诗词中还有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意向或事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图片,为学生提示想象的思路。比如,对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教师可以播放出“大雪纷飞中宁静的姑苏城”“小船在江面上静静航行”这种景象的图片,让学生进入到江南水乡的情境中,想象作者的航行旅程。

(二)自主描绘古诗词意境

新课标一方面倡导要培养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倡导实施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引入到语文学习中,拓展学习的思路。在古诗词意境的欣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展开绘画活动,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让学生综合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

例如,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描绘古诗词的意境。描绘古诗词的意境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缺少参与的经验。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展开描绘。比如,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作者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游览山中的景象?”“山中哪些景象是静态的?哪些景象是动态的?”这样的问题能够避免让学生将绘画活动与古诗词学习活动相脱离,而是以古诗词的理解为导向,以绘画为辅助,展开学习活动。通过阅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学生可以从“空”字入手,整体描绘辽阔的大山轮廓,接着可以从“晚”字入手,描绘一轮下落的红日。通过观察描绘的这些内容,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心境的开阔与畅快。在阅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学生能够认识到“明月”属于静态的事物,“清泉”属于动态的事物,因此可以描绘出金黄色的月亮,还可以描绘出一些波浪线,模拟流动的泉水。在这种绘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古诗词的意境特征得到进一步的体会,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独特品质。在绘画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作品,运用相关的诗句描绘作品中的事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学生也可以在各自创作的作品上展开书法创作,书写不同字体的诗句,进一步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增强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一)在探究中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新课标在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项核心素养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广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古人的生活过程和古代社会风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素材,寻找多种探究的视角。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纸质书籍、互联网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自主探究,进一步增强古诗词学习的主动性,对古诗词得到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古诗词的内涵。通过初步阅读,很多学生会发现诗歌中出现了“河南”“河北”“剑外”以及其他多个地名。教師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河南、河北是指我们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吗?大家知道这些地方具体的位置吗?”学生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古代地理文化,了解到“河南在古代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河北在古代是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些知识,接着可以利用地图册圈点出“剑外”“蓟北”“襄阳”“洛阳”“巴峡”“巫峡”这些地方,制作作者出行的路线图,直观了解诗歌内容。接着,学生会自发思考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经过这么多的地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阅读关于杜甫的传记,利用信息技术搜索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能够具体了解这些知识,根据“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在学习这些知识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杜甫写作的其他爱国主义诗歌,展开拓展阅读。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春望》《石壕吏》这些古诗,感受杜甫的人生历程,体会杜甫的责任担当意识。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古诗词中学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获得深刻的思想教育,有效落实古诗词的育人功能。

(二)在实践中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新课标倡导学生要将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根据生活经验解读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提高生活能力、塑造精神品质。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成长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根据所见到的景象回想相应的诗句,体会诗句传达的深刻哲理,运用这些哲理启发思维,调整行为处事方式,培养相应的良好习惯。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古诗词对于促进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古诗词的内涵。这首诗歌描写了作者观察鲁山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的方式,在生活中观察其他事物。比如,一些学生在登山时可以观察本地区的山峰,能够发现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山峰会形成不同的形状,从而能够联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句,认识到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的重要性。根据这种认识,学生可以进一步观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从颜色、形状等不同的角度描写这些植物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困惑时,能够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从而感悟到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性,学会关怀他人、体谅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当投入生活中时,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可以对古诗词获得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持续增加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古诗词的频率,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引导下获得全面的成长。

综上所述,新课标中的各项理念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古诗词在语言、意境和文化内涵上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主查阅意识、自主欣赏意识、自主感悟和实践意识,让学生借助丰富的资源展开积极的思考与创造,掌握古诗词学习的多种方法,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形成深厚的文化修养。在这些教学方式的实施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增强积极探索的动力,学会将古诗词内容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相联系,在不断的品味与运用中获得综合的成长。

猜你喜欢
实施古诗词新课标
踏青古诗词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