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到具化:阅读思维向深处漫溯的必经之道

2024-04-14 09:11黄丽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概念阅读教学

黄丽

[摘 要]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的一些阅读课堂,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体验往往停留在标签化的认知层面。这种单纯从基本概念入手的教学,无法使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真正深入的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发展。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文本的教学资源,开辟更为广阔的渠道,将学生的思维从机械的概念认知转向具化体验,让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世界中徜徉、感知、内化、倾吐,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概念;具化;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81-03

新课标在积极倡导“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深度思维的历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形成整体感知后,便要求学生使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样,学生看似获得了正确的理解,实际上由于没有经历真切而丰富的体验,其理解和思维都停留在表层。基于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历练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在教学第1自然段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春天的黎明有着       的美。圈画出关键性词语,想象画面,并将感受到的美朗读出来。”学生使用了不同的词语来概括自己感受到的美。但这只是回答了教师设置的驱动性问题。如果不加以点拨和引领,概括的词语即便再精准,也只是一具空壳。那怎样才能在概念性认知的基础上,丰富和具化学生的内在认知体验呢?

一、提取核心信息,感知色彩之美

语言文字是组合性表意系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自动激活自身的原始经验,使其与文字传递的信息和价值碰撞、对接,形成初步、整体的阅读印象。学生基于自主阅读形成的个性化、多元化成果,有着丰富的价值。如果缺乏感性认知基础,生本之间的对话就无法深入,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也都会异化为告知和灌输。

以《四季之美》的第1自然段为例,针对“春天的黎明有着       的美”这一问题,学生在自由朗读后,形成了多样化的答案——温柔、优雅、柔和……这些都是学生基于原始经验和现有思维,从语段文字中得出的。但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想出一个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运动的完整过程。教师的引导,既要与语段内容密切相关,又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自然段中最具冲击力的是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词组)——“鱼肚色”“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凭借原始经验,学生能够快速明确它们都表示颜色,但对“鱼肚色”感到相对陌生,难以将其与具体的画面对应起来。对这种知识缺失所造成的理解障碍,教师可以直接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成鲜活的直观印象;同时,展示其他两种颜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三个词语(词组)分别展现了相同色系的不同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辨析颜色的差异,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中的颜色。这样将对词语的理解与观察、描述结合起来,既攻克了词语理解的难关,又将思维训练、画面想象和语言表达融为一体,在描述与再现中初步感知色彩的优雅之美。作为统整全段阅读的驱动性问题,“春天的黎明有着       的美”指向了学生初读语段的轮廓性感受,为学生后续的深入品味提供了感性认知基础。

上述教学中,在尊重、认可学生的自主性体验的基础上,教师从语段的显性信息中提炼出最核心的内容,在思维起点和达成目标之间架设起一条认知通道,帮助学生理解语段的含义。

二、品析关键词语,感知变化之美

文本语段是作者基于表达需要而精心划分的话语单位。语段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教师应根据认知规律,从学生易于接受的显性信息入手,以局部突破的方式解决认知障碍。要对语段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入品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语段的内在联系中寻找串联信息的抓手,使学生的阅读思维逐步向深处漫溯。

仍以《四季之美》的第1自然段为例,教师将教学关注点从表示颜色的三个词语(词组),转移到“泛”“染”“飘”这三个动词上。这三个动词是引导学生深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的重要载体,但很多教师只是从单向的层面引导学生品味,忽略了这三个动词在串联色彩信息、构建语段逻辑方面起到的作用,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赏析黎明时分天空色彩变化所展现出的独特之美。

品味这三个动词,既要逐个突破,又要整体关联。教师引导学生紧扣三个动词所在的具体语境,想象它们所展现的画面。如“泛”字,与“鱼肚色”搭配。“鱼肚色”指白中带着微青,又渗出一丝丝微红。黎明时分,广阔的白色背景中,那一丝丝青和红慢慢显现出来。“泛”字就鲜活地展现了远方天空从白到青,再转红的变化过程。教师既引导学生聚焦动词、想象画面,又引导学生关注颜色变化前后的不同,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印象,这样优雅之美自然根植心底。又如,“染”字所对应的颜色,由“鱼肚色”升级为“微微的红晕”。虽然“微微”,但毕竟是“晕”,红色的变深自不必赘述。那么,这种红的分量和浓郁感究竟是怎样生成的呢?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策略,将“染”字,替换为“抹”或“涂”字,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替换是否可行。有的学生从力量角度展开想象,“染”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红色在天空中的加深,就好比一滴墨水在清水中缓慢轻柔地扩散;“抹”或“涂”则是借助外力,将大片大片的红色强行铺在天空上。有的学生从速度层面入手,认为“抹”或“涂”的速度过快,会使红的程度骤然加深,不符合自然现象;“染”字则循序渐进地展现了红色在天空中逐步加深的过程,更体现了优雅之美。有的学生则从具体形态入手,“晕”字展现了团状的红色,这是“抹”和“涂”这两种动作无法达到的效果。作为连接“鱼肚色”和“微微的红晕”的过渡性动词,“染”字起到了串联的作用,展现了色彩逐步变化的动态过程。这样,利用相似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词语,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切实的着力点,让学生在辨析细微差异中,将这一动词印在心底。再如“飘”字,与它搭配的是“红紫红紫的彩云”,既不是一开始浅淡的“鱼肚色”,也不是团状的“红晕”,而是红色逐步聚合加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彩云”。颜色加深,分量似乎也在增加,但作者卻一反常态,用“飘”字支撑起那一片片“红紫红紫的彩云”。教师可以相机提问:“你从‘飘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用语言描绘出彩云轻轻、随风飘荡的画面。春天黎明的优雅之美并没有因为颜色加深而消失,而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思维从显性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词组),转移到隐性的动词上,既再现了具体画面,又使学生在动词的串联下,清晰地感知、梳理了色彩变化的过程,实现了静态画面与动态变化的融合对比,春天黎明的优雅之美,也随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染”透了学生的思维深处。

三、深入对比辨析,感知优雅之美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从表达的视角看,作者往往会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结合起来,使二者在相互融通中形成全新的表达合力。因此,教学时,无论是对静态描写的品味与辨析,还是对动态描写的想象与再现,都不应割裂开来。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先后引导学生聚焦具体词语(词组),本质上是引领学生的思维经历从静到动的进阶。但上述教学并未基于一个有机整体展开,学生对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体会仍较为肤浅,对春天黎明优雅之美的体悟仍处于半标签化的层面。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第1自然段中,作者巧用三个动词展现春天黎明时分天空的颜色变化。一般来说,动词会给人以活力、生机之感。为什么这一段中的动词,却给人以优雅之感呢?”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字的深处,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以下两个维度的对比支架。

【支架一】教师将语段中的动词全部替换成“有”字。表面上,语段呈现出的信息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原有动词所展现出的色彩变化过程消失了,整个语段变成了一个个截图式的静止画面,原本的灵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呆板、生硬。由此可知,原有动词不仅没有破坏春天黎明的优雅之美,而且在展现色彩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凸显了它的别样美感。

【支架二】首先,教师出示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中的语句,组织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潮水来时的雄伟壮观,体会动态描写的特质及其表达效果。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对比两篇课文中的动态描写,使学生认识到《四季之美》中的动态描写属于典型的“微动”,《观潮》中的动态描写则属于“剧动”。“微动”的表达价值在于反衬和烘托原有的优雅之美。最后,教师组织男生读《观潮》,女生读《四季之美》。通过男女生声音的对比,将潮水来时的雄伟壮观与春天黎明的优雅之美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微动”的表达效果。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就是要在动静结合的交融状态下感知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在《四季之美》第1自然段中,这种动静结合表现为以动衬静。这是这个语段给人以优雅之感的奥妙。

上述教学中,教师并非直接将以动衬静这一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搭建了两个维度的对比支架,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子,但正是这个弯子让学生经历了对比辨析、体悟表达的过程,脱离了标签化、肤浅化的认知,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了初读语段时形成的优雅的感知,获得了丰富的体验。

四、聚合类群资源,感知交融之美

学生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不是零认知。在学习本单元《古诗词三首》时,在与诗人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对动静融合之道已有了初步的认知。老子曾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单个事例缺乏说服力,但聚合类群资源,就能使学生在不同素材的推动下,深入品味动静结合所形成的独特之美。

当学生紧扣三个动词,感受动静结合展现出的优雅之美,并形成以动衬静的认知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哪些课文或诗词也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学生马上想起王维的《山居秋暝》,该诗从颔联上句“明月松间照”的静谧到下句“清泉石上流”的微动,再到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将这座“空山”的旷达、空灵、静谧完全展现出来,是以动衬静的典范之作。有了这一原始经验的印证和支撑,教师组织学生重新回归《四季之美》的第1自然段,鼓励学生结合语段文字,在脑海中浮现动态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在描述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关注学生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融合处理。比如,描述天空从一开始的“鱼肚色”向“微微的红晕”转变的过程时,除了具化“染”字所展现的动态变化过程,在遣词造句时还要多选用轻柔、优雅的词语,尽可能地以婉转、舒缓的语气进行描述。

这样,教师巧妙聚合类群资源,让学生在寻求共性特征的过程中,习得以动衬静的表达密码,真正做到了知“优雅”之然,更知“优雅”之所以然。

纵观整个教学,教师尊重学生自主阅读时的原始经验,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本着向深处走、向广处延的原则,为学生开拓多维路径,真实客观地细化、还原了学生思考的无意识状态,丰富了学生的原始感性经验,避免了其概念性认知走向虚无。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军,葛磊.从“粗暴削除”到“创造加工”:“长话短说”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11):46-48.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概念阅读教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培养思维能力
幾樣概念店
培养思维能力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