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群体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发生机理研究

2024-04-15 06:25禹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群体个体道德

摘      要   校园欺凌可以看作是部分学生群体道德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但欺凌事件发生受到扭曲的快感、渴望被认同、找回自尊、唯我独尊、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影响。校园欺凌中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包括群体归属心理、群体认同心理、群体促进心理等。其群体心理的形成可能源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社會与网络的误导与激化和道德推卸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须从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引导等方面重塑学生自身的道德感知与理性处理问题的意识。

关  键  词   校园欺凌;心理群体;道德感知

引用格式   禹薇.心理群体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发生机理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09):35-39.

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不容回避。厘清校园欺凌发生的个体内在心理原因、心理特征十分必要,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基础。从心理视角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揭示了焦虑、社交退缩、负面评价恐惧等心理和校园欺凌之间的关系[1-3]。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普遍性与学生心理倾向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采取的不当行为、过激行为可能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必然反应,心理状态或心理倾向可能是欺凌行为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4,5]。根据勒庞的心理群体理论,集体心理通过彼此情绪上的相互感染影响每个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在群体心理作用下,个体行为变得盲目,容易轻信甚至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做法。中小学生身心发育还很不成熟,容易相互影响,也容易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影响[6,7]。运用心理群体理论可以较好地揭示校园欺凌普遍发生的内在机理,对于应对群体性校园欺凌具有启发性指导意义。

一、校园欺凌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

1.渴望被认同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快速发育时期,此时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时期开始有了表现欲、占有欲。在他们自身表现不突出时,他们得到的关注较少,有时甚至受到外界的否定性评价。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一些学生通过采取不合常规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受关注程度,有时甚至采取暴力行为。在年龄、身体发育、心理调适的适应性发展不当的情况下,部分学生逐渐改变了自身的价值观念。此时,如果学校和家庭不能及时施加有效引导,他们的行为就会更加偏向非正常状况,在交往中采取偏离正常的社交方式。黄钰洁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欺凌趋势加大,行为逐渐表现为一种不正常的社交方式。他们特别渴求被他人关注,容易陷入害怕被别人“抢朋友”的焦虑状态,其行为较为激进且富有攻击性,并逐渐演变为欺凌他人,部分人通过欺凌他人得到心理满足[8]。

2.唯我独尊意识

校园欺凌是欺凌者针对被欺凌者的身心所实施的一种言语侮辱或肢体侵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道德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校园欺凌发生后,部分欺凌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实施的欺凌行为违背了道德要求,而仅仅是将欺凌行为视为其发泄情绪的手段与途径。当然,更多的是欺凌者虽然意识到校园欺凌行为是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但也很难认识到道德深层次问题,不会对自身的行为产生道德谴责,甚至将欺凌行为看成自身勇于反抗权威的积极应对,展现自我意识的存在,并认为是一种“荣誉”。此外,即使部分欺凌者已经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不道德性,并且在内心受到了道德谴责,但出于某种需要,仍然继续选择欺凌行为。欺凌者的不当行为有时会得到某些群体的赞扬甚至褒奖,这种错误信号会使他们将自我提升至第一地位,从而获得快乐感。欺凌者为了提升自己的欲望往往自觉摒弃自我控制,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在中小学生的成长阶段,这种现象很常见,例如一些学生故意做出特殊的行为,其目的就是吸引他人注意,高大、强壮的学生会故意挑衅其他弱小同学。

3.找回自尊导致的应激心理

在行为过程中,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地位并非总是保持不变的。在学校群体生活中,那些从小缺少家庭关爱、有身心障碍、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情况更加特殊,他们更容易遭到他人歧视。被欺凌的学生可能经常受到教师的惩戒,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评价,导致他们被更多群体嘲讽和鄙视,加重了该类学生的自卑心理。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一旦他们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同,其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在演变中,其中部分学生可能从受欺凌演变为欺凌者。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很强,在没有好的方式改变同学和教师对他的评价时,通常采取反抗行为,依靠这种方式维持自己的自尊、权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逆反心理。和其他类型的欺凌者不一样,这类欺凌者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言语欺凌或者关系欺凌,主要表现为行动上的对抗。

4.扭曲的快感

欺凌者刻意通过对同学进行肉体折磨、言语侮辱与攻击等获得快乐,属于一种扭曲心理。这类欺凌者可能有过被虐待的不幸经历,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刺激不断被强化,逐渐形成认同感,最终他本人也从中获取扭曲的快感。欺凌者通过使受欺凌者产生屈服行为、恐惧心理,使自己产生快乐情感[9]。校园欺凌可以归结为欺凌者未重视道德因素,更没有从道德层面对自身实施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反思与自我谴责[10]。从学生群体自我认知的角度看,校园欺凌的发生是欺凌者自我认知缺失的心理表现,大部分欺凌者未从道德层面进行分析与思考,大部分人仅仅将校园欺凌行为作为一种压力释放的工具。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可能对自我认知发生更大的偏移。从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的角度看,大部分欺凌者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行为的错误性,从而缺乏对自身行为的正确反思。校园欺凌实施者的心理可能是复杂的,即使意识到校园欺凌行为是错误的,但在偏执、好奇甚至叛逆的心理影响下也不会主动进行改变。

二、校园欺凌中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

群体理论是勒庞的代表性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群体问题以及群体动态发展过程。当人进入群体成为其中一个成员后,自我特性会弱化,群体成员相互影响会逐渐产生相通的意识从而形成群体心理。群体行为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个人免责和易被传染。个体在心理群体中深受群体影响,会表现出惊人的变化,往往会呈现出与他们独自一人时迥然不同的特点。校园欺凌中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群体归属心理

个体一般自觉将自己认同为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种心理情感。中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他们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在这种心理情感作用下,往往会以这个群体意识为准则进行相关活动,他们总是自觉维护群体的利益,做出一致的行为表现。比如,某个学生属于哪个班级则在各种情况下都会有意识地维护这个班级的利益和荣誉,哪怕可能出于对某个问题原本不应该具有的错误认识。当然,虽然中小学生的群体归属感很强,但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群体归属感并非总是不利的,如果群体是积极向上的,随着群体凝聚力的提高,对个体正向激励的作用也越大,这对于促进成员的归属感很有帮助。但是,如果群体是消极或落后的,也会带领个体成员走向负面,如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某些成员不自觉地加入了欺侮他人、侵犯他人的行列。

2.群体认同心理

群体认同感,指的是群体中的成员相互间在认知、评价上保持一致的一种情感。当某种群体形成后,群体成员心理就会发生变化,表现为群体中的各个成员兴趣、爱好、目的将趋向一致,追求共同的利益,结成利益群体。在群体共同心理作用下,群体内成员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判断倾向将趋向于一致。中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群体认同心理比成年人更加强烈,更容易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在一些情况下,哪怕该群体的认识、看法和评价是不对的,明显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错误。在校园欺凌中,群体成员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的认同:一是群体内成员人际关系密切,个人主动迎合群体需要,认为个人行动能在群体中实现特有价值,主动与群体其他个体发生认同,表现为全体成员共同的侵犯性;另一种认同是被动性的,虽然个体的心理归属于群体,但并不想突出表现自己,只是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他们形成一种从众心理。

3.群体促进心理

群体对个体起到促进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行为个人单独不敢表现,但在群体中却经常发生。有些单独个体很少做的事情,在群体中却经常发生。这是校园欺凌事件经常发生的事情。有些胆小的个体,若不属于某个心理群体就不会犯错误,言行很正常。但是一旦进入某类群体,立刻变得胆大起来,表现为平时看起来胆小甚至懦弱的学生也可能会欺侮其他学生。其原因是,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其起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有了群体作为自己的后盾,从心理上得到了支持力量,这种力量唤醒其内在潜力和勇气,从而做出其不敢做的事情。偶然的、低级别的校园欺凌甚至演化为重大欺凌事件,就是群体促进心理不断强化的结果。当成员遵循群体规范时,他们的表现更为大胆,敢于做出符合群体期待的事情,并受到激励,获得群体更多的肯定和赞扬,促进个体行为。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经常看到群体性欺凌,欺凌者构成心理群体,即使没有形成欺凌群体,但他们同样存在相同的环境和心理状态,同样可以视为心理群体。对于围观者,不论是出于好奇心还是利益驱使而围观,只要进入了围观群体,就会被“从众心理”所控制。围观者心理总趋向于保持一致,跟随舆论变化。因此,应用心理群体理论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群体心理进行分析,二是对群体进行正向心理引导。

三、校园欺凌心理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1.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当前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主导下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过于强调实现眼前利益,忽视教育对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些思想观念与行为倾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展。

在此教育背景下,学生内心需求和现实需求面临冲突时不能得到良好的引导与教化,学生容易形成三种心理态势:忍受、适应和反抗。在大多数学生中广泛存在忍受的心理态势,属于大众性选择,这类心理特征的个体主要是通过言语及态度表达对学校的不满,但不会进行行为上的反抗。对于校园欺凌事件而言,欺凌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属于位阶较高的个体或团体,大多数学生处于忍受的心理状态。校园欺凌事件中此类群体多采取沉默的态度。如果其属于被欺凌者对象,那么其心理状态会受到严重挑战,可能采取逆来顺受的方式面对,此时如果欺凌者放弃继续欺凌,那么这一心理状态将会得稳固与内化,可能演变为逃避与懦弱。但是,如果欺凌者不放弃继续欺凌,被欺凌者往往会做出两极化的选择,对自身或欺凌者进行伤害,在行为上表现为自杀或报复性杀人。 反抗的心理态势属于占比极少的群体选择,这类个体往往对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的不屑及挑战态度,因而,容易受到教師与学校的批评和惩罚。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这一心理特征的群体大部分处于欺凌者行列,通过对他人进行欺凌宣泄自己的反抗欲望,以此获得心理快感和成就感。

2.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

家庭教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结合校园欺凌现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成长环境中的暴力行为具有示范和传递效应。如果儿童和青少年长期目睹暴力行为,那么他们往往就会模仿并认同暴力行为,在特定外界条件的刺激下,自然地激发起欺凌行为[11]。

现实中,绝大部分父母自身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训练,并且其个体在社会经历、经济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可能影响父母的教育观,父母的教育观甚至由于自身局限而具有很大缺陷。父母教育观中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明显倾向,对“知识改变命运”存在片面认识,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很多父母只重视子女的成绩和智力开发,忽视了道德教育。在一个经济条件优越的时代,孩子的物质需求容易得到满足,但心理需求的满足可能反而更加欠缺,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缺少情感和精神的交流,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变化。另外,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可能简单暴力,缺乏与孩子沟通。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不关注、不理会甚至粗暴的责骂式教育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甚至造成心理偏差。还有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遇到事情不能冷静思考,依靠大发雷霆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极容易引起孩子效仿。因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要么采取回避放弃态度,要么采取发泄情绪的方式对待别人。消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或者采取暴力方式也成为部分欺凌者对他人实施欺凌行为的导火索,导致校园欺凌的发生。

3.社会与网络的误导与激化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如果社会环境好、教育良好,对学生增加更多的宣导与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大有裨益,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相反,不良的社会环境与缺乏积极正向的社会教育则会抹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向效果,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中小学生阶段的个体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在此阶段,个体的阅历与生活经验有限,心智发展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影响。

目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可以通过多元多样的渠道获取海量信息。特别是网络世界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在猎奇心理驱使下,学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淹没,对不当信息和言论的吸收与内化,其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极易受到影响。对于校园欺凌而言,欺凌者表现出来的自我中心、自私冷漠等特征,被欺凌者懦弱忍受等特性,皆可以从网络或游戏中找到原型。目前网络也深受利益驱使,不当言论、暴力色情信息时隐时现,学生受网络影响较深,导致三观扭曲、行为失德、蔑视规则、价值观沦丧等情况加剧。受网络环境影响,欺凌者需要在现实中展示认同感,认同自身的欺凌者身份,这就加剧了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率与强度。

4.道德推脱辩解

根据社会认知学,道德推脱可以定义为,人们为了调节行为使之与群体、社会身份保持一致,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和内部调节,将自己实施的侵犯性、攻击性行为当成合法的认知[12]。校园欺凌事件中存在明显的道德推脱现象,欺凌者对他人实施侵犯后,编制各种理由、采取各种办法对欺凌行为的不道德性进行粉饰,给自己寻找辩解理由,从而达到心安理得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认同。大量研究表明,欺凌者的道德推脱程度较高,道德推脱与反社会行为存在密切相关的关系[13]。根据社会认知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道德推脱心理辩护和作用下,道德推脱与道德行为之间逐渐沿着一致性方向发展,导致道德推脱演变成一种习惯性策略,可能引发越来越严重的不当行为,推动道德推脱背后的欺凌行为不断升级。一方面道德推脱为欺凌行为提供了心理辩解,掩盖欺凌行为的不道德性,起到选择性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道德推脱在固化和升级后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欺凌行为。

四、校园欺凌问题的防范和治理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构建良好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监管是构筑校园反欺凌环境的重要环节。首先,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将价值观、道德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主题班会、学校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都是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感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认识不同观念的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与认同。其次,学校通过选取网络安全、金钱和学业等价值认知等主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减少文化盲区,避免误会、误解引发冲突行为。最后,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增强学校文化环境熏陶的效用,潜移默化影响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墙、文化长廊、黑板报、展板、校园广播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

2.学校和家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学校要做好防范工作,做好防止校园欺凌的日常教育。从学生权益出发,做好普及教育,告知学生权益和义务,学会尊重和考虑他人的权益。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教师具有丰富知识和较高的道德水平,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偏差与行为变化,可以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感悟性,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学校通过道德讲堂、组织外出学习、评选师生道德模范等多种方式宣传中华优秀道德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道德力量引导学生珍视学习时光、远离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校内,但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明确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学校要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庭反校园欺凌能力;家庭与学校互动参与教育,共同开展反校园欺凌活动。

3.完善校园欺凌的发现和处理体系

校园欺凌治理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难及时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因此,完善校园欺凌的发现机制十分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十分有必要建立畅通的校园欺凌报告渠道,通过设立电话、信箱、网站等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报告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途径。如何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在实践中也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也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要环节。有必要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矫治与处罚体系。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欺凌行为者进行治理的关键在于完善多元化教育矫治手段,综合考虑学生个体情况、行为的严重程度、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矫治方案。对于欺凌行为轻微、后果不严重的,由学校根据管理制度对欺凌实施者进行教育和相应校规校纪处理;对于欺凌行为严重、后果严重的欺凌事件,需要法律介入,要求欺凌行为人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甚至刑事处罚等法律责任。

4.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相关工作方面经验丰富,能够采取最有效对策将受到欺凌学生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引导受害者从欺凌的阴影中走出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具有独立、专业、中立的特点,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处理校园欺凌可以避免偏袒和私心,提高处理问题的公正度和透明度,提高家校的信任程度,減少家校冲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介入也有利于及时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评估,检测相关教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从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机制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尽管原因众多,但几乎离不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缺乏准确感知与理性处理。同时,社会也肩负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校园欺凌事件也离不开社会共识所产生的引导。

对学校教育环境而言,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在于某些非正式团体对个别学生的敌视与欺侮,体现的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对于学校教育制度而言,在于学校隐性教育内容的缺失。此外,学校可能疏忽了校园安全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为校园欺凌行为滋生提供了条件。

校园欺凌事件中,存在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家庭结构功能缺失现象。家庭结构功能的缺失削弱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功能,甚至助长青少年不健康心理形成,引发欺凌者寻找暴力发泄途径。同时,家庭结构功能缺失影响对子女进行有效教育的能力,一方面会使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子女的异常心理于行为,另一方面可能使学生采取不正确的应对方式,助长了校园欺凌心理,也可能加重被欺凌者的消极应对心理。

从社会层面来看,校园欺凌问题表现为社会群体性失范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轨时期,逐利思想对青少年价值观冲击较大,青少年易受其影响,引发不道德行为。因而,应积极整治社会环境,改善网络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陆桂芝.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2017(05):60-67.

[2] 丁辉.校园关系欺凌行为心理机制及预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8):69-40.

[3] 肖雪,郭磊,赵永萍,等.累积生态风险与初中生受欺凌的关系模式: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38(05):648-357.

[4] 孙时进,施泽艺.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2):51-56.

[5] 高屾,闵文斌,常芳史,等.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2):60-67.

[6] 刘程.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20(06):24-33.

[7] 何二林,梁凯丽,毛亚庆.学校氛围对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影响研究——基于东西部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1(04):43-48.

[8] 黄钰洁.小学校园欺凌研究——基于欺凌者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9] 唐燕.人心暴戾的化育——学生暴力行为的诗教可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03):64-69.

[10][12] 全晓洁,靳玉乐.校园欺凌的“道德推脱”溯源及其改进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17(11):91-96.

[11] Baldry,A. C. Bullying in School and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03,27(07):713-732.

[13] Hymel S., Rocke-Henderson N., Bonanno R. A. Moral disengag-ement: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5(08):1-11.

[作者:禹薇(1984-),女,湖南湘潭人,廣东警官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该文为广东警官学院国家级项目育苗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理与管控策略研究”(2022GY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群体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