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声近 中国与西亚的文化交流

2024-04-15 20:18柳三更
东方企业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蜻蜓

柳三更

“历史之遇”展厅一角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乳突玻璃杯,利雅桑邦遗址 吉兰省,萨珊王朝,公元5至7世纪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米纳伊彩狮身人面对兽纹釉陶碗,雷伊风格,塞尔柱王朝晚期至伊利汗国,公元12至13世纪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光芒闪耀在金杯上

伊朗地处西亚,西接阿拉伯半岛,东连亚洲大陆,北隔里海与俄罗斯相望,南临波斯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元前6世纪,辉煌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也就是人们所知的波斯帝国便矗立在这片大地上,大流士一世在此留下不朽的威名,将波斯帝国发展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为亚历山大所灭后,又被帕提亚人所占領,在这里建立起帕提亚帝国,也就是古人所称的“安息帝国”。而后萨珊波斯再度推翻安息帝国,并建立自己的统治,但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萨珊波斯的统治最终仍为阿拉伯人所终结。随后塞尔柱突厥人、蒙古人纷至沓来,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荟萃,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伊朗文明。

嵌玛瑙金手镯 ,乔巴吉遗址 胡齐斯坦省,新埃兰时期,约公元前585至前539年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展厅正中摆着的是著名的金翼狮来通杯,杯身由黄金打造,高25厘米,前端是威风凛凛的狮子坐像,狮子背上延伸出张开的两翼附在杯身的两侧,杯身整体呈倒三角的锥形。因其酒液流通的特性,被译为“来通杯”。

来通杯是一种形状特殊的酒器,不同于从上侧杯沿饮酒的中国传统酒器,来通杯的液体出口在其底部,因为形状上大下小,可以利用水压自上而下使酒液从底部呈一线注入饮酒者口中。因其酒液状似源源不断,来通杯也有着丰饶的寓意,在祭祀的场合中,借用来通杯将酒一饮而尽也是对神明表达敬意的方式,据说其也有防止中毒的功能。展览中的黄金狮子来通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文物,到了萨珊王朝时期,可能是由于王室的宗教信仰,来通杯上甚至被装饰上了人像。

镶金兽首玛瑙杯    图/陕西历史博物馆

金翼狮来通杯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单柄玻璃罐,吉兰省,福鲁吉藏品,萨珊王朝,公元3世纪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来通杯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5世纪的希腊,后来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地区,而后也传播到了中国,据说是由热爱饮酒的粟特人将之与西域饮酒文化一起传入了中原地区。最典型的器物便是唐代出土的何家村镶金兽首玛瑙杯(见上图),这件器物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何家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杯长15.6厘米,利用玉石的纹理雕刻出牛兽的形状,但角部则以较长的羚羊角形出现,或许是为了符合中国的饮酒习惯,下部的酒液出口则以黄金塞子合上,这件器皿形制上普遍认为是源出西方的“来通杯”,是珍稀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有狮子装饰的浅浮雕,德丹·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公元前6—前4世纪,砂岩,33×46×15厘米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文字遗留在岩壁上

埃尔奥拉坐落于沙特阿拉伯的西北部,以沙漠中的绿洲闻名,德丹人、利哈尼亚人、纳巴泰人和罗马人都曾统治过这一地区。纳巴泰王朝时期,这里凭借着在以色列“香料之路”上的关键地位而逐渐富裕起来。

关于纳巴泰人的来源现难以考证,有学者认为他们是阿拉伯人,也许最早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他们努力适应了荒漠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周遭的威胁,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来保卫自己,逐渐从游牧民为主的社群变成了一个农业商业发达的民族。尤其是他们的首都佩特拉,留下了辉煌的历史。佩特拉位于今天的约旦境内,由于它位于红海海湾和死海之间的半程路上,这里成为位于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乳香之路”的重要中转点,一些重要的调味品和修补船只的沥青也从这里出发,运往各地,他们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帝国。

地图、碑文搜集等文献资料展示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到了公元前4世纪,纳巴泰人已经有了文字,借用近东地区的阿拉姆语及阿拉伯语的语法结构形成了自己的文字体系,对现代阿拉伯语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地区除了纳巴语,希腊语的使用也十分广泛。商业的中心也必然是语言交汇的中心,展览中就展示了一件纳巴泰—阿拉伯语的铭文,随着纳巴泰商业贸易网络的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被传播到各地。看着岩壁上遗留的墓葬铭文,仿佛能看见纳巴泰人如何一步步走向现代的阿拉伯,如同罗塞塔石碑一般,文字的演变与交汇正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纳巴泰—阿拉伯语墓葬铭文,吉尔赫,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公元280年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还愿圣象碑片中的人脸,乌姆代拉季,沙特阿拉伯旅游与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发掘出土,公元前5—前1世纪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但处在纷争地带的纳巴泰人也难逃战争的影响,最终在罗马的进攻下成了罗马的属国,最后为罗马皇帝图拉真所吞并。但今天留下的文物与遗迹仍在诉说它未褪色的风采。

蜻蜓眼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波澜倒映在眼中

在午门正殿展出的则是本次展览的重头戏“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其中出现了许多珍稀又颇具风采特色的文物,尤其是这款体积不大但精美非常的“蜻蜓眼”。

展览中的这件战国蜻蜓眼玻璃珠,现代的灯光透过它湛蓝的清透玻璃体折射进人们的眼中,让人们不禁为它琉璃般璀璨的色彩所折服。“蜻蜓眼”是指在单色玻璃珠上嵌进其他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在母体表面形成圆环状的纹饰,类似于蜻蜓的眼睛,所以被称为“蜻蜓眼”。

蜻蜓眼源自埃及、西亚等地,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就已经能够生产蜻蜓眼,而后逐渐传入中国。一般人们认为“蜻蜓眼”的出现源于西方的“恶眼”文化,西方人认为“恶眼”力量强大,能够驱赶妖魔,佩戴在身上有辟邪的作用,因而蜻蜓眼也作为护身符而流行,也成了一种贵族间流行的随葬品。中国近半个世纪出土了近千颗蜻蜓眼,主要集中在春秋至西汉时期,尤其是楚文化区为多,光是曾侯乙墓中就出土了一百多颗。

三彩马,唐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清    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我国很早就有玻璃制品的记载,《离骚》中所提到的“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便是形容其光彩,琉璃在汉代的解释正是指流光陆离。由于在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大量的蜻蜓眼,人们有时也会称它为“随侯之珠”。

虽然蜻蜓眼是其他地区传入的饰品,但传入中国后,中国在原型的基础上做了不少创造与加工。除了玻璃制品的琉璃珠,楚人还用陶瓷烧制蜻蜓眼,以浅色搭配厚厚的釉层模仿玻璃的材质。形状上则在圆形之外独创管状蜻蜓眼,在同心圆的基础上还创造了多星纹、离心圆等不同的纹饰。西方的玻璃制品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有了独特的发展,久远前,人们在交通远不如今天便利的时代仍然有着频繁的交流,我们在如今由蜻蜓眼琉璃般的光彩窥见过去人们交错的身影。

蜻蜓眼的传播路径又被人们称为“玻璃之路”,一说认为此路经印度入云南,再传入楚地,其中或经水路借道两广地区;另一说此路经欧亚草原、新疆地区由北地传入楚文化地区。两条路径都能看见玻璃制品遗留的痕迹,大同博物馆中藏有著名的北魏时期玻璃碗,出土于内蒙古伊和淖尔墓群,相比战国时期的蜻蜓眼,它的色彩更加明亮,质地也更为清透,足见工艺之高超。本次展览中还从南越王博物馆借来了一件“鎏金铜框玻璃牌饰”,这件牌饰是一块平板玻璃,呈长方形,平板状,颜色透蓝,材质为铅钡玻璃,属于中国自己加工改造的玻璃工艺,有着与西亚玻璃工艺迥异的风采。

初代南越王赵佗是秦末遗民,南越王四代的统治者见证了秦汉之际两广地区融汇四方的独特文化,其玻璃制造工艺正是其中的一種体现。这充分显示了丝绸之路更为丰富的形态,在丝绸之路借由张骞凿空西域不断发展成形之前,两地之间早有各种非正式的玉石之路、彩陶之路、青铜之路、黄金之路、玻璃之路、小麦之路、粟黍之路、马羊之路等等丰富的交流。

本次展览连亘东西,既有西亚地区特殊的风貌,也有着两地文化交融的产物,唐代诗人张籍曾在《凉州词》中写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丝绸之路无限的感怀,而今我们借由这些沉淀历史的文物似乎仍能听到驼铃清脆的响动徘徊在耳畔。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蜻蜓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中)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塞翁失马
蜻蜓
蜻蜓
蜻蜓点水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