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重合:思维从“特殊”走向“一般”

2024-04-15 10:26张婧靓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学化特殊量感

张婧靓

[摘 要]度量是数学的本质,其关键是度量单位的建立,具体操作路径是度量单位的累加。“度”是角的单位,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认知,引领学生经历单位多样化、统一化和合适化的全过程。通过摆、找、画、量、猜和赏等活动,促使学生对度量单位的认知由模糊变清晰、从特殊到一般,进而有序发展其量感和空间观念。

[关键词]结构重合;量感;空间观念;问题链;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8-0018-04

“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研究“图形的认识和测量”,苏教版教材将它编排于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对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用“活动角”直观表征角的大小变化,能用“观察法”直接区分差异较大的两个角,能用“数格法”间接判断钟面上出现的角度大小,能用“重叠法”直观比较三角尺上的角是否相等,还能以直角为基准将角进行适当分类、形象命名和简单应用。到四年级时,学生通过射线重新认识了角,知道“角的顶点”与“射线端点”有关系,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并无直接关系,进一步丰富了对角的结构认知和内涵理解。掌握“角的度量”,能为两线空间位置的判断、图形认识和图形变换的判定做好必要铺垫。

度量单位虽然是人为规定的,但是形成过程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抽象”与“工具”两类。其中,“角度”属于后者。这种度量单位的产生紧扣角的背景构建,如先有平角180°的确定和等分,再有角重合后的读数和表征。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含有表达角的指标称谓,如∠A=60°中的单位名称“°”不能少,否则指向不明、陈述不清。弄清楚角度“怎么来”和“是什么”,还需要把握“有何用”和“怎么学”。应该说,角度的出现使得角的大小从定性描述变为定量刻画,有助于空间表征、精准交流和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依靠学生已有的角度经验,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使他们能够经历角度单位建构的全过程,掌握“两重一看”的量角技巧,理解结构重合的累加本质,使得思维从特殊走向一般,从而有序发展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一、尝试重合结构,探究度量单位

(一)激活经验

师:科学课上咱们认识了各种各樣的鸟,它们张开的嘴巴像哪个数学图形?

生(齐):角。

师(出示图1-1、图1-2):哪只鸟张开嘴的角度更大?谁来说一说?

生1:图1-1的鸟张开的嘴的角度更大,这个角正好有2块比萨那么大,图1-2的才有1块比萨那么大。

师:这样比较可以吗?为什么?

生2:不行,这2块比萨的大小不一样。应该选择相同的比萨来比较。

师:统一标准再比较,大家都有经验,以前度量学习就是这样做的。请通过视频回顾一下。

(播放视频:简要介绍长度、面积、容积的度量标准,动态演示1厘米、1平方厘米、1毫升等计量标准的累加过程。)

师:那么,怎样度量角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二)引发冲突

师: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知道所有度量都要先选定标准。我准备了一些同样的小角当作标准角,如何使用这些标准角去测量呢?

生1:顶点要重合,边线要依次重合。

师:会思考,还要能做事。请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后汇报。

出示活动要求:

1.摆一摆:四人合作,用三角形中的小角摆在∠1和∠2上。

2.说一说:∠1有       个小角那么大,∠2有       个小角那么大。

生2:把小角的顶点摆在∠1的顶点处,依次排开,摆了4个这样的角,∠1有4个小角这么大。

师:∠1正好包含4个这样的标准角。

生3:∠2里面摆了4个小角,没摆满,摆5个小角又多了,∠2比4个小角大一点,比5个小角小一点。

师:看来,这个标准并不同时适合这两个角。

(三)介绍标准

师:古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让我们一起去瞧瞧。

(播放视频:古巴比伦人发现,太阳从地平线东端到西端的过程呈现出一个半圆形轨道,而这个半圆形轨道恰巧是180个太阳一个挨着一个紧紧排列所得。因此,他们就把半圆定义为180度。在此基础上,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就是1度,“度”有“步”的意义,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就好比是太阳的脚印。)

师:原来古人创造了更小的标准1°,度是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那么,1°的角有多大?在哪里?

生1: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都是1°,从这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就是1°的角。

师:仔细看,2个1°组成的角是——

生(齐):2°角。

师:接着数——3°,4°,5°,…,9°,再增加1°是——

生(齐):10°。

师:如果以10°为标准数下去,接着是20°,30°,40°,…,90°。你在哪里见到过90°的角?

生2:在三角尺上见过,它是直角。

师(课件演示三角尺的直角部分与半圆中90°的角完全重合的过程):利用重合验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3:它们顶点重合,2条边也重合,说明直角就是90°。

师:接着数。100°,110°,120°,…,180°。180°里有几个直角?

生4:180°÷90°=2(个)。

师(课件演示拼接2个三角尺的直角部分后与180°重合的过程):有了测量标准,角度清清楚楚,这真是了不起的创造。

【思考:首先,从现实世界自然引入数学上研究的角,通过大小不同比萨的验证描述,激活学生统一标准度量的认知本能和现有经验,并在整体梳理、路径重温和理性认同的基础上,顺势设问揭课。这个环节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有机渗透“顶点重合”和“边线重合”的度量关键。其次,借助同样大小的标准角分别度量研究对象,自然运用角结构重合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发现度量标准虽然统一了,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度量标准从“要统一”转向“要合适”的思考。思维冲突的产生及时且必要,因为它能引发学生对度量标准的持续关注和深度探究。最后,通过简要介绍数学历史,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及其符号表达,使得冰冷的概念性知识变得温暖。尤其是1°的逐步累加,顶点、边线的确认和直角的两次验证,能有效帮助学生初步建构量角器的结构雏形。显然,生活与数学交融,动脑与动手交叉,现在与历史交织,度量思维不露痕迹,度量要义时时体现。】

二、自由重合结构,凸显度量单位

(一)找中凸显

师:请在半圆里找出一个你喜欢的角,介绍一下它在哪里,有多大。

(组织学生开展找角游戏,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找比90°小的角,第二层找比90°大的角,第三层找最大的角和最小的角。要求学生说清楚角的顶点和边线的位置,以及包含1°的个数。)

师:这些角的顶点位置有什么特点?

生1:顶点都在同一个位置。

师(动态演示):由于顶点都汇聚于此,中间的边线多而不清,在不影响观察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一部分。瞧!这变成了——

生(齐):量角器。

师(动态演示):顶点汇聚的位置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从右边起,这是0°的刻度线,这是180°的刻度线。你还在哪个工具上见过刻度线?

生2:直尺。

师:长度刻度线和角度刻度线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组织学生重点交流工具上都刻有大小不同的度量标准,刻度线分布都从0开始,然后依次有序累加。)

【思考:首先,在“原型结构”中真实找角,要求说清楚角“在哪里”和“有多大”。其中,“在哪里”指向角的顶点和边线的位置确认,以强化学生对角作为平面图形的定性认知;“有多大”指向边线张开的程度描述,激活学生對角大小结构的定量意识。两者“学以致用”的意味较浓,但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是在“简洁结构”中类比找角,主要引导学生在半圆结构中着重体会“顶点都汇聚于此,中间的边线多而不清”的简洁需求,并让学生在“变中不变”的结构认知中认同量角器,感受工具创造的渐进性和实用性。最后,是在“对比结构”中整体找角,通过呈现、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刻度的结构,发现存在“定标准”和“数标准”的关联行为,使学生感受从“0刻度”开始有序累加的基本路径。显然,有效“找角”能助推学生对度量单位的多向体验。】

(二)画中凸显

师:瞧!量角器上画了一个角,它是多少度?

生(齐):60°。

师:请在量角器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角,介绍一下它在哪里,有多大。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后汇报。

出示活动要求:

1.找一找:在量角器上找出一个角,画出它的两条边。

2.说一说:从刻度       到刻度       ,是       度。

3.比一比:组内比较找到的角有什么共同点。

生1:这个角从刻度0到刻度30,是30°。

生2:这个角从刻度0到刻度45,是45°。

生3:这个角从刻度0到刻度125,是125°。

生4:我们组认为,这些角虽然大小不同,但是顶点都在中心,一条边对准刻度0,另一条边到刻度多少,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课件呈现边线不与0°刻度线重合的角,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读数。)

师:这样画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生(齐):比较麻烦。

(媒体同时呈现两个开口相反的20°,组织学生观察和读数。)

师:从右往左看,一个可以直接读数,另一个需要间接计算。如果想要另一个也能直接读数,怎么办?对比自己手中的量角器,有什么发现?

生5:我发现我的量角器比黑板上的多一圈。从左往右看,另一个20°也可以直接读出来。

师:你觉得量角器构造两圈结构有必要吗?

生6:角的开口有时向左,有时向右,有了两圈刻度后,我们都可以找到对应起点,这样读角度时就轻松许多。

【思考:“画角”与“找角”在凸显度量单位上目标一致,但是在呈现图形位置、说清图形大小、归纳图形特征等方面,“画角”操作则更胜一筹。首先,呈现从“刻度0”开始的角,这类角高频出现,一是因为量角器现有的“一圈结构”及其刻度排序,二是由于方便找角的思维定式所致。对于这类角,应给予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竭力地促成“画角”与“找角”的一致性,促使学生感知量角器上角的结构特征和读数规律。其次,需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适当安排“边线不与0°刻度线重合的角”,明确“这类角真实存在,读数不方便源于刻度的人为排序,与角本身无关”。最后,对比开口相反的2个20°,充分激发学生产生“从刻度0读数”的需求,并在“一圈结构”与“两圈结构”的差异对比中对刻度表征的创造认同。显然,有效“画角”使得度量单位深入人心。】

三、优化重合结构,表征度量单位

师(出示图2-1、图2-2):现在,你会用量角器去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吗?女生量图2-1的角,男生量图2-1的角,大家比一比速度。

出示要求:

1.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把结果填在括号里。

2.说一说:量角时,摆放量角器需要注意什么?

师:请女生分享量角器怎么摆和怎么看。

生1:角的頂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右边的0°刻度线重合。从0°开始数起,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是65°,所以这个角就是65°。

师:请男生分享量角器怎么摆和怎么看。

生2: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指着140°刻度线,另一条边指着180°刻度线,180°-140°=40°。

生3:我有不同想法。因为角的一条边和左边的0°刻度线重合,从0°数起比较方便,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角是40°。

师:谁来总结一下测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生4: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0°刻度线要与一条边重合,然后再从0°开始数起,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样比较方便。

【思考:技能训练需要刻意为之,但又不能机械重复。采用男女分组比赛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量角器两圈结构的思考。从思维的递进关系看,女生的测量速度较快在情理之中,这主要源于第一圈刻度的首映效应,学生普遍认同角度测量的观察顺序是从右往左。但是,随着结构对比深入,第二圈刻度的作用也被激活和应用,男生也很快进入状态,并迅速调整测量起点,从而提高测量速度和准确率。换个角度来讲,图2-2中角的结构没有变化,所包含度量单位的多少也没有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未知角”与量角器上“已知角”的重合顺序。显然,这样的量角活动精简且有效,选择合适起点测量已经从“简单告诉”转变为“自我认知”。】

四、变式重合结构,内化度量单位

(一)理中内化

师(出示图3-1、图3-2、图3-3):请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活动完成后,组织学生演示测量过程,重点汇报量角器“怎么摆”和“怎么看”)

师:在测量图3-1和图3-2的角的过程中,少部分学生度数刚好填反了。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生1:数的时候要看准起点,从0°刻度线开始数,依次数下去就不会错。

生2:可以用90°做标准,先估计和判断一下,图3-1的角比90°大,图3-2的角比90°小,这样就不会填错了。

师:有道理,点个赞!

(二)猜中内化

师(出示图4):小明量角时,一条边摆放的位置已经确定,另一条边的位置不确定。猜一猜,这个角可能有多大?

(组织学生分两个层次进行猜测。第一层是猜测位置已经确定的边与0°刻度线重合,结果是140°或40°;第二层是猜测位置已经确定的边不与0°刻度线重合,结果不确定。)

师:为什么这个角的度数有这么多可能?

生1:因为一个角有两条边,我们只知道一条边的具体位置,另一条边的位置不能确定,所以这个角的度数就有多种可能。

生2: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这样方便读数。但是,不与0°刻度线重合也可以量角,只是麻烦一些。我们只要打开思路,方法就多了。

师:会反思,点个赞!

(三)赏中内化

课件播放:蜂房六边形的省料设计角度、滑滑梯安全与舒适的角度范围、放风筝的角度技巧、写字过程中笔与纸之间的角度建议、大雁飞行中“人”字形角度的秘密等。

【思考:首先,图3-1和图3-2是一组变式题,旨在引导学生迁移测量技能,并反思填错或填混的原因,通过提出以“90°”为标准判定大小的共性对策来整体把握量角器的结构。图3-3与前面的图相比是一次变化,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两重一看”的技巧要领,同时注重度量单位个数的本质。其次,与确定角度测量不同的是,图4的问题情境比较开放,既包含对角这个图形的再认识,也包含对测量中结构重合的再确认,结构思维在猜测中被一次次有效激活。最后,欣赏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帮助学生以数学视角审视生活现象,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和严谨结构。显然,变式训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结构,并使度量单位内化更到位。】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问题链驱动的小学生数学化学习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b/2020/02/26)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立项课题“指向‘三会素养的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23JY15-L190)。】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数学化特殊量感
“具身”与“离身”并重:让量感落地生根
兼收并蓄
立足特殊化,巧解数学题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档案见证基层民主在“特殊”选区的首次实践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