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价值、问题和策略

2024-04-16 05:52刘志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美术价值

刘志勇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课题“读思达视角下儿童美术生活化的教学探究”(课题批准号:KCB202205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具有培养学习意识、激发审美情感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价值。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范围狭窄、实践过程流于形式、学习活动乏味单调等问题和短板。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短板,教师应围绕生活化这一主线,从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助力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价值;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04-0028-04

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学生的美术底蕴还不够深厚,在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发现、挖掘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强化其对美的认识过程,既有助于教与学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相较于单纯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传授,开展美术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发现美好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在生活中自主吸收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对于提升其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将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教学背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美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的存在”等理念。学生受此理念的熏陶与感染,就会有意无意地在好奇心、求知欲等内驱力的驱动之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发现和欣赏现实生活中的美,这对提升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的观察、体验、表达、创造中找到美的存在并感受美的价值,从而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评价能力。而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基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美术项目或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融合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所思所感,从而使其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尝试将生活中富含美感的现象以及可以用来创造美的材料等美术资源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而是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探索生活中的美,挖掘和收获生活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审美情境和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理解和感受反映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在加深审美体验的同时,不断迸发出审美情感和审美激情。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教学价值。但在现实中,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只是小学生美术学习的一个美丽的“标签”而已。因此,只有深入查摆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短板,才能使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为美术学习增添新的动力。

(一)教学内容范围狭窄

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韧劲去推动实施。虽然大多数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都会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但是,如果只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生活化教学,那么学生从中发现的美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表面美”而且是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的被动观察。从学生的作业中不难发现,他们在作品中应用的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光影和空间等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都是教材中或教师在课堂上传输的知识,几乎没有将他们自己在生活中领略到和体验到的美融入作品之中。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而任其持续,学生的学习只会更加依赖教材或局限于临摹。这种缺乏思考、探索的机械性学习,不但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甚至还会使生活化思维逐渐退化,乃至完全消失。

(二)实践过程流于形式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发现,生活化教学内容范围狭窄,在实践中大多只是在形式上发生改变,没有在选准载体、找好“突破口”、追求实效上用功。例如,教学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五谷”作画》一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图片形式,或简单用PPT 为学生播放一些“五谷”的摄影作品和视频短片,教学过程也只是让学生一起将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步骤读一遍,并没有将生活化理念以及如何理解、鉴赏“五谷”中的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活化的内涵和从生活中找到创作灵感,因而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有限,许多学生上完美术课之后并没有真正学到有用的美术知识和创作技能,以致于在美术创作中经常出现技法不扎实、设计构图不合理、色彩运用不恰当等问题。

(三)学习活动简单单调

现实中的美术课,几乎都是在教室内上的,即使有个别美术教师将学生带到户外上课,也只是在学校周边观察一些花草树木而已。无论室内还是室外,美术课的教学形式都大同小异,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学生的画面中出现的一些小小的石头、美丽的小野花、飞来飞去的小蝴蝶等,也是课余时间家长带领他们外出游玩时看到和体验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学生的眼睛只盯着课本里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大多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度并不高,以致于学生欣赏作品后的感受、体会,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在制作工艺作品时,学生只会模仿教材中的图形绘制图案,色彩也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几种颜色,很少将生活中自己喜欢的颜色融入作品中。

三、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与应用中虽然已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如上所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还需要加大探究的力度,找到有效解决问题和补长短板的策略,让美术生活化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在美术课堂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一)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这一载体,让学生的学习回归真实可触碰的生活,并在真实和挑战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更多的创作灵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确保学生真正“卷入”教师所预设的情境之中。这样,既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潜能;教师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紧贴教学主题和目标的生活化情境,如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富有成效地在情境中体验、感受、交流和合作。同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还需要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为主线,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创作步骤示范、小组合作探究、经典作品欣赏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表达、创新。

例如,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四季的色彩》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觉。在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提问:“这首歌曲中同学们的眼睛里都看到了哪些春天的影子?”学生自由回答。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一个季节的特点和色彩,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每个季节的色彩有何不同?季节与色彩之间的联系:为什么春天是绿色的、秋天是红黄色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选定季节的特點和色彩,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再现不仅很好地勾起了学生对每一个季节的具体回忆,还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理解了不同季节色彩的特点和变化。在绘画作品的分享环节,学生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运用多元化的色彩表达方式来丰富作品内容,体现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对色彩创作的把握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丰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丰富,以及是否富含生活元素。生活场景是学生经常活动的生活环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生活场景为载体,以生活元素为牵引,引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用心去体验生活、用情去感悟生活,使其能够更有激情、更有兴趣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自如地调动自身的潜在意识,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打开美术这扇充满创意与创造魅力的大门,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内容所传达的美术知识、绘画技能、审美观念和情感态度等,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例如,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点、线、面》一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熊猫塑胶玩具,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其身上的图案,发现“点”“线”“面”。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形容点线面动物:花豹、斑马、老虎、长颈鹿、蝴蝶、瓢虫、蟒蛇、细纹巨蜥等的照片。学生通过认真、深入观察照片中清晰呈现的动物身上的花纹,发现有的动物身上的花纹以“点”为主,如瓢虫、豹科动物、黄斑蛤蟆等,也有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如老虎、蟒蛇、细纹巨蜥等。在学生理解“点”“线”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由点、线、面这些基础元素组合而成的动物身上的纹样,漂亮吗?”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教师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给同学们每人一条白布巾,是否可以用点和线制作出如长颈鹿、斑马等动物身上的花纹那样既有趣又美丽的画面?”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学生不仅对教材内容充满了兴趣,还有效扩大了自己的眼界与格局。

(三)开展生活化的美术实践活动

这里的实践活动是指实际参与的活动,必须是亲身体验的,而非理论上的。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尤其重要,它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美术生活化教学结果的展示。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客观条件,合理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运用自身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生活经验完成具体任务,如户外写生、手工制作、绘画比赛、美术展览等。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薄弱,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开设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际活动中学习美术知识、锻炼创作技能。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活动的特点和目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其在实践中交流分享,反思总结、发展个性。

例如,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和塔》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个学习领域,是集人文性、社会性、欣赏性、互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于一体的课程。本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桥和塔的结构,感受其造型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分析、感悟和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美,再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及画面的趣味构成,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交流:“这些范画运用了哪些材料?”“作者用怎样的形式再现美丽的桥和塔?”“作者笔下的桥和塔在造型、色彩、功用上分别有哪些特点?”“你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临摹教材中桥和塔的范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公园、家乡进行实地作画,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对学生有扶有放,重点明确,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把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结语

总之,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同样离不开生活。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既是让学生走进生活,也是让社会变成课堂。这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略。作为一线小学美术教师,应切实加大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份量和力度,善于把最真实的生活融入美术课堂,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的探究与感悟能力。这样,既可能把美术教活,又能使学生在亲历的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艺术的世界里求真、崇善、尚美。

参考文献:

[1]王   丹.儿童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6):138~141.

[2]庞金金.关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3,(Z2):109.

[3]苗欣芝.小学美术色彩创作中的思考[J].流行色,2022,(12):150~152.

[4]吴家红.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2,(10):59~60.

[5]庄秋燕.浅析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2):61~6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美术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