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热闹年

2024-04-16 07:12李霞
新西部 2024年1期
关键词:汉族新疆民族

李霞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新疆各民族共同期盼、共同欢度的盛大节庆日期。新疆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自古以来就有的多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形成了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相融的现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新疆人的春节习俗既融入了汉族的春节习俗,又有当地其他民族的习俗特点,正是多个民族共融一地、五湖四海的儿女共居于此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一些本地人庆祝新年的方式。

由来已久的新疆年俗

新疆的春节年俗是随着中原汉族迁移定居新疆后传入的。汉族的春节最早在新疆的传播应该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也就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唐代和元代中央对新疆实行有效的管辖,内地汉人大量迁移定居新疆,春节在新疆再次繁盛。乾隆收复新疆后,鼓励内地人在新疆屯垦开发,陕西、甘肃两省汉族迁徙定居新疆,其民俗呈现出明显的陕甘地域特色。1884年新疆建省后,内地汉人又一次大量来疆,汉族移民来源地继续扩大,如湖南、四川、湖北等,山西、天津等地商人也相继来疆,新疆的春节民俗原籍地域色彩愈发浓厚,但是异中有同,融合现象比较明显。①

关于新疆春节年俗的文献记载方面,汉代,新疆汉人重视夏日的伏天和冬季的腊月,“腊节”一词在罗布淖尔出土的汉文简牍中经常见到,有“贺大腊”“腊”“腊节”等,木简中所谓的“腊”“腊节”就是古代年终的腊祭风俗,这似乎与同期中原部分汉族地区将腊月视为春节的开始一脉相承。②清代,钟方所撰的汉文文献《哈密志》中记载有新疆春节民俗:“元旦佳节,男女登堂拜贺新年,富者盛设筵宴款待,彼此治酒,互相请答,人情颇为醇厚。”③“元宵佳节,张灯五夜,游人瞻灯,盈街塞巷,各铺户中,铙钹喧天,烟火花炮,闹热非常。”“二月初二日,土地神生辰,夜市张灯。白昼间,各铺户作台歌数十献于土地神前,游街穿巷,闹热俗规。”纪昀(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杂诗》中记载了乾隆时期乌鲁木齐元宵猜灯谜的风俗:“绛蜡荧荧夜未残,游人踏月绕阑干。迷离不解春灯谜,一笑中书旧讲官。自注:元宵灯谜,亦同内地之风,而其怪俚荒唐,百不解一。”以及“犊车辘轣满长街,火树银花对对排。无数红裙乱招手,游人拾得凤凰鞋。自注:元夕各屯十岁内外小童,扮竹马灯。演昭君琵琶杂剧,亦颇可观。”④光绪初年,哈密镇西厅著名诗人尹绍萃在《唱秧歌》诗中对社火盛况作了真实描述:“粉头花面舞婆娑,浪语风言信口哦,莫笑诗粗形态丑,沿街就自看人多。”⑤这些文献记载,显示出了新疆的春节年俗是对自古以来就有的年俗历史文化的传承。

花样繁多的春节习俗

在新疆,春节也有着独特的韵味。要过年了,街头悬挂起喜庆的红灯笼、市民广场和街道边也摆放着造型各异的花灯,一些城市里的冰雕也砌起来了。牛羊肉在新疆过年是必不可少的,超市里也装饰得红红火火的,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逛超市、赶巴扎、囤年货,蒸馒头、做花馍、买馕......新疆人和内地人一样过大年,备年货、逛庙会、办春晚、送祝福一样都不能少,不同民族欢聚一堂共同感受年的味道。

由于多民族聚居,所以各民族对传统佳节春节的庆祝方式和程度不同。对于汉族人来说,春节是传统的重要节日。锡伯族除过西迁节外,也与汉族过同样的传统节日。对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而言,春节虽然不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但现在许多人也会参与其中,通过吃饺子、放烟花、贴春联以及走亲访友拜年的形式感受春節的氛围。

蒙古族过春节基本和汉族一样,他们崇尚白色,过春节叫“大年”或称“白年”,农历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正月初一称“白节”。蒙古族人在白月时要把蒙古包顶换成白色,寓意来年五谷丰登。新疆的蒙古族家庭一般从腊月十五就开始忙碌,还要购置奶桶、毡子、锅盆等用具。正月初一“白节”是祭鄂博节,是新疆蒙古族群众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全家老少以及族人会走出蒙古包到“鄂博”(敖包)会聚,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揣着美食,来到敖包前将供品掷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之后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正月底才结束。农历正月十五是古老的传统麦德尔节,过去是以宗教纪念活动为内容的节日,现在已演变成民族传统节日,过节期间大家多是欢聚一堂互相祝福。

满族的春节习俗充满了生活气息。依照伊宁市潘津镇苏拉宫村满族老人讲述的传统春节习俗,喝过腊八粥就算要过年了,正如一首古老的童谣所述:“喝了腊八粥,人就犯糊涂,爸爸胡买呢,妈妈胡做呢,清明一到呀,坟头上哭呢,新一年到了,从头再来呢。”在满族的传统里,除夕年夜饭是要吃一碗臊子面寓意“长寿健康”,这一天每家每户的院子门口还要放一个火盆,火要烧得通红,一夜不断,既是“希望来年生活红红火火”,也是为了给路人行个方便,烤个火,不受冻。大年初一则是各家各户串门拜年,一家也不落下。在满族人的传统里,闹完元宵后,还要等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时,吃过双合饼,补天补地之后,才算真正过完年。⑦当天,家家户户要把窗户全部打开,迎龙进家。满族人过年一定要做糖馍馍、蜜食果、沙琪玛这些小吃,这个叫“翻翻子”,寓意一年了,翻个身日子更好过。⑧

春节也是达斡尔族最重要的节日,达斡尔语将春节称为“阿涅”。达斡尔族很多节日风俗和汉族以及其他也过农历春节的少数民族相差不大,像守岁、大年三十全家人吃团圆饭、贴春联等等都一样。新疆的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塔城,每逢节日来临,人们便停止劳作,张贴年画和对联,妇女们给孩子制作新衣新鞋,做饺子、蒸包子、做点心,准备手扒肉等各种美味佳肴,大家走亲访友,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活动才算结束。达斡尔族在春节期间,还经常进行“曲棍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多姿多彩的新春年俗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春节选择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假日政策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交往的意义,增加了民族间表达友好关系、表达情意的机会,扩大了交往的规模。在乌鲁木齐,从大年三十到初七,所有交通工具都是可以免费乘坐的。天山脚下的戈壁明珠新疆兵团第一大城市石河子市,有一条“网红街”幸福路步行街——它不仅仅是一条街,更像是一部石河子的商业史诗,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也是春节期间城市与周边地区人们最喜欢聚集的繁华热闹的街市。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龙年春节,石河子将迎来“龙行龘龘 福满军垦”主题花灯节。小城哈密巴里坤的传统年味温馨、喜庆,旺火照亮了冬夜,舞社火的队伍穿梭在火焰里,龙腾狮舞,此外还有极具哈萨克族特色的“阿尤毕”(熊舞)表演。到喀纳斯,和图瓦人过原始年,已成为深得90后、00后喜爱的体验项目。⑨文化场馆游也成为年俗的一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春节期间新疆各地州市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成为旅游热点。多姿多彩的年俗文化越来越令人目不暇接,毛皮滑雪赛、美食展、社火、戏曲演出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也让全疆各地到处弥漫着浓浓年味。

春节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活动,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重要载体,庆祝春节对促进各民族之间更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起着重要作用,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高目标就是达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随着时代变迁,春节的形式和内容会有所变化,庆祝活动也增加了更多文化和旅游的味道,但亲人团聚、祝福美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注释

①龙开义:《清代文献资料所见新疆春节民俗》,载《昌吉学院学报》,2012(6)。

②马国荣:《两汉时期新疆汉人的社会生活》,载《新疆社科论坛》,1997(1)。

③(清)钟方:《哈密志全》,1937年刻本。

④(清)纪昀:《乌鲁木齐杂诗·游览十七首》,北京:中华书局,1985:23页。

⑤《哈密地区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1236页。

⑥王文川、赵德智、王侯、聂超、邢天伦:《千城年俗——天山笼“蒸”出别样年味》,新华社,2013-01-16。

⑦注:双合饼是将两个小面团摞在一起擀成薄饼,在锅内烙熟后,再小心分开,卷上土豆丝、豆芽、粉条等菜之后食用。补天补地,就是将双合饼的一半放于房顶,一半放于地面。这是对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种注释。配双合饼的菜中必须要配有象征龙须的粉条。

⑧李剑、王志华:《走进苏拉宫村,听满族老人讲述春节习俗趣闻》,载《伊犁日报》,2023-02-10。

⑨张海峰:《火热开局里畅想好前景》,载《新疆日报(汉)》,2022-02-18。

猜你喜欢
汉族新疆民族
国清荣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