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24-04-17 04:18王彬彬
新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新课标小学数学

王彬彬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探究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成效。其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学科,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 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设置问题情境,改变教学方式。

作为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洁。然而,对于初次接触数学的学生,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导入方法,问题导入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为形象、具体,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一般而言,小学生对他们所热爱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心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特质,通过日常的观察,了解学生对哪些事物有兴趣,并将数学知识与之相结合,以此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发疑惑,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打下稳固的基石。

例如,在新授北师大版三上“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时,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引入学生熟悉的树叶、教室、课桌、书本等事物,接着提出问题:“你能否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待学生完成学习单中的描线任务后,教师初步明确了探究的内容,紧接着提出更高阶的问题:“你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学,深度参与解决“如何求出周长”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寻求新知的活动中,通过动脑、动手的方式积极探索新知。

通过类似的问题导入教学的方式,教师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此策略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迅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丰富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丰富教学语言,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比如采用儿歌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法之一。儿歌因其简洁明快的特点赢得小学生的青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儿歌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将所需要传递的信息以儿歌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在进行与“图形与几何”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儿歌来辅助教授周长、面积、容积和体积等知识。如“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借助儿歌的方式,将复杂的主题简化为短小的歌词,明确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这种教学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儿歌,可以激发课堂气氛,让学生摆脱对数学课单调和乏味的传统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儿歌的辅助作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此外,儿歌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3.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会回归生活。《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增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并倡导创造一个更具实际意义的数学环境。所以,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更接地气,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融入课堂之中,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体验去思考和探究,通过与周围同数学相关的事物进行联系,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解决学生常常忽略“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的问题,笔者采取了分组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使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并倒入圆柱体容器。结果显示,一个小组尝试了三次仍未灌满,而另一个小组则倒出了过多的水。学生们纷纷讨论,探究导致这两种情况的原因。这时,笔者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让学生再次进行了倒水实验。这次实验的结果是,通过三次倒水,圆锥体容器正好把圆柱体灌满。这一情景引发了学生们更大的疑问,思维活动进入了高潮。借助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发现、思考、领悟和总结中进行学习,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程标准》明确了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强调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而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机械化、流程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同时,教师还应改变学生心中对教师严厉、古板形象的观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与他们共同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缩小彼此的距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系,利用自己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此外,维护学生的尊严同样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留意自身的言辞和态度,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评价,并经常鼓励和赞扬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当他们有所提高时,应立即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可以获得学习动力,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就像在美国电影《师生情》中,一名学生回答教师的五个问题时只答对了三个,但那位教师并未批评他,而是兴高采烈地称赞他:“你真厉害,只差两个!”这种激励式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获得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对数学具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会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并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课程标准》也特别关注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采用诸如创设问题情境、丰富教学的语言、开展实践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等手段,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构建,提升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进而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學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