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2024-04-17 07:14黄莉萍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2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OBE理念教学改革

黄莉萍

摘 要: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为实现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切换提供了可能,已成為提高翻译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对国内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为目标驱动,优化翻译课程教学内容,打造分层次、分类别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搭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在线教学场景,设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翻译专业;在线课程;教学改革;OBE理念

一、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新时代高校外语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成为新时代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保障。翻译能力作为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必备能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必须将课程改革成果落实到翻译课程建设上,推动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提升外语人才翻译能力,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翻译课程发展新形态。

二、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翻译课程在线资源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如无法准确把握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脉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在线翻译资源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等。为促进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在线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在线课程资源配置,建设特色化在线教学体系。这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三、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又称成果导向教育,强调重视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原因、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途径、衡量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方法,形成“确立目标—寻求方法—动态评估—成果检验”的闭环性实践思路。随着教育部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OBE理念被各高校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OBE教学理念与翻译课程的融合。OBE理念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思想,强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其培养特色在于“重视培养学生可以带得走并应用于社会的能力,强调教学应帮助学生内化这些能力并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就翻译课程而言,应结合OBE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理论知识、翻译技能以及翻译能力,提升学生未来工作实践所需的翻译技能、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及任务处理能力等,深入探究基于翻译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翻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提高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系统科学的翻译教学体系。

(一)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优化翻译课程内容

在OBE教学理念下,首先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等制定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及毕业考核标准。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企业反馈,将外语人才按类型分为以下三类:“翻译+”复合型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高端特色人才。高校根据人才类型及市场需求灵活制定教学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翻译教学工作。如大多数企业对医疗、法律、IT、商务等领域的翻译人才需求较大,教师可根据OBE理念的教学原则,以“翻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医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若干模块,借助多媒体技术辅之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各个模块的翻译知识和技能,布置个性化翻译实战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翻译课程在线教学质量。

翻译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翻译教学,要遵循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项要求,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整合和优化翻译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如针对“医学翻译”这一模块的内容,可以结合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梳理中医药抗疫术语的翻译策略,将抗疫精神融入翻译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讲好讲活中医故事和抗疫故事,增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二)进行混合式教学,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翻译在线课程体系

混合式学习是指利用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将二者有机结合,既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又能体现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翻译在线开放课程需要建以致用,要想高效地应用于翻译课程教学中,就必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紧密联系、双向深度互动。翻译在线开放课程由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线上教学包括: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自主学习相关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在线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长和测试成绩,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要求提交学习反思日记,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反思日记、小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线下教学包括:小组围绕教学视频进行课堂汇报,教师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以学生作业为例,向学生分析作业优缺点。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将二者有效融合,激发了学生进行翻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预习,课中夯实知识基础,课后实现能力提升,在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翻译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目前,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名称相同或是相近的翻译课程较多,以“翻译理论与实践”为名的课程就有11门。这些课程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择,且平台也没有对大多数课程资源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梳理,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高校应深化翻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翻译在线课程体系,制定明确的翻译教学目标,创新翻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OBE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翻译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方向,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翻译课程教学体系,具体设置为翻译Ⅰ、翻译Ⅱ、翻译Ⅲ(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学生选择不同层级的课程,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越是层级高的翻译课程,对学生要求越严格,越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对翻译课程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将笔译、口译、小语种和专业英语翻译课程区分开,由平台开辟专门的课程学习区域。

(三)搭建多样化、特色化的翻译在线教学场景,打造多元化考核評价体系

现阶段翻译课程在线学习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经常被其他视频网站、小游戏、微信聊天所吸引,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将虚拟技术运用于翻译教学,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打造具有强烈参与感、体验感、交互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交互性的虚拟工作场景中解决翻译问题、习得翻译技能、提升翻译素养。

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商务翻译课程过程中,由教师创设办公室、小会议室、长桌会议室、圆桌会议室、新闻发布会、联合国会议厅、学校礼堂、晚宴大厅等不同的虚拟教学场景,根据会议性质设置若干虚拟人物角色,学生在不同的虚拟教学场景下进行全过程体验,实现沉浸式实战演练。虚拟教学场景的设置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时切换,统筹考虑翻译课程的特色,为不同层次与类型翻译的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场景,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翻译能力协调发展。医学类、科技类、旅游类院校学生可单独学习医学类、科技类、旅游类翻译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创设相应的虚拟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同时开设课程的高校也要根据自身优势特长,办好特色翻译课程,实现翻译在线课程的开发利用和共享。高校翻译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要依托多样化、特色化的翻译在线教学场景,还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断改进评价方式”。借助互联网优势不断丰富翻译教学资源,保障翻译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全面性,使学生掌握灵活丰富的翻译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OBE理念有效运用于翻译课程,关键在于各高校要对翻译课程评价的内容、主体与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首先,多元化评价内容不能只关注对翻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包括网络资源选取、互动环节设置、课程考查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等内容。其次,评价主体不能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还应邀请课题组成员及语言服务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评价对象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学生,还应关注其他教学环节的参与者,如教务系统的有效性、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网络支持的可靠性等。最后,评价方式应包括终结性和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的态度、技能与认知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如今,基于OBE教学理念的高校翻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译外实践人才培养将更多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校应抢抓信息化时代机遇,重构翻译教学形态,深化翻译教学改革,在OBE教学理念指引下,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优化翻译课程内容,进行混合式教学,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翻译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搭建多样化、特色化的翻译在线教学场景,打造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推动我国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孙琳.试论OBE视域下的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20(6).

[3]梁志芳.OBE导向的商务翻译实务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4).

[4]夏冰.成果导向教学模式(OBE)在翻译类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应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

[5]洪煌尧,吴惠萍.高等教育成果导向教育之发展与反思[J].通识教育学刊,2015(6).

[6]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1).

[7]李德凤.翻译教学:需求分析与课程设置[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8]何克抗,付亦宁.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路:何克抗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

[9]范祥涛.翻译专业“金课”建设的观念基础与内容设计[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

[10]仲伟合,赵军峰.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11]黄友义.服务改革开放40年,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J].中国翻译,2018(3).

责编:勉 耘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OBE理念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