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4-04-17 10:33彭晗李燕池上官林建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思政

彭晗 李燕池 上官林建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制造强国建设对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机械类人才工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思政对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构建了课程思政在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运用模式,并结合实例开展了运用评价。

关键词:课程思政;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

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背景下,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下,工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机械类专业教育目标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要求机械类人才有前沿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更要求其具备从事科技开发等工作的素养和能力。课程思政在培养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科技强国情怀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充分认识制造强国对机械类工匠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推进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对机械类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机械行业发展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相关行业应用先进高端技术装备的物质前提。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机械类人才,能够快速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智力支持方面来看,大批机械类创新型人才能够在科研上发挥集智作用,有力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二、课程思政对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责任担当

在课程思政中,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需通过思政引领将担当意识培养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提供的思政案例往往是专业知识中蕴含的真实案例,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有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内容,也有他们未了解过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讨论案例前主动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思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提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更能够培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案例强调价值引领,突出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根据案例内容去分析科学精神内涵和搜集相关专业知识,进而通过课堂讨论相互碰撞观点、启发思考。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升了学生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

(三)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优秀的课程思政常常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出的案例有具体的政策背景,贴近生活实际,同时形式上也比较多样化,包括文字案例、课件案例与动画演示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剖析感兴趣的案例,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在价值塑造中获得专业知识,更明确了解决实际机械类问题的思路和切入点。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既要和教师共同完成思政案例分析部分,还要与同学以团队形式开展观点阐述和问题讨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浓厚的实践兴趣。

(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思政案例,探寻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创新理念,比如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思政案例中涉及当前科技强国建设要求、我国内燃机发展史、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内燃机燃烧原理等。这些内容不局限于某一节课、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本书,学生必须将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从中捕捉到与案例相关的实质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既能显著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课程思政在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助推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受诸多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动态交织、互相牵引,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在对专业人才进行大国工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突出融合、创新等特点,持续开展探索和尝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实践平台。

(一)运用过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坚持以培养机械类人才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更多、更好、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思政案例教学,提升思政案例教学比重,充分保证思政案例教学实施的空间和时间,形成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的创新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案例都以强化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编写完整的案例说明、案例正文、案例PPT和案例讲义等,建立内容丰富、适用性强的案例库。以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为例,构建案例库包含中国内燃机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案例(科技自强)、内燃机热效率节约案例(绿色发展)、内燃机等动力装置特点案例(辩证思维)等。此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还构建了完备的案例平台,通过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紧密合作,搭建了综合素质培养、创业创新培训的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平台训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融入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全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运用成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建立的基于课程思政的机械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强化了对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等一级指标的考察。其中,知识获取能力对应学习责任感、主动学习意识等二级指标,创新能力对应创新思维、知识灵活运用及应用创新能力等二级指标,实践能力对应独立思考、紧急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二级指标,协作能力对应沟通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等二级指标。这些指标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现代评价理念,对机械学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总体运用效果很好。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的机械类人才工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能够有力助推新时代背景下机械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满足制造强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领域培育出来的机械类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技术知识,更要有从事机械领域相关工作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结合思政案例教学,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推进机械类教学模式改革和工匠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并为其他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吕雪艳.科技强国视域下理工科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3(3).

[2]陈诗达.筑牢我国制造强国人才基石[J].中国科技人才,2022(3).

[3]曹暢,赵娜,南秀燕,等.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就业,2021(11).

[4]王成名,郭利,朱修传,等.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6).

[5]杨帆,黄秀华.创新教学管理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政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2022(10).

[6]高虹霓,瞿珏,刘晓卫,等.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26).

责编:文 墨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网络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科专业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