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

2024-04-18 05:32郭晓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9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郭晓霞

[摘           要]  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了心理育人的内涵,并开展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从心理育人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六个方面探讨高校心理育人的影响因素,为创新高校心理育人的方法与途径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高校;心理育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9-0005-04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心理育人被列为其中之一,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这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提出了新的任务和使命。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文件,要求高校将抑郁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趋势。自2020年疫情以来,我们经历了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大学生群体要面对更多来自学习、心理、社会、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与冲击,心理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存在“空心病”现象。这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育人目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也为家庭教育需要关注子女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心理育人的内涵

何为心理育人?当前对心理育人的理解不可一概而论,它不是一个单一概念,一般而言指通过关注学生心理,实现育人目的。而对于“心理”的理解亦可从不同维度理解。首先,从育人目标角度理解,心理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其次,从育人内容角度理解,心理育人指培养人的哪些心理品质,增强人的哪些积极品质,何为健康的心理状态;再次,从育人方法角度理解,心理育人指遵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心理学方法、技术实现育人目标;最后,从育人对象或育人主体的角度理解,教育应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心理育人即是一种育人主体与育人客体之间的心理对话,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的。

综合而言,心理育人即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育人对象的心理成长规律,遵照教育基本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疏导消极情绪,积极进行心理引导,注重积极品质、心理潜能的开发,实现学生健全心理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开展的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活动。这与陈虹、贾祥林的论述一致,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高校心理育人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法、电话沟通、网络访谈的形式对山东省内6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从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育人实践活动、心理咨询与服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几个方面开展调查,了解高校心理育人的现状。

(一)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强化育人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程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适技能、提升心理健康素质。通过访谈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校均不同层面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等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明显。访谈的六所高校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线下固定课程教育与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体系健全,教学形式多样。

(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课内教学,做好课内教学的同时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扩大学生活动空间,增强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及积极性。通过访谈了解,80%的高校均通过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等方式普及宣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受访全部高校均建立心理健康相关公众号,通过微信、QQ等网络方式发送心理健康方面的推文,贴近学生心理状态,以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三)扩大心理咨询服务范围,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因此,随着心理育人的强化与深化,各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渐成体系,不断发展。通过访谈,全部高校均开展心理健康普测活动,涉及全部年级和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类、分级处置。

(四)重视心理危机干预,积极预防,有效干预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检验和考验。受访的全部高校均设立四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和校级四级心理网络,个别高校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心理异常学生报告制度,设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及时跟进疏导,并及时上报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研判,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协同处理危机事件,建立及时有效稳定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全员参与,全员关注,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五)优化心理健康平台,构建联动育人模式

心理育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合工作,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工作场所、场地设施、专项的经费保障等,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体系协同联动。受访的全部高校均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且全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配备相关设施,如沙盘游戏室、团体辅导室等。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构筑心理育人理论基石

高校心理育人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干预、训练、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心理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同向而行,通过科学研究强化心理育人的理论支持。通过访谈了解高校心理育人相关的科研事项,60%的高校表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除常规心理工作外,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申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参与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讲义等,其中60%的高校有省、市级的在研项目,一所高校出版多本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活动相关教材、专著,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通过访谈了解本校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丰富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形式新颖、内容多样,贴近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受到学生喜欢。而国内有关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活动教材较少,因此通过教师合力,将团体心理活动编写活动手册,实践活动上升为理论指导,为其他高校开展团体实践提供榜样和支持。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心理育人活动是理论的实践,心理育人科学研究是实践活动的升华。

以上调查是从高校育人主体角度开展的访谈调查,侧重于整体架构及规章制度和工作路径等方面,以从全局了解与把握高校心理育人的现状。同时,本研究除了针对高校开展心理育人的现状进行调查,还以学生为调查主体,着重调查了部分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素养状况及学生先前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以实现以学生获得感为主体的精准心理育人。

三、高校心理育人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育人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开展心理育人的方法与途径影响心理育人的实施与效果,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实效,主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心理育人的影响因素。

(一)对心理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影响心理育人的理念

“心理育人”的提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而言,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之人。无论是心理育人工作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育人的目的,二者之间有共同点和相互交叉、联系的地方,在培养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都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又有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意志行为等,将学生看作独立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特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向内自省,为成为完善的自我而努力,由内而外地自我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则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学生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秩序、社会准则,如何规范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需求,能够以社会规范进行自我调节,强调学生的社会性,由外而内地自我改造。

(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设影响心理育人的覆盖范围

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基本的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因此,每个高校的具体开展情况有所不同。开设课程的课时多少,涉及学期、班级规模均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效果。

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基本要求不低于32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适当提高,开设学期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不同阶段涉及不同内容,而且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大部分高校均在大一学年开设,学生从中学阶段步入大学,生理、心理、生活上均面临巨大的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着重开展大学阶段的心理适应等内容,而随着大学生生活的适应,课程更多的内容应涉及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压力应对等内容,这时学生随着年级升高逐步面临更多的困惑,但是课程设置受到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很难每个学年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也与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密切相关,在人员、课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科学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育人阵地和课程育人效果是重中之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规模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影响,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有限,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均为以院系为单位的大班制上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上起到一定的宣传普及作用,但是大班上课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影响到课程的实际效果。同时大班上课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课堂的把握和掌控、对学生的影响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

(三)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影响心理育人的实效

高校心理育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种类、对象等均影响心理育人的实效。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依托于每年五月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开展活动,可以通过举办心理讲座、心理趣味测试、团体心理活动、心理情境剧表演等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心理讲座不同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是针对某一专题、主题或者学生心理困扰而开展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心理知识讲座,侧重心理调适方法及技巧的传播及应用,对于学生心理调适有实用的指导意义;心理趣味测试既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渗透功能又具有趣味性,比较吸引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是学生了解自我心理特点的途径,通过使用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心理量表开展学生心理测试,使学生了解自我的心理结构、行为模式,能做到接纳自我、悦纳自我,同时,群体性的心理测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互补性及人格特质等影响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心理情境剧是通过戏剧的方式让参与者扮演某种角色,依托某种情境,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呈现,以宣泄情緒、消除内心压力等为目的,提升学生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能够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剧本,以情景剧的方式表演,达到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目的;团体心理活动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根据参与人数的不同,划分团体规模,根据不同的团体对象、团体目的设定不同的活动专题,通过群体内的人际支持、情感链接,在群体内人际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对于个体心理咨询而言,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高效性、多重互动性等优势。可以针对大学生团体设定不同的主体开展团体活动,同时活动的开展会受到场地、教师、团体构成等方面的影响。

(四)心理咨询服务影响心理育人信度和深度

心理咨询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是相对专业的领域,高校心理咨询与具有治疗意义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具有不同的含义。高校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大学生一般心理困扰、因发生应激事件而产生的心理苦恼及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其中咨询关系的建立对于咨询效果、学生改变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咨询师的人格魅力、咨询技术等均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改变,影响学生对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心理咨询工作最终的原则即保密性原则,即关于来访学生咨询过程中的信息、谈话内容,心理咨询师有义务保密。因为大学生群体比较关注自我,在意自我形象,注重隐私的保密,保密性原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咨询师工作设置的保护,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但是也有保密例外的情况,需要突破保密,这就涉及咨询师的评估能力、判断能力,根据事实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既保护学生又不破坏咨询关系,因此,高等学校心理咨询开展工作影响着高校心理育人的信度,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实践和督导。

(五)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是高校心理育人的环境保障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一般依托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打造软件、硬件齐备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硬件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活动空间设置,一般包括心理测评室、心理沙盘室、情绪宣泄室,心理自助类、团体辅导类、反馈放松类等功能区域,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置,设置越全面,覆盖面越广,服务学生越多,心理育人效果越明显。软件主要包括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的心理服务云平台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心理测评管理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充分运用软硬件配套平台,实现心理育人效果最大化。

(六)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影响心理育人工作开展形式及效果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影响和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表现,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具有传承性和渗透性,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环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个性发展,承载着教育的精神功能,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心理育人同样受校园文化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性的校园文化及精神性的校园文化,物质性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布局、设置、宣传等,又包括班级文化设置等,精神性的校园文化展现的是高校的文化、内涵的体现,对于高校心理育人而言,体现的是隐性的育人影响。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的社团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对社团活动的重视与支持,如大学生心理社团的组建与成立,鼓励和支持心理社团开展各级各类心理活动,给予心理社团一定的技术及经费支持,也是优化高校心理育人方法与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依据、内涵理解、建设规划以及活动展现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体现着心理育人的多样性,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开展心理育人,为隐性心理育人提供了物质土壤。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育人效果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在创新心理育人途径方面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着手改进,如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课程;丰富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提高心理咨询胜任力,强化朋辈心理互助;优化心理咨询平台,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置系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等,以提高心理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陈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内涵、困境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10-113.

[3]贾林祥.心理育人的内涵、机制与实施路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8):112-116.

[4]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9):87-90.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