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赛事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2024-04-22 16:45侯无尘刘芹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口译教学体育赛事

侯无尘 刘芹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高校口译教学的现状,探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口译需求对口译教学的启示。从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方面研究高校口译教学,发现存在课时数少、缺乏口译实训、缺少中国文化输入等问题。高校志愿者是国际体育赛事志愿者的重要来源,为使高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赛事,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口译需求,提出尽早安排口译课程、模拟口译现场、参加口译实训、增强跨学科教学、积累中国特色词汇等改善口译教学的方案,尝试为口译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口译教学;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口译需求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4)01-0037-06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30220066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交流的增强,中国承办了各类国际体育赛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翻译渗透到赛事的各个方面。提供高质量语言服务既是国际赛事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赛事举办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的唯一通用语言是汉语,与其他国家的语言差异巨大,这为国际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体育赛事涉及的语种多、项目多,对体育翻译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国际赛事的增多,国内口译行业必须重视体育口译人才的培养,以提供多个语种的大型全套语言服务。高等院校作为口译人才的摇篮,在口译需求量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为社会培养口译人才责无旁贷[1]。因此,本文对高校口译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根据体育赛事的需求为现存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使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更符合人才需求。

一、研究背景介绍

(一)赛事口译需求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不仅是世界各地运动员切磋技艺的冰雪盛宴,也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交流的舞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有91支队伍参赛[2],涉及数十种语言,第一官方语言为法语,第二官方语言为英语,有时还需将一门外语翻译为另一门外语,对汉语作为唯一母语的中国来说,翻译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本届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2],每项有不同的项目名称和规则体系,包含大量体育专业术语,这也为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

此外,北京冬奥会庞大的赛事规模决定了它对口译市场需求旺盛,从筹备到闭幕,都少不了口译人员的参与。赛前举办的各类会议(如国际奥委会会议、与准备工作相关的各类研讨会)、赛时的现场解说、赛后的记者招待会、参赛选手采访等等,口译服务是这些环节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高校志愿服务

无论是国际赛事还是大型展会,志愿者的队伍中都少不了一定规模的高校师生,北京冬奥会的高校志愿者依然是志愿者团队的主要力量。据北京市教委介绍,1.4万名首都高校师生作为赛会志愿者,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等提供服务[3]。他们的参与为冬奥会的语言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冬奥会中,北京语言大学承担法语口译、法语笔译两个专业赛时实习生招收任务。为此,学校对招生计划实行动态调整,从2019至2021年入学的研究生中招募和选拔冬奥会的赛时实习生培养对象,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同时,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加入赛时实习相关内容,从外籍留学生和交换生中择优选拔和培养赛时实习生,重点加强语言和专业技能培训[4]。除了陪同口译、会议口译等传统口译形式之外,本届冬奥会还开启了新型语言服务-多语言呼叫中心,北京冬奥组委将其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冬奥会语言服务的重要补充部分,多语言呼叫中心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之外以三方通话的方式满足临时的、不需要面对面沟通的口译需求。中心志愿者在赛事期间提供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瑞典语、意大利语、日语、朝鲜语、荷兰语、芬兰语、捷克语等21种语言、共39条线路的语言翻译服务[5],这是远程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新型语言服务首次应用于冬奥会,提供的语言服务时长和语种数量为历届冬奥会之最[6]。

从北京市教委的数据和上文两所高校的志愿服务可以看出,高校志愿者是国际体育赛事志愿者的重要来源。高校直接服务于国际体育赛事的模式为口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二、国内口译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

每门课程的设置都有其宏观目标,都要规定人才培养方向。当今世界不断推进全球一体化,作为对外交流不可或缺的纽带,口译日趋职业化。为适应这种趋势,口译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口译人才。本科生和研究生属于不同层次,培养方向也略有不同。对本科生而言,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口译的形式、性质、基本概念和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学习口译基本技巧和方法,建立一定的双语反应能力和基本口譯能力”[1]。而翻译专业硕士(MTI)在教学时更应注重口译技能培训和口译实务训练,以培养高层次、专业化、符合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此外,“通过对外翻译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今天的现状,是中国国际化发展的当务之急”[7]。因此,高校口译教学的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其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文化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口译能力,以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在未来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二)现存问题

中国的口译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口译已成为高校本科外语专业的必修课。2007年MTI获准设立至今,国内具有MTI办学资格的高校已达316所(截至2022年9月23日)[8]。但无论是本科层面还是MTI阶段,高校口译教学尚存在不合理之处。

1.课程安排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语专业一周安排2~4学时的口译课程,且大多安排在高年级阶段,教学时数略有不足。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为例,其课程设置为:在第6学期开设口译(英译汉)课程,第7学期开设口译(汉译英)课程,皆为32学时。首先,口译是高强度脑力活动,需要循序渐进、日复一日的练习,而高年级学生在无前期积淀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口译课程,可能会无所适从,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口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年级学生刚接触口译一年就毕业,很难达到口译员的标准,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再次,要想让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班级规模越小越好,以便所有同学都能得到教师指导,“而现今高校英语专业的班级人数基本都在30人以上”[9],无法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足够的练习时长,教师也无法兼顾每位同学。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口译课程教师自身应为优秀的口译员,有丰富的口译经历。但就目前师资来看,部分教师缺乏口译实践经验或实践经验甚少,对口译理论和教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对口译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了解不够[1]。教师作为学生的口译启蒙者和职业领路人,应为学生提供正确专业的指导,这种情况下,口译教师的培训十分重要。

2.教学方法

口译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训练方法应以学生实践为主[10]。传统口译课堂教学忽视了口译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教什么”,而更应重视“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满堂灌,教学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口译技能训练少。”[11]口译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通过大量训练逐步提升的,对于无口译经验的学生来说,仅凭语言知识难以胜任真正的口译任务。例如,在口译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讲解口译时应如何记笔记,但口译笔记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12],没有固定的笔记模板,学生需要进行大量口译训练以形成自己的笔记系统,在重复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记笔记的速度和相应的口译能力。

此外,“口译课堂应气氛紧张,有实际口译现场的压力感”[10]。但目前口译教学的课堂多为多媒体教室,学生进入口译实训室实际操作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普遍的训练模式为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同学们迅速记笔记,再暂停音频进行口译练习。这种方法看似有效,但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口译现场具有不确定性,发言人的口音、语速、肢体语言等都会影响口译员发挥,口译员应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合格的译员来到现场,就应该马上进入兴奋的状态,调动起身体和大脑的全部机能,镇定自若,处变不惊,不受现场灯光、音效、听众等外界因素的影响”[13],而口译现场的紧张气氛和不确定因素都未能在常见的教学场合得到体现。

3.教学内容

翻译过程包括源语言输入、双语转换、目标语言输出三个步骤。与笔译不同,口译的输入形式为“听”,输出形式为“说”,对口译员的听力和口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如今,大部分高校口译教学的重点都是口译技能,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没有得到过多重视。葛卫红对北京19所高校师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的受访教师都将‘口译技能列为他们的教学重点,其次是‘语言知识。”[14]但普通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听说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根据王文宇等的调查,学生在进行英译汉口译的时候,主要问题在于对复杂句式和生词的理解,在汉译英口译时则会出现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15]。这就导致:外译中时,部分学生可能听不懂,部分学生可能听懂了每个单词,却无法说出整句的含义;中译外时,部分学生可能明白了含义,却无法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口译活动实际上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学生本应具备用中文介绍外国文化和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16],但在口译实际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往往被忽略了。教师通常设定的教学场景为商务会谈、参观访问等,鲜少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门训练。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口译教师不多,这导致学生对外国的习语、传统美食、节日等能侃侃而谈,却不会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因此,缺乏文化输入和文化对比也会造成口译中的词语误用和理解障碍。

三、解决方案

基于口译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2022 年北京冬奥会对口译的需求出发,探讨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优化课程安排

北京冬奥会共有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 892 名运动员参赛,比赛期间,组织现场观众逾11万人,其中包括外交使团人员、国际友人、运动员亲友团等[17]。不仅赛前研讨会和赛时采访需要口译员提供语言服务,外国友人也有大量陪同口译的需求。合格的英语口译人才尚不足够,小语种口译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校大学生是冬奥会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因此,高校有责任针对性培养优秀口译人才,助力国际赛事。而今,国内虽已有300余所具有MTI办学资格的高校,但通过查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年硕士专业目录(见表1),发现开设口译专业的高校仍是少数,且语种有限。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创办翻译专业,在更多高校开设口译专业,尤其是小语种口译专业,进行小班教学,培养更多优秀口译人才,提高口译人员整体水平。高校应调整课程安排,为热爱口译的学生提供锻炼场所,在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后尽早安排口译入门课程,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培养方向。有条件的高校应多争取机会,安排学生进行高层次口译实务训练,让他们为成为职业译员积累经验。

(二)改善教学方法

冬奥会现场口译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如临时更换服务场馆、发言稿内容有变等,尤其是赛后采访运动员的环节,记者的提问具有随机性,运动员的回答也是完全未知。如:在央视网发布的男子速滑500米冠军高亭宇的赛后采访视频中[18],当被记者问及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时,作为地道的东北人,他用“隔路”来描述自己,短暂的沉默后,同传耳机里传来“I think Im quite glue”。“隔路”是东北话,意为“非常与众不同”。虽然同传译员未能理解高亭宇的意思,但他灵活处理,用自己的方式传达了出来。

这种情况在口译现场屡见不鲜。虽然译员有着坚实的语言基础,但赛场情况瞬息万变,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不可或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人小组,分别扮演两个语种的发言人和口译员,进行模拟训练。教师指定对话场景,對话内容由学生随机发挥,通过还原口译现场的紧张感和未知性,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同时,教师可对小组口译过程录像,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复盘,找出学生在口译时未能处理好的地方,加以纠正。学生也能通过录像发现自己发音和仪态等方面的不足。此外,教师应带领学生多参加口译实训,可对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开幕式发言、社团纳新演讲等进行口译,帮助克服怯场心理,提高口译能力。

(三)增强跨学科教学

“翻译虽然是语言的转换,但转换的内容却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分属各个不同的学科。”[19] “翻译活动不是孤立的,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翻译研究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翻译自身,而要立足于翻译,放眼于相关学科的发展。翻译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20]以体育翻译为例,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术语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每项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名称和规则体系,如“超级大回转”的英语表达是“Super-G”,“雪上技巧”是“Moguls”。赛场上留给口译员的反应时间极短,因此,国际赛事需要既精通体育必备知识,又能熟练应用外语的综合型口译人才。口译跨学科研究不断深入各个领域,但还未能有效融入口译课堂。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吸收跨学科研究成果并实施在口译教学中,从培养通用口译人才转向培养专业口译人才,以适应对外开放对口译服务更新更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已经在积极培养专业化人才,如南京邮电大学设置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方向的翻译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了医学口译工作坊[21],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不仅要培养商务、体育、法律等热门领域的口译人才,也要兼顾到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型产业。

(四)积累“中国特色词汇”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是向世界宣传中国的重要窗口。我国对外宣传工作中,“中国特色词汇”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国家领导人的对外发言或致辞中通常也会引用中国古诗词。习近平主席在本届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引用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中国人历来言必信、行必果”“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等包含中国文化的词汇(其译文引自新华网,见表2)。此处的“文化”不仅指古诗词、成语等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话语体系,对展现中国的动态发展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高校应把中国文化融入口译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有意识地积累“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让学生发挥外语优势,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四、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口译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口译服务案例提出了解决思路。近年来,中国口译事业迅速发展,但合格的口译人才供不应求,一方面是由于口译本身的高难度,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有效、充分训练的口译人员较少。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愈加频繁,未来会举办更多的国际体育赛事,对口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口译人才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口译人才的主要来源,应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赛事需求的全面对接,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赛事,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25(5):27-31.

[2]百度百科.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EB/OL].(2023-02-06)[2023-02-17].https://baike.baidu.com/item/2022% E5%B9%B4%E5%8C%97%E4%BA%AC%E5%86% AC%E5%AD%A3%E5%A5%A5%E8%BF%90%E4% BC%9A/12061628.

[3] 李祺瑶,何蕊.1.4万名首都高校志愿者保障冬奥“00后”用专业赢得外国友人点赞[EB/OL].(2022- 02-09)[2022-09-23].https://wap.bjd.com.cn/news/2022/02/09/10040001.shtml.

[4]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发挥语言特色助力北京冬奥会[EB/OL].(2019-05-22)[2022-09-23].http:// 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40/201905/ t20190522_382850.html.

[5]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网.多语言呼叫中心在北外开展志愿者赛时培训[EB/OL].(2022-01-21)[2022-09-23]. https://news.bfsu.edu.cn/archives/290682.

[6] 盛霜.一起向未来| 聚光灯外的多语言呼叫中心向世界展现中国风范[EB/OL].(2022-02-25)[2022-09-23].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225/c1002- 32359754.html.

[7]黄友义.中国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央,我们如何翻译[J].中国翻译,2015,36(5):5-7.

[8]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年硕士专业目录查询[EB/OL].[2022-09-23].https://yz.chsi.com.cn/zsml/ zyfx_search.jsp.

[9] 朱炫.浅谈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84-185.

[10]仲伟合.专业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3):5-7;31.

[11] 贯丽丽.基于商务语言服务的英语口译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12):90-92;95.

[12]刘慧.淺析口译笔记教学的系统训练方法[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110-114.

[13]张宝钧.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的“临场”训练[J].中国翻译,2003,24(3):37-39.

[14] 葛卫红.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教学现况调查与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1 (4):77-80.

[15]王文宇,周丹丹,王凌.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译能力的调查——兼谈口译教学[J].外语教学,2010,31(5):71-75.

[16] 任忆.国际大变局视域下英语口译教学中中国文化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海外英语,2021(14):62-63.

[17] 王集旻.北京冬奥会组织逾11万人次观众观赛[EB/OL].(2022-03-08)[2022-09-23].http://www.news. cn/2022-03/08/c_1211600040.htm.

[18] 央视网.[冬奥1+1]瞬间高亭宇说自己的性格是“隔路”[EB/OL].(2022-02-13)[2022-09-23].https://tv. cctv.com/2022/02/13/VIDEtcNnlVRnq9nHY6Vz867y 220213.shtml.

[19]韩子满.跨学科翻译研究:优劣与得失[J].外语教学,2018,39(6):74-79.

[20]许钧,穆雷.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1] 杜可君.改善翻译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EB/OL].(2022-04-12)[2023-02-18].https://www.gmw. cn/xueshu/2022 —04/12/content_35652545.htm.

[22] 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全文)[EB/OL].(2022-02-05)[2022-09-23].http:// www.news.cn/politics/2022 —02/05/c_1128333645.htm.

[23] 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冬奧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2-04-08)[2022-09-23].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2-04/08/c_11 28544078.htm.

[24] XI J P.Full text:toast by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t the welcoming banquet of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EB/OL].(2022-02-05)[2022-9-23].https://english.news.cn/20220205/df953fb 21b104a619fa95c573fcf0d20/c.html.

[25] XI J P.Full text of Xi Jinpings speech at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 review and awards ceremony[EB/OL].(2022-04-09)[2022-09-23].https:// english.news.cn/20220409/75923c661af74afcbcf 67d6625b44877/c.html.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口译教学体育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北京地区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冬奥会对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北京冬奥前期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实证研究
高职英语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