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刀生花,顽石点头

2024-04-22 10:59陈华军
三角洲 2024年4期
关键词:顺昌合掌石雕

陈华军

话说惠安石雕,最早源自黄河流域,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时期已被广泛应用,可谓历史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一朵艳丽奇葩。惠安的石文化最早集中体现在崇武,已有几百年历史,而尤以峰前村为主要发源地之一。峰前村蒋氏始祖永升公明初自晋江福全城迁入崇武镇大岞村,二世嵋峰公又徒迁于五峰村峰前,嵋峰公初居峰前村丰山之阳,以养鹅鸭为生计,后随宋代迁入的同村李姓学石雕工艺,子孙世代流传下来,成为今天崇武地区石雕文化发展的基础。自古流传一句俗语“惠安石匠多,五峰是个窝”,台湾建筑界就对来自大陆的崇武蒋姓师傅非常推崇,有“无蒋不成场”的说法。

张保海的外公蒋来枝先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也喜欢并从事石雕雕艺行业,他的技艺精湛,在乡邻和客户间享有盛名。而舅舅蒋炳坤先生子承父业,先后在厦门石雕厂和惠安五峰石雕厂工作过,见多识广,勤学苦练,为他的石雕技艺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江西南昌毛泽东八一纪念馆、集美陈嘉庚纪念馆等雕刻作品,都是炳坤先生亲自参与实践的所在石雕厂的代表作。

张保海在外公家备受宠爱,外公和舅舅经常给他传授石雕之道,并带他去参观厂里琳琅满目的石雕作品,这种耳濡目染的长期熏陶,在张保海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也使他长大后继承前辈的志愿和手艺,选择艺术人生而顺理成章。

张保海从14岁开始真正接触石刻,那时候的他想法很简单,“要学一门手艺,到老才不至于挨饿”。没想到这一做就是30多年,2016年他成立了顺昌岩通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他带领下,该公司不仅参与完成了河北山海关 81米高的五方大佛、福州长乐锦鲤岩33米长的巨型卧佛、寿宁南山顶三面观音等工程雕刻,还完成厦门集美日东公园文化墙浮雕设计与制作,顺昌县七十二烈士墓大型浮雕设计制作,顺昌洋口镇东方军领袖广场大型圆雕设计与制作……

话说距离顺昌县城西北不到三公里的群山中,有一座形似双手合十的山峰,当地人唤作“合掌岩”。合掌岩常年云雾缭绕,松竹葱郁,奇灵瑞兽云集,犹如人间仙境,有诗为证:

白雾滚滚似游龙,一轮红日云雾中。

青松浮沉天光里,合掌惊羡造化工。

合掌岩山上西安寺住持释本圆师父,起初感念施主的钱不能浪费,而刚好寺庙右侧的一个天然石壁冬暖夏凉,是个富有灵气、助益禅修、与天地共存的好地方,于是便挖个不大的洞,以供大众诵经念佛做功课之用。没想到有些施主知道此事,更是赞叹随喜,纷纷慷慨解囊共襄盛举,本圆法师便启发做成万佛洞窟的惊世构想,以此造像福德因缘,接引众生广种福田……也就是在这种因缘和合下,张保海与本圆师父结下不解之缘。

福建顺昌合掌岩石窟内景之一(摄影:吴仁明)

工程最初,是有南北两派的石雕艺人参与到施工队伍中,但河北曲阳的石雕艺人们早已习惯在较松软的北方石头上雕刻,而对于质地较为坚硬的合掌岩花岗岩则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派工匠已出现“水土不服”,雕刻的佛像较为粗犷,而这时张保海所带的南派石雕艺人如鹰翔空,大展身手,雕刻起来游刃有余,所雕佛像细腻生动、神韵十足。于是,北派石匠主动撤出了石窟工地,剩下张保海团队孤军奋战。

十多年很長,但对于张保海来说也只是如眼前一晃,但这个过程并不简单。“辛辛苦苦倒不怕,但是资金问题很头疼。”最初几年,张保海在外面揽工程赚的钱都投入万佛石窟的建设中。“把这个事情做好,也算是一件功德善事。”张保海觉得,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接触到石窟,真正把石窟做起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创业的道路上,张保海一直把“学无止境,追求卓越;艺贵于精,崇尚完美”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在他身上洋溢着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干劲和热情,他的成功无他取巧之事,也无捷径,唯在雕艺上精益 求精,在艺术上如蜜蜂采蜜,融百家技艺于一炉,马云说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你就是专家”,这句话在张保海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为了完成合掌岩万佛石窟这个浩大工程,张保海走南闯北,到历史上各大经典闻名的大石窟取经,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都曾留下他仰视驻留的脚印,他努力想把顺昌合掌岩石窟打造成为“江南第一石窟”,时间证明,他初步做到了!

自2003年3月开山凿洞以来,已有 16年的光景,这16年的时间,张保海与工人们同甘共苦、风餐露宿、起早摸黑,除了统筹全局,指导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布置如何分工合作以外,他还亲自操起雕艺工具,不惧粉尘和劳苦,与工人们携手作战,努力把作品做到每个细节的完美。

福建顺昌合掌岩石窟内景之二(作者:张保海)

在张保海和他带领的公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雕刻面积逾1万平方米、纵深580米的洞窟里,18年共完成五方佛殿、大悲洞、斗战胜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洞、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八相成道、禅宗祖师等大小雕像1万余尊,最高达 19米,最小仅2厘米。其造像风格融南北朝、隋唐及现代于一身,人物造型生动、形态万端、表情丰富,线条流畅,精雕细琢,与石壁融为一体、天衣无缝,气势恢弘,震撼人心,让人一时放下尘劳,暂离世累,得无上清凉。

以材料而论,乐山大佛就地取材,直接在红砂岩雕刻,莫高窟则是在砂岩上泥塑和雕凿,北方大部分石窟材质都较为松软,而合掌岩的山体岩石是硬度较高的花岗岩,这在技术层面和使用力气上更具有挑战性。“我们从小雕刻的石料就是花岗岩,大型的佛像雕刻如果对石料不适应,会很容易出现偏差,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雕刻需要传统文化的底蕴,再吸收当代雕塑的特点、自己的艺术风格。”张保海如是说。

2016年,另一个浩瀚的“万佛摩崖石刻”文化工程,在本圆师父及张保海他们共同策划、创意下,正式拉开了帷幕。启动不久,就受到海内外国家级书法艺术家们的热忱支持和踊赐墨宝,让该项公益文化盛事得以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工人们在岩石上雕刻施工完成的“佛”字作品已达几百件,这不同字形的“佛”字,勾勒出合掌岩恢弘的气势和扑朔迷离的佛山秘境,将来必定流芳后世。实际上合掌岩的摩崖石刻艺术由来已久,早在清代,山上有一处巨大的石刻“佛”字,大气磅礴,就是康熙皇帝的笔迹。

从艺术工程之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以及艺术观赏价值之视野,顺昌合掌岩万佛石窟及万佛摩崖石刻都称得上雕艺界的一大壮举。因其工程之大、造像手艺之精、规模之广,使它堪称“江南第一石窟”之赞誉!

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梧桐虽高必引凤,合掌岩石窟之成就,惊动了诸山长老、文人墨客以及诸方领导等纷沓而至,同时也得到民间百姓的高度关注和美誉。2008年5月,99岁高龄的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欣然题写弥足珍贵的墨宝“合掌岩石窟”。

2014年5月,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签约专家、前《今日美国》资深摄影记者、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际项目讲座教授 FrankFolwell到顺昌为《闽江》影像文化工程拍摄,下文是他采写文章的部分内容(翻译:立夏):

福建顺昌的万佛石窟工程,是吸引游客到北京或上海之外的主要城市旅游的一个最好的地方案例。上百名工人和艺术家在小村环绕的连绵青山中开山凿石,在创造“万佛石窟”这一壮观的佛教圣地的同时,他们也在创造着历史……洞内尘土飞扬,不时附着在衣服、皮肤和镜头上。一名穿着连体工服的瘦高个儿工匠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手持打磨工具径直雕刻着一个头冠,给顽石雕琢的脸部做最后修饰。随着下方的工人们切割巨大石块以继续开凿的同时,火星四溅。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岩窟已经能够让人感到恢弘,沿墙体和洞顶凿出的巨大雕像被工人的灯光依稀照亮。尽管一片混乱,信众和游客仍然流露出敬畏之情,并在岩石凿出的佛龛供桌上奉上鲜花……

2010年夏,文化部中乡协艺术发展中心在合掌岩成立写生创作基地,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成立“合掌岩分院”。2016年12月初,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和中国乡协书画艺术家联合会部分领导又第十次重上“合掌岩万佛石窟”参观学习,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领导代表也随后到达。他们每次开展公益慈善文化交流采风笔会活动,都受到合掌岩西安寺住持释本圆大和尚的盛情接待,这次还重点参观了“万佛摩崖石刻”开工启动仪式。

2011年仲夏,山水毓秀又有“孙悟空故乡”美称的顺昌,引起了导演张纪中的关注,他一手编导的新版《西游记》有几集决定以顺昌为外景拍摄地,其中,在合掌岩洞窟风景区加拍了小雷音寺、三打白骨精、三星洞学仙、石猴出世等分镜头。

随着合掌岩石窟的声名远播,中央电视台四套记者团于2018年5月也不约而至,对于合掌岩石窟造像艺术,他们以前也只是耳闻,今日难得一见,不禁触景生情,激动不已!在岩通公司员工的陪同下,他们一路欣赏和交流,记者们心悦诚服,已经被石窟的气势和技艺深深震撼到,不时发出赞叹声。

央视记者团前脚刚走,福建省统战部及南平市领导又紧跟其后来参观指导。山不在高,有佛则名。慕名而来的,不仅因其秀丽的山水,更多的是对“江南第一石窟”的那份爱慕和敬仰之心!本圆法师和艺术总监张保海接待贵宾数不胜数,但每次在给客人们讲解洞窟造像艺术时,总是乐此不疲、声情并茂,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一颗虔诚修道之心,以及对他们所做这份洞窟造像艺术事业的满意之情!

正能量的宗教和美好的艺术,在净化人心方面有相通之处。而合掌岩洞窟佛雕艺术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视觉艺术形式来宣扬佛陀清净法音,让观者自然生起一种向善的力量,以及洗涤心灵的自觉力!

经过长年的努力,张保海在艺术界硕果累累,他的作品获各种大型比赛奖项,他的事迹得到东南网、顺昌网、央视网等的争相报道。2019年12月,张保海被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评为福建石材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家”称号,2021年5月荣获第二届“闽北工匠”荣誉称号,2022年11月被评为国家一级技师……荣誉是他辛勤汗水和艺术修养沉淀后的厚积薄发,“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制心一处,无事不成”,张保海如是说。

作者简介:

陈华军,男,1980年生于福建泉州泉港区前黄镇,顺昌岩通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石窟造像技师兼技术指导,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擅长人物造型形象的设计与塑造,自小跟曾建元先生學习雕刻技艺,一手功夫日臻成熟和精湛,作品多次参加大型工艺美术大赛并获大奖,个别作品被南平博物馆收藏。

猜你喜欢
顺昌合掌石雕
合掌人生
消防演习
试谈如何避免“合掌”
醉美顺昌海峡摄影艺术学校上杭培训班毕业采风作品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福建:顺昌举办第二届国际柑桔节
关于『合掌』的是是非非
福建·第六届顺昌芦柑推介会在南京举办
宋金顺昌之战与刘锜的战略战术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