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4-22 23:38黄兰彭婷
三角洲 2024年4期
关键词:医药中华民族中医药

黄兰 彭婷

民族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不断前进,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新时代,各族人民医药文化交流互鉴日趋紧密,促进了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路径。

历史叙事中的民族医药文化

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疾病、创伤、饥饿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医药文化。壮瑶先民生活之地野兽横行、瘴气弥漫,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疾病和创伤是无可避免的。为此,壮族先民要生存,除了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外,还必须同各种疾病作斗争,寻找防病治病的有效药方,出于生产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决定了民族医药卫生的发生和发展。

据记载,陶针疗法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岭南大地出现,因疗效好及简便易行,陶针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发展出系统的壮族陶针疗法,至今还在使用。后对中医“九针”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周末至春秋之际,岭南各族先民普遍使用铜器,由此出现了金属医针。1985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在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春秋时代墓葬群101号墓出土两枚青铜针,经考证,这是两枚浅刺用的医疗用针,其锋微细,与古人对“微针”的描述一致。它们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细型金属制针灸针。马头青铜针集中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的医药成就,说明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已经使用针刺治病,而且针具的锻造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了瓯骆地区是针刺治病、九针的发源地之一。两枚青铜针也为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所记载的“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提供了实物例证。

先秦时期,壮族医药得到飞速发展,在《山海经》中可窥其一斑。《山海经》是我国最早记载有医药的古籍,其所载药物大部分在瓯骆地区均有出产,故包含很多壮药在内。知名壮医覃保霖曾从壮语音义角度对《山海经·南山经》中的药物进行研究,认为《山海经》所载的“祝馀”,按壮语音义译为今之桂茶;“白?”即今之紫苏;而“迷谷”壮语训读为草木之母根。如此看来,《山海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时期壮族先民对医药的认识水平。宋仁宗庆历年间,宜州推官吴简及绘工宋景等绘有《欧希范五脏图》,它主要绘制了人体内脏的图谱,对肝、肾、心、大网膜等解剖位置和形态的记载基本正确,也作了一些病理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这在我国医学史,特别是解剖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中医和壮医在人体解剖以及生理、病理方面的认识,有促进的作用。

除了壮族医药外,我国其他一些民族医药也具有悠久的历史,瑶族医药就是典型代表。由于历史的原因,瑶民们生活在深山之中,生存环境恶劣,与外界交通极为不便。瑶民们遇到疾病、创伤,主要是依靠本地的草医草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关瑶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它主要依靠口口相传流传于瑶族民间医生中,同时也大量存在于瑶族民族的风俗习惯中。瑶族人对于预防医学方面也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为防止疾病传染,瑶族人民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红、白事聚餐的场合,瑶民会用芭蕉叶当碗、木枝代筷,避免疾病的传染;若是家中有患重病的人,主家也会将新鲜的茅草打个结,挂在家门口,告知外人不要随意进屋,防止疾病传染;对于死去的人则要进行火葬,以预防病毒传播,彻底消灭传染源,保护大家的健康。可见瑶族医药文化貫穿于瑶族人的生产生活习俗中,成为他们医疗卫生知识的一种传录方式。

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民族医药文化

中国各民族特点与特长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某个或某些民族的特长,一旦为全国各民族或许多民族所接受,就变成共同特长,亦即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了。也就是说各民族人民对共同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各民族的文化因此具有了中华文化的共性。民族医药文化即是如此的,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民族医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岭南各族先民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各族群文化交流逐渐发展起来。先进的中原文化得以深入壮族先民聚居的岭南地区,而岭南地区的文化也得以进入中原。在各族医药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壮医药受到汉文化尤其是中医学的重大影响,吸收了中医的阴阳、气血等理论以及中医的诊断治疗技术方法等,充实了壮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同时,中医也从壮医中吸收了瘴气、痧症等病症观念,壮医中的针刺疗法、毒药、解毒药等有关知识也传入了中原。如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药方》记载了传入中原的壮族先民所用药物,如葛根、白芷、乌头、附子、吴茱萸、菖蒲等。柳宗元被贬南方后,情绪忧郁,水土不服,身体患过许多疾病。他结合自身的治疗经历,编著了《柳州救三死方》传入中原被收入宋代的本草书籍中。当然,随着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中原医学也在岭南地区兴盛起来。明洪武年间一些州县就专门设立了医学署和惠民药局。岭南地区先后出现一些研习中原医学且有专长的各族名医。

除了有壮汉之间的交流外,各少数民族也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发展着自身独特的医药文化。在广西忻城、隆林、靖西等壮族聚居区,有兴办药市的传统习俗,在这之中,靖西药市规模最大。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附近村寨溪峒的各族村医药农,以及懂得一方一药的各族群众,纷纷将自种自采的各种药材肩挑车载到药市摆摊出售。民间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各种妖魔鬼怪猖獗之日,因此,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菖蒲叶、佩兰叶、艾叶、青蒿叶等,盛行饮雄黄酒、菖蒲酒,取菖蒲或艾扎成束点燃熏屋、烧其花絮,以辟邪避瘴。而在今天前来赶药市,能够吸饱百药之气,永葆健康。据考证,这样的药市至少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今天依然盛行。可以看到,远近各民族乡民在药市中交流传播着本民族的医药文化知识,各民族的医药文化成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自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主流始终是汇聚于大一统。在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民族医药文化也就相应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观情况,壮医药、各民族医药、中医药共生共存共发展,共同构筑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牢固基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族医药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壮医药、各民族医药、中医药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念,他们有各自的起源,同时又都是为了人民的健康繁衍,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借鉴,共创共享医药知识,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体现了民族的和谐交往。

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围绕这一目标,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健康中国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民族医药,支持引导各民族医药进行相互学习,多领域、全方位进行交流,促进民族医药文化相通、协同发展,让各民族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健康中国有着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相继被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多项国家重要战略规划。据此,广西壮族自治区还制定了《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大力弘扬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基本实现中医药壮瑶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优质高效的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不断释放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全面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壮瑶医药保障。国家政策推动民族医药全面发展而制定的法规,为民族医药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民族医药领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条件。

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办少数民族医药专业教育,其中壮医学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壮药学为广西重点学科;壮医学、壮瑶医养生学为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民族医学(壮医学)、民族药学(壮药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016年,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成立,医院以壮瑶医药为特色,中医药为基础,现代诊疗技术为保障,充分发挥各项专长,促进壮瑶医适应现代医疗体系,壮瑶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彰显。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所公立二级甲等瑶医医院,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重要阵地之一,医院继承和发扬瑶医药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经典”地道瑶药的治疗作用,积极使用大瑶山常用1000多种原生态瑶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友提供瑶医药特色健康服务。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优质高效的民族医药服务体系的建成,为健康中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将会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金秀县政府推动建立的瑶药特色街,共有46個瑶药铺、6家瑶药企业,成为瑶药材批发集散地,同时当地通过申请注册商标和包装专利对所生产和销售的瑶浴产品药浴、浴足等外用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管理,将古老瑶医瑶药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创出瑶医药产业品牌,将瑶医药推向全国各地。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府多措并举,积极发展瑶药种植、康养产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形成了“大健康+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进步局面,为各民族医药文化的充分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中华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更为优渥的条件和更加适宜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文化承载着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忆,是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精神家园,其中蕴涵的丰富的历史价值,对维护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之根、文化之脉。将民族医药文化遗产融入中医药文化之中,建设共同的医药文化,发扬民族医药、中医药在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中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推进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增强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从多元走向一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作者简介:

黄兰,女,广西来宾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经济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彭婷,女,广西贺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2023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铸牢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视角”(编号:2023SZ016)、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金秀瑶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2021KY1677)、2022年度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瑶族医药文化重塑助推瑶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基于金秀大瑶山的调查”(编号:2022MS021)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医药中华民族中医药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传统医药类非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