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整体 重落实
——单元整合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6 02:36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彭长江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面积数学知识测量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彭长江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其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常常出现知识碎片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单元整合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讨单元整合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其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意义。

一、基于大单元整合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单元整合模式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大单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考和跨学科联想能力。通过整合不同单元的内容,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数学思维的层次和广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能激发其探索问题、解决挑战的积极性,促进其在数学领域的深度思考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能够呈现教材的编排优势

首先,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呈现教材的编排逻辑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脉络,提升学习效率。这种整合能够将散乱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关系。其次,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整合学习,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数学领域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最后,整合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思维发展。因此,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水平。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整合模式强调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提升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通过整合不同单元的知识内容,学生将面临更为综合和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这种实践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探讨、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提高了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单元整合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科中形成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核心素养。

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知识碎片化

传统教学往往将数学知识拆分成碎片化的单元进行教学,学生难以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缺乏对数学知识整体结构的把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分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采用更加综合、系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串联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知识整体结构的认知,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注重机械的知识传授和题目练习,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下难以保持专注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三)缺乏实践与应用

传统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结合,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缺乏对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将抽象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单元整合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研读教材,探索教材与内容的关联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应该深入研读教材,全面把握各单元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单元整合设计工作,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通过单元整合设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具意义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几何与图形单元整合设计,以展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并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联系起来。

又如,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建筑物、校园布局等,发现其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而深入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和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如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等,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设计花坛、制作手工品等。通过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几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创新意识。因此,教师的单元整合设计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创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优化教学程序,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面积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面积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从中抽象出数学规律和模式,以促进其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引入面积的概念,这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测量教室的地板面积来实现,教室是学生们日常学习活动的场所,因此,通过测量教室地板面积,学生们能够直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测量教室的一个区域的地板面积,比如前门口、教师讲台区、书柜区等。在测量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测量工具,如卷尺或测量尺,以及测量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教师的指示,用测量工具测量各自负责的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并算出每个区域的面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面积概念的实际运用,同时培养他们的测量和计算能力。在比较不同区域的大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区域的面积差异,以及可能的原因并用数学方式表达和计算面积。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够逐渐理解面积概念,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和比较不同区域的大小。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面积的计算规律。在组织面积计算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自由布置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教师可以提供一块大型的白板或纸张作为学生布置图形的空间。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粘纸或小方块来创建各种形状,如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将它们粘贴在白板或纸张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布置图形之前估算每个形状的面积,并记录下他们的估算值。学生可以开始布置图形,并使用尺子或标尺测量每个形状的长和宽,以便计算面积,接着,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如矩形的面积公式为长乘以宽)来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他们可以使用计算器或手工计算来确定每个形状的准确面积。一旦学生计算出每个形状的面积,他们可以将结果记录在纸上,并与最初的估算进行比较。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发现估算和实际计算之间的差异,并思考如何提高他们的估算技巧。活动完成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结果,并讨论他们在布置图形和计算面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并加深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三)善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单元的联系

首先,信息技术在单元整合模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方向和位置》一课为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生动展示方向和位置的概念。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教师可以展示各种动画、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呈现方向和位置的概念。例如,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动画,学生可以观察地图上的方向指示,如指南针的指向,以及物体在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方向概念,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方向和位置概念的理解。

其次,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互动性教学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化教学工具来设计各种交互式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并深化他们对方向和位置概念的理解。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设计虚拟地图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电子地图,寻找特定的方向和位置。通过此类互动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利用操作界面寻找特定地点、辨识方向,并理解地图上的空间关系。这种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方位的概念,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方向和位置的理解。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动地图上的标记或符号来执行各项任务,如找到特定地点、辨识方向或规划路径等。通过与电子地图的互动,学生能够实践地图阅读技能,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方向和位置概念的理解程度。

(四)实行任务驱动,促进单元整合

在教学《测量》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促进单元整合模式的贯彻实施。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实际测量任务,如测量校园内各个场地的面积或者教室的尺寸等。通过实地测量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加深对测量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教师还可以设计探究性的测量问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设计测量方案并进行测量。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量实验,确定一个未知物体的重量或长度。学生可以被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的称重实验,使用天平或称重器材,测量一组未知物体的重量。这些未知物体的重量可能在50 克到200 克之间,让学生利用给定的工具和材料进行测量,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来确定每个未知物体的重量。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测量过程和数据分析的理解和技能。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入挑战性的测量问题,要求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测量难题。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图纸,并要求学生计算其面积。这些不规则图形可以是任意多边形或者复杂的几何图形,挑战学生的几何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三维物体的实物模型,要求学生测量其体积。这些三维物体可以是非常规的形状,如棱柱、棱锥、圆柱等,需要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和几何知识来计算其体积。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对测量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单元整合模式在《测量》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五)创新评估策略,提升核心素养

评估策略在单元整合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评估应与教学目标和方法相契合,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促进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评估内容应贴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它需要涵盖各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概念,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评估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评估方式和工具。

其次,评估策略应重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除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评估还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评估应设计有关实际问题的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再次,评估策略应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探究性任务,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发现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并进行论证和比较。这样的评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性,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评估策略还应注重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学生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发现和改正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提供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以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语

单元整合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和创造力,灵活运用单元整合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体验,促进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整合不同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希望未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能够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成长。

猜你喜欢
面积数学知识测量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用面积求坐标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