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28 22:04马锦奕
建材与装饰 2024年10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城乡

马锦奕

(忻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忻州 034000)

0 引言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降低建筑能耗,促进我国建筑业现代化,提高建筑业增加值,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建筑能耗较高。应用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可以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建筑能耗。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规划建设单位将积极运用新能源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将智能控制技术与自然通风、照明理念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1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思绪

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促进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建设部门贯彻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协调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分析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当前,要落实信息公开原则,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促进建设可持续发展。

1.2 注重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标准,已从单纯依靠经济发展转变到全面、多维的评价。其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已成为极其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在我国城市规划活动中,可以采用环境保护的概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现代化。在深化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应将现代化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要求有机结合,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贯彻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

1.3 确保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规划的需求水平过于强调。城市规划往往从人的需要出发。这一规划理念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要,但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是一系列城市疾病的原因。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用绿色生态和环保理念,有利于优化城市资源利用,保护城市内部环境。以绿色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可以适当优先建设城市环保设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与改造是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国土空间规划阶段,要立足实际,扩大城乡绿化面积,妥善修复受损植被,摒弃原有粗放型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环境和谐发展[1]。

2 绿色低碳城市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及作用

在具体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有关部门应正确认识绿色低碳城市的发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创新,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政府统筹下,要根据城乡发展实际进行总体布局和总体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了解国土空间规划的历史文化层面,保护城乡文化特色,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发展,进一步实现城乡稳定协调发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村企业的经济环境,对农村区域生产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农村居民的经济利益。从能源的角度来看。各种经济产业消耗过多能源,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加剧城市气温变化,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由于在这方面呈增长趋势,城市低碳转型非常重要。本着低碳城市规划理念,统建区城市空间,连接大容量公共交通和服务功能单元,努力减少出行次数和距离。鼓励适度混合用途的土地开发模式,减少单一功能分区,增加短途出行,大力推广绿色出行[2]。在城乡布局过程中,重点控制建筑物吸热,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至关重要。在绿色建筑布局中,要优化城乡建筑功能区布局。功能区不仅要满足健康舒适的设计要求,还要合理利用建筑用地。整合具有同样功能的建筑区域,改善城乡环境和谐,加强城市自然环境分析,将地貌要素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也可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降低规划成本。布局规划应考虑区域纬度、气候等因素,合理设计建筑方向,充分发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优势。

3 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的有效举措

3.1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低碳规划控制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建设部门要在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完善规划控制体系,确保具体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规划建设部门应将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目标与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相结合,为完善低碳规划控制体系奠定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低碳规划控制体系。因此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绿色建筑设计体系的有效实施,优化和完善与绿色建筑发展相矛盾的法律规定,按照政府要求确定绿色生态完成绿色建筑建设,通过法律保护,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不仅突出了绿色建筑的特点,也有利于城乡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城镇建筑用地利用率[3]。建立健全的低碳规划控制体系,充分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严格审查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制度,制定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方案,充分理解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支持国土空间规划的高效利用。同时建立健全的低碳规划控制体系,实施能源和土地利用,全面提高居民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利用常规的人口计算方法建立基准模型,根据生态承载力等因素调整国土空间规划模型,综合考虑了城乡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边际增长等因素,提高了低碳规划控制体系的合理性,为有效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承载力,从低碳规划控制体系评价人均建设用地等指标的合理性,通过计算一般人口,建立更直观、更全面的基础设施模式。根据生态承载力等因素,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最后,建立健全的低碳规划控制体系,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城乡发展强度、边际增长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城乡低碳规划控制情况,低碳规划控制标是否合理,有利于国土空间规划和调控。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根据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低碳规划控制,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3.2 合理应用区域生态建设模式

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要统筹内外空间规划,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科学利用,构建区域生态循环模式。根据该模型,可以从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法,例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使用本地化的绿色材料,从而控制区域建筑材料生产的污染,减少区域碳排放。在实践中,完成区域环境模拟分析,确保城乡发展强度。为了营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需要加强植被保护。为了避免过度砍伐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植物的保护,实现雨水的自然储存、渗透和净化[4]。这不仅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也有助于城市市政设施运行机制的创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为确保建筑居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需要加强照明控制,提高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设计绿色植物,净化环境中有害物质,有效调节湿度,非建设用地要严格按照开发禁区要求管理,加强生态空间建筑开发建设控制,避免生态功能破坏,提高城乡建筑兼容性和生态平衡要求。防止生态面积减少和生态特性变化。内外空间一体化是我国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建设规划为例,只有理顺空间规划建设与生态建设模式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融合。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合理引入区域生态建设模式,对国土空间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3.3 利用低碳单元规划措施

低碳单元规划的实施主要涉及区块单位建设,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内容的全面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规划建设部门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措施,调整低碳街区形态,确保符合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他们不仅需要确保绿色低碳社区满足使用要求,比如通风和照明要求,还需要调整建筑物的间距和方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控制建筑物的运行能耗[6]。根据低碳单元规划措施的要求,主要重点是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为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规划内容做出贡献。现阶段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性质,结合实际合理应用区划分类控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要满足低碳街区单元建筑的需要,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优化措施,适当规范低碳街区建筑形式,主要满足绿色低碳街区形式的标准和要求。当然,建筑使用阶段的照明和通风需求也不容忽视。在空间布局规划阶段,要科学合理地调整建筑间距和布局,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有条件的城市将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来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清洁能源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但与环境友好相比,好处大于坏处。污染严重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对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合理的补贴,研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带来的额外费用的对策[7]。

3.4 考虑城市生态承载力,提高污染治理能力

在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前,深入考虑城市生态承载力,避免土地浪费,降低混合污染治理难度。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为了贯彻绿色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规划和建设工作者必须合理规划城市建筑,了解气候条件,处理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后,应提高企业建设门槛,避开城镇高污染企业和高耗能工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落实城市建设要求,还需要根据区域气候条件进行科学定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城乡排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性土壤的维护作用,努力建设美丽无污染的城乡环境[8]。

3.5 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发展

我国部分城市包括许多资源型企业,资源也大量消耗,转型不可避免。为了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的宏伟目标,需要改造和发展资源型企业,停止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改变企业发展动力,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通过相关政策措施引进资金和城市。资源型企业在发展分红期后需要进行变革,否则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转型。在具体工作中,规划建设部门要推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新兴产业发展。为此,必须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引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主要是资源型企业享受发展红利期后,已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不转型难以生存。这些资源型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能源开采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其他企业则通过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当地经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以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核心的发展驱动型企业必须转型。城市产业要从资源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和资本集约型转变。资源型城市要通过政策等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发展当地新兴产业[9]。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速度逐步加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实施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创新和优化现有建筑理念,引入新的建筑方法,加强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同统一提供保障,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深度融合,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应用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危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有效贯彻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规划水平,合理规划城市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功能,实施区域生态建设通过实施低碳单元规划等重要战略,以可持续、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这不仅可以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的质量,也可以为城乡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城乡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