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2024-04-28 22:04潘魁晓
建材与装饰 2024年10期
关键词:长治市城乡农民

潘魁晓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随着长治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并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是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优化城乡要素配置、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

1 山西长治市的背景和特点

(1)地理位置优势。长治市地处太行山和恒山脉交汇处,地势北高南低,地理位置优越,与京津冀地区相邻,交通便捷,是连接山西和北方地区的重要节点。

(2)资源丰富。长治市地下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基地。此外,长治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

(3)工业发达。长治市是山西省工业重镇,拥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和工业园区,涵盖了煤炭、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多个行业,工业发展较为集中。

(4)农业基础强劲。长治市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有优质小麦、玉米、大豆、苹果等,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5)城乡结合紧密。长治市城乡结合紧密,城市化水平较高,同时农村和农民人口数量也较大。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推动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1]。

2 城乡融合发展在山西长治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1)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和优化利用,通过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要素,合理规划和布局城乡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助力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使农业从传统的生产型向产业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变,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3)增强城市功能。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功能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提升农民收入。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5)优化区域布局。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和农村,在不同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更加平衡和有序的城乡空间布局。

3 长治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定位和目标

(1)定位。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

(2)目标。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山西长治市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①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②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创业就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③建设美丽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⑤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城乡间的均等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 长治市国土空间规划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4.1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1)明确城乡布局战略定位。要根据长治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明确城乡布局的发展战略定位。城市要加强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规划,注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提质增效。同时,农村要坚持以农业为主导,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2)加强城市功能承载能力。要加强城市的功能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文化旅游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等方式,提升城市的产业结构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服务,吸引和留住人才。

(3)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和居住条件。

(4)优化城乡交通网络。要建立完善的城乡交通网络,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达性和质量,方便农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同时,要优化城市的交通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城乡之间的交通不便。

(5)保护生态环境。在城乡空间布局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城乡生态共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3]。

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可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长治市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4.2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人口有序流动

(1)鼓励城乡要素流动。长治市可以通过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吸引更多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为此,可以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工创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吸引城市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农村投资兴业。同时,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和营商环境,为农村企业和个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支持和便利条件。

(2)促进人口有序流动。长治市可以采取措施,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同时为其提供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完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的住房供给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宜居性。其次,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适应城市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水平。另外,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在城市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益。

(3)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长治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乡要素和人口流动,推动城乡的互利共赢。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用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同时,建立城乡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

4.3 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

长治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乡融合发展地区,应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在国土空间规划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通过提供农业科技支持、农资扶持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增加农产品品种和品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积极发展乡村产业。长治市可以根据其自身产业优势和特点,在乡村地区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乡村产业,如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同时,加强乡村创业孵化基地和乡村企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和创业支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农民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中来。

(3)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和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同时,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等,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要加强乡村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管理。通过制定和实施乡村规划,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资源,保护和优化乡村环境。同时,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农田和城市用地,确保农田保护和人口有序流动[4]。

4.4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对农田、水源地、森林、湿地等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严格控制和管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此外,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

(2)推动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破坏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转嫁给具有环境敏感产业和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引导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3)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下,应推动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鼓励绿色生产方式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加强对水源、森林、草原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保护,确保其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的持续发挥。

(4)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和监测城乡环境质量,加强环境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防控。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对违法排污、盗采矿产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5)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和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和力量。

总之,长治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下,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这将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乡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4.5 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1)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农村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率。特别是要解决偏远山区和边远农村地区的交通、供水、供电等问题,确保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2)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增加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鼓励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增加农村学校和医院的师资、设备和技术支持。

(3)推进农村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尤其要注重农村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文化熏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修养[5]。

(4)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维护其合法权益。

(5)推动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中,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和支持,增加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6)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快速、便捷、可靠的信息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村居民融入信息社会。

总之,长治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下,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这将有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5 结语

在山西长治市的国土空间规划下,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力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将为农民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城乡融合发展也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机制,不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长治市城乡农民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