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仪器设备有效管理的探讨

2024-04-29 06:26马文静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有效管理仪器设备

马文静

摘 要:仪器设备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保障,是衡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分析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科学严谨的仪器质量管理体系,并提出提升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为有效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水平和检验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有效管理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Abstract: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re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work and cultivate talents, and are the main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the inspection ability of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constructs a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instrumen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viding assistance for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and inspection capabilities.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近年來,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偶有发生,这就使得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检验任务逐渐加重,对检验质量要求格外严格。仪器设备作为日常检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其直接影响着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指出,做好仪器设备管理是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因此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控非常重要[1]。

1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体系文件中仪器设备制度不健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17)以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有关要求条款是食药检机构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的基本依据[2]。有些机构在体系文件中虽对仪器设备进行了定义并制定了管理规程,但仅对行政管理进行了规定,并未对仪器质量管理进行详细约束,如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维护要求、保养时限等。

1.2 管理人员不固定,职责不清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全额事业单位,人员相对固定,但检验任务繁重,检验仪器日益增多,这就容易出现一人分管多台仪器的情况,对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扰。每台仪器都需要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伴随着日常检品的进行,很容易忽略仪器的质量管理。此外,人员偶有调换科室的可能,会出现管理的空白。新接手人员短时间内对仪器不熟悉,导致仪器有效寿命缩短、使用率低等问题出现。

1.3 仪器设备购进制度存在问题

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采购设备大部分都是通过政务采购系统,系统内入驻的经销商均有资质,能提供较为优质的产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3]。例如,供应商相对固定,其提供的产品品牌、参数、配置等也有局限性。如果要选择指定品牌,就需要三方询价,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价钱最优的供货商供货,这样会大大降低时效性。

1.4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有纰漏

有些检验检测中心在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疏于管理的问题,档案中只记录仪器购买的日期和型号,没有从申请、询价、购买、设备参数、使用人、报废日期、报废原因等方面进行记录,这对查询遗弃档案资料造成困扰,无法达到一通到底的效果,使用起来也无法很好地实现一台设备的分级分块管理。

1.5 部分仪器使用率低

实验室有些仪器设备使用率较低,通常是因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导致部分设备重复采买或闲置;实验室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技能掌握不到位,导致仪器使用率降低;维保工作不到位,致使仪器寿命大大降低;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未进行详细的评估与预算,盲目购买,可能导致仪器不符合日常检验要求,使用率低。

1.6 仪器日常维保不到位

部分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仪器维保工作都由第三方公司承担,经常出现在使用过程中有问题而检验人员无法处理的情况,只能等待第三方公司来解决。但有时维修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经常出现更换配件后依然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这给仪器的维护保养造成很大影响,大大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1.7 实验室搬迁对仪器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食品检验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完成检验任务,有些检验中心会面临实验室搬迁问题。然而,搬迁对仪器设备的影响是最大的,从拆卸、装车到组装,每一步操作对仪器本身都有一定影响,如果不及时将仪器调整到最佳状态,将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对检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2 建立科学严谨的仪器质量管理体系

2.1 建立制度

实验室质量管理五大核心要素是“人、机、料、法、环”,而“机”是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五大要素中占第二位,可见其重要性。实际上,食品检验机构并没有现成的仪器管理制度可供实施,每个检验检测机构都是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制定的管理手册,但建立管理制度一定要遵循仪器的全生命周期开展,即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建章立制是基础,而打好基础才是关键。

2.2 落实责任

落实责任是实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只有责任落实到人,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食品检验机构各科室仪器配置各有特点,本科室检验人员应为仪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到使用有记录、日常有维护。而科室主任需掌握本科室全部儀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出现故障及时沟通维保人员,保证在不耽误检验工作的情况下,以最快、最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

3 提升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检验制度落实的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管理监督检查工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检查中能够发现问题或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地完善管理程序,弥补管理中的疏漏,真正做到检验检测用仪器设备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保证仪器设备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建议每半年以质保室为主导单位,联合各科室主任对仪器设备进行监督检查,查看设备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是否符合仪器要求,抽查仪器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现场询问仪器负责人仪器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历史记录,存放在仪器档案里,以便后续遇到同样问题时有迹可循。

3.2 设备共享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明确指出应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5]。为响应国家政策,食品检验机构也可以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各科室之间根据检验特点重新规划分类仪器,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成立一支专门负责共享仪器的人员队伍,对仪器的日常维护起监管作用。

3.3 加强采购管理

食品检验机构每年初应制定仪器设备采买计划,质量部门对计划内的仪器进行调研评估,同时遴选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供货,避免盲目购买,出现买错或无法满足检验需求的情况。仪器到货后,要加强验收、安装工作的把控,核对参数配置,做好验收确认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所购买的仪器更好地服务检验工作。

3.4 提升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服务

仪器的维护保养分为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检验人员的日常保养和第三方公司的定期保养。在日常检验活动中,检验人员要根据体系文件中相关仪器维护保养规程进行操作,有效减少仪器故障的发生,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选择靠谱的、专业技术过硬的第三方维保公司对仪器进行定期检修,更换耗材,大大降低仪器出现大故障的发生率,同时可节约成本。另外,检验检测中心在仪器购买之前还可与商家签订好互利合同,即购买厂家耗材的同时,需要厂家提供仪器的技术支持,配备专业人士对仪器进行巡回服务,以降低仪器的故障率。

3.5 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周期

检验检测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工作态度,选择正确的标准,并保证所有的仪器设备符合国家法定的计量要求[6]。计量认证作为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检定校准,能够保证仪器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并保证其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食品检验机构每年初应制定涵盖所有仪器设备的检定计划,选择本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或本省质检院进行检定,并出具检定合格报告。检定时应注意检定范围涵盖检验所需的所有技术参数。在收到检定证书后,要第一时间确认,并将确认证书放在仪器设备附近,以便日后使用仪器时根据校准证书进行调试。

3.6 提升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作为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活动主体,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反映检验水平。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专业的技能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检验中心每年初应制定检验人员培训计划,其培训计划应涵盖对仪器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应对突发故障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检验人员对仪器设备有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对日常维护保养和简单的维修有一定的掌握,并督促做好期间核查校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7 提升维修效能

提升维修效能是指在仪器出现故障时即时维修。这就要求检验检测中心配有固定待岗的维修人员,当仪器出现突发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处理,保障检验工作不间断。如果检验检测中心无法配备该岗位人员,可以与第三方维保公司协商,签订即时维修协议,以保障检验工作正常进行。

3.8 加强报废、借用管理

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每年底应对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清点盘算,各科室的人员应对应台账核查,对达到报废标准的仪器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如发现外借仪器,及时填写借条,借条中应载明借用日期、借用科室、借用人等重要信息,以防账目混乱。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可以看出仪器设备在日常管理方面较为松散,有必要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我国对食品安全关注度逐年升高,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任务随之加重,而仪器设备作为日常检验活动的重要手段,数量和种类也会日渐增多,需要不断地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源,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去统筹规划,以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食药检机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艳英,贾青辉,张香斋.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1):82-84.

[2]张鑫.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9(22):205.

[3]杨景麟,李文莉.论食品药品检验仪器设备的优化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32(11):13-15.

[4]马颖,田利,祁景琨,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3,37(5):370-372.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EB/OL].(2014-12-31)[2024-01-3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1/26/content_9431.htm.

[6]林芝萍,舒萍萍.加强标准化管理为检测工作服务[J].上海标准化,2002(10):36-38.

猜你喜欢
有效管理仪器设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基于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分析
浅论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
对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研究分析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关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