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29 08:21樊启明叶玉华杨春艳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食品检测问题对策

樊启明 叶玉华 杨春艳

摘 要:在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食品检测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有效的食品检测,不仅可以提升食品质量,还能预防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目前,各大食品企业已经加强了对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视,并针对实际情况制订了完善的检测方案,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各项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有效,但在实际检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背景;食品检测;问题;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Testing in the Context of Food Safety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food safety problems, food test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rough effective food testing, not only can improve food quality, but als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food safety incidents. At present, major food companies have strengthened their attention to food testing, and formulated a perfect testing plan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adopted advanced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various testing work to ensure that the test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test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food testing in the context of food safety,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solu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food safety background; food test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各类食品企业逐渐加大了对食品检测工作的投入力度。通过对食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最终食品符合相关标准。

1 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1.1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食品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污染物、添加剂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在生产环节中,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在加工环节中,食品检测可以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工艺参数等,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流通环节中,食品检测可以检测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1]。

1.2 提高食品质量

食品检测能够对食品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口感、色泽以及风味等指标,帮助生产者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指导生产者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1.3 促进国际贸易

食品检测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食品贸易越来越频繁,为了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许多国家都要求对进口食品进行检测。食品检测能够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 食品检测内容

2.1 原料检测

针对食品原材料的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等防腐剂,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以及抗氧化剂、漂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和种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规定。②营养强化剂。检测食品中的牛磺酸,维生素A、D、E和维生素K等营养强化剂,确保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③有害物质。对食品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

2.2 生产过程检测

为保障食品生产安全,需要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设备、环境和工艺等,因此针对这些因素的监测、监管也至关重要。①设备。对加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测。例如,对设备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设备始终能正常运行。②环境。对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和控制,如对生产环境的清洁度、微生物含量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③工艺。对生产工艺的流程、参数、操作等方面进行检测和控制,如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成品检测

在食品生产完成后,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控制。成品检测包括对产品的外观、气味、口感以及营养成分等的检测,以确保成品的安全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同时包括对食品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污染情况的检测。理化性质检查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来检测食品的各项属性,如食品的感官指标、pH值、水分含量、溶解度、挥发性成分、毒素、色度以及透明度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食品的内在特性和质量,从而判断食品的新鲜度、营养成分和安全性。微生物污染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物,如细菌、霉菌、酵母等。这些微生物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并导致食品腐败变质或引发食源性疾病。通过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3]。

3 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检测技术落后

目前许多食品检测机构在大多数情况下仍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微生物培养、理化分析等,这些方法虽然成熟,但对于某些新型有害物质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传统食品检测方法的影响,食品检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可能会影响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效率。例如,在检测农兽药残留时,传统的方法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检测效率较低。且由于技术限制,一些食品检测方法灵敏度不高、特异性不强,导致部分食品安全问题无法被准确检出,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部分食品检测方法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无法适用于其他物质的检测。例如,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时,传统的方法可能只能检测铅、汞等少数几种重金属,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3.2 检测设备不完善

设备是食品检测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一些食品检测机构使用的设备过于陈旧,设备型号和功能落后,无法适应现代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设备存在精度不高、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食品检测机构由于资金等原因,设备配置不足,无法覆盖所有的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可能存在漏检问题。

3.3 检测机制不健全

①我国部分食品检测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检测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共享机制,导致食品检测的重复和浪费,影响检测效率。②部分检测机构可能存在检测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误差。③我国食品检测的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导致了食品安全评价的不一致性,影响食品市场的公平竞争[4]。

3.4 检测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①食品检测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食品科學和检测技术知识,以便准确判断食品的安全性。但实际检测中部分机构的检测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未能掌握新技术和方法,对检测结果产生误判或误解。②食品检测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但是检测人员技能水平不足,无法正确操作设备或解读数据,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③食品检测工作责任重大,需要检测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但是部分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4 解决对策

4.1 优化检测技术

优化食品检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也有利于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周期,加快食品的流通速度,这对于食品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利的,还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①针对不同的食品和检测项目,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质谱分析法、基因检测技术等新型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②建立智能化检测系统,实现食品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食品图像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缺陷和异常。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上最新的食品检测技术动态,提高我国食品检测的水平。

4.2 强化检测设备

①食品检测机构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食品检测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些设备包括高精度的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等,可以将其应用在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中。②食品检测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同时应该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制订具体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③建立设备档案管理,对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等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以帮助检测人员全面了解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水平。

4.3 健全检测机制

①设立一个权威的监管机构,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食品检测工作。该机构应该具备足够的行政权力和执法力度,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检查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问题。建立食品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食品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食品检测;加强对食品检测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并制定统一的食品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食品种类的不同,制订个性化的检测方案,提高检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③制定食品检测的操作和管理规范,明确检测流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等要求,建立食品检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食品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共享,以帮助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6]。

4.4 培训检测人员

①定期为食品检测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最新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使用等,确保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食品检测,并鼓励食品检测人员积极参与培训、研究和创新活动,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②建立食品检测人员的考核机制,定期对其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评估,激励检测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同时对不合格的检测人员进行督促和改进,并加强食品检测团队的建设,培养检测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励检测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整个团队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解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保障公众健康、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重视并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葛洪东,马海燕,刘露.浅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3,29(18):142-144.

[2]崔洁,林吉恒,孙瑛,等.MALDI-TOF MS法快速鉴定散装即食食品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J].食品工业科技,2024,45(5):253-270.

[3]靖相柱,孙霞,郭业民,等.光谱成像技术在玉米种子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J].北方农业学报,2024,51(5):93-102.

[4]胡耀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要点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2):170-172.

[5]付诗玉.浅谈我国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食品界,2023(7):112-114.

[6]杨静.食品快速检测的主要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食品,2023,29(13):114-116.

猜你喜欢
食品检测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