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不能沦为表演

2024-05-06 16:19方正宇
新体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冲线佳绩外籍

方正宇

体育竞技之所以吸引人,建立在每一个参与者都全力争胜的基础上。只有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才会成为崇高目标。然而像北京半马冠军冲线的一幕,则将场外利益置于场内拼搏之上。当竞技对抗沦为一场无底线的表演时,也就背叛了体育的本质。

刚在无锡打破全国男子马拉松纪录的何杰,一个月后又在北京半程马拉松赛中第一个冲线。然而,相比前一次取得佳绩时收获的无数赞誉,何杰这次遭遇到了诸多非议,原因就是外界普遍质疑这次取胜源于对手们的故意相让。

上述质疑绝非捕风捉影,在这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原本处于领先位置的三名外籍选手不约而同开始减速,甚至挥手示意何杰超过他们之后加速冲向终点。最终的成绩记录,这三名选手全都比何杰慢了1秒,屈居第二到四名。如此“谦让”的态度,再加上三人在最后时刻表现出来的默契,让人们有理由怀疑,本届比赛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让何杰夺冠的计划,成为一场结局早在事先就被安排好的“假赛”。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马拉松赛事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有时的确存在一些特殊的安排。比如,为了帮助运动员跑出好成绩,在比赛过程中安排多名领跑员,业内称为“兔子”,为运动员提供规划配速乃至降低风阻的服务。根据服务对象有别,可以具体分为官方组织者为提升整体成绩而安排的“官兔”,以及仅为特定运动员服务的“私兔”。历史上,围绕领跑员制度曾出现过无数次争议,包括基普乔格当初跑进2小时之内的成绩之所以不被认可为马拉松世界纪录,也与邀请了太多的领跑员参与助力有关。

以往的种种争论中,领跑员的功能还比较单一,通常只是在某一赛段领跑,包括男选手为女选手提供陪跑服务的情况。人们通常认为,陪跑员一般是在自身难以取得佳绩的背景下,才会基于各种利益考虑去扮演“绿叶”。可是在本次北京半马赛上,那三名外籍选手已经展现出能够超越何杰取得佳绩的实力,却偏偏把冠军让出,所谓安排的功能已经从提升自身成绩转化为更直接的消除竞争对手。

可以想见,这些选手礼让冠军不会纯粹基于公益,背后想必存在着比冠军奖金更丰厚的诱惑。至于这些诱惑的提供者,或许是正在酝酿一系列的造星计划,即希望将近年来屡创佳绩的何杰打造为人气明星,所以需要用更多的冠军来进一步拉动人气。坦率地说,如果这三名外籍选手的礼让更“策略”一点,比如稍早些时候就表演出体力不支的状态,或许观众还真会为后来居上的何杰欢呼雀跃。可现实情况却是这三名选手的表演才华明显低于奔跑天赋,用一种过于直白的方式让出了冠军,客观上帮助人们揭开了圈子里的内幕。

人们对这种安排表示反感,理由不难理解:体育竞技之所以吸引人,建立在每一个参与者都全力争胜的基础上。只有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才会成为崇高目标。然而,像北京半马冠军冲线的一幕,则将场外利益置于场内拼搏之上,导致某些选手参赛目的只为故意输给指定对象。当竞技对抗沦为一场无底线的表演时,也就背叛了体育的本质。

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马拉松运动来说,这样一个让出来的冠军恐怕危害巨大。之后,无论何杰还是国内其他选手,如果在类似比赛中再次力压外籍对手夺冠,可能都会迎来一些怀疑:“这个冠军会不会又是安排的结果?只是这次老外们的演技总算进步了?”也就是说,因为这一次污点的存在,可能导致选手们乃至整个项目在公信力方面付出惨痛代价。如果真存在所谓造星計划的话,那么其成效实在是惨不忍睹。

更进一步思考,随着体育赛事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商业利益的高度介入,或许很多项目都会出现一些超越常规的新变化。如何来看待这些新变化的利弊呢?核心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是否有利于体育赛事的公平竞争,确保乃至鼓励所有的参与者发挥出自身的最强实力。只要是与公平竞争精神相悖的变化,无论带来多么丰厚的短期收益,都应当被坚决地清除出去。如果真喜欢剧本安排的现场表演,大可出门前往隔壁的戏剧舞台,但绝对不能允许出现在体育场馆内!

猜你喜欢
冲线佳绩外籍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在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瓷器文物常用清洗方法简述
推理:看谁跑得快
保利首夜创佳绩:12.25亿元
小林的漫画
齐心协力,再创佳绩——写在年终发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