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创业实践粮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4-05-08 10:25李光磊邢常瑞
现代面粉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粮食学院育人

李光磊, 邢常瑞, 王 猛, 袁 建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23)

(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23)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粮食安全面临更深刻挑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已成为共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然而目前我国粮食从业人员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技能较弱等问题[1],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粮食行业人才愈发受到高度重视。国家高度关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于2015年和2020年分别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3]。

1 创新创业型粮食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分析

1.1 粮食行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南京财经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学校高度重视粮食专业人才的培养,现建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1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尽管专业师资和硬软件条件都达到较先进的水平,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是会发现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齐头并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对粮食行业的深入实践,再加上传统观念认为粮食行业的从业条件比较艰苦,社会认可度不高,待遇较低等,造成学生经过多年学习之后仍然感到迷茫,甚至感觉学无所用[4-5]。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以及专业实践与产业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没有与产业脉动相共振。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产业、学校的追求目标,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诉求,然而,在传统创新创业实践的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往往源于对产业“盲人摸象”后的一知半解,甚至“空想”,而粮食产业也因为缺乏“适销对路”的创新创业人才,无法快速注入新鲜血液,适应时代的发展[6-7]。

1.2 创新创业实践无法扎根行业

经过多年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助力众多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成才梦想的摇篮。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性竞赛为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优化提供了重要途径,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整个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积极配合响应国家政策,主动组织利用好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就目前的创新创业大赛来看,部分参赛大学生还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以追求获奖为唯一目标,为了比赛而比赛,与实际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难以培养真正契合行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具体表现在学生不了解行业发展和需求,无法紧扣行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多数创新创业实践只能停留在校内初创阶段的“纸上谈兵”,一旦进入落实阶段就显得水土不服。

1.3 产业学院为人才培养提供新平台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高校科技转化和行业服务能力仍受限制。以南京财经大学粮食专业类学科为例,主要表现在与行业的产学研融合不够深,粮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不能很好地满足粮食行业发展需求。2021年学校与多家单位合作共建了全国首个面向粮食产业的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现代粮食工程与营养健康产业学院。不同于传统的大学生企业见习和实习,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多主体的协同共建共治,有效嵌入多方资源,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切实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我国粮食行业人才培养和产业自身发展提供新平台。

2 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育纾困建议

2.1 建构校企师资配置保障机制

合理的师资配置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主体为学校教师,而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通常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过程难免无法深入剖析行业问题,不能很好地根据粮食行业的实际需求修正教学培养方案。因此,首先应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建立企业导师遴选方案,选聘合格的企业中高层技术与管理人员为行业导师;合理配备现有教师资源,将暂未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学校教师、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实践的校内教师以及行业导师组建成配备合理的指导老师团队;完善指导教师团队考评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动态遴选及退出机制,保证教师指导团队的活力。另外,由于学校与企业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实现协同育人必须要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

2.2 建立基于产业学院的多元育人模式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产业学院本质要求是政府、高校和企业多主体协同育人,在新型管理架构和运营机制下,传统的育人模式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改变以教师和学校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建立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育人模式;根据学生不同培养阶段,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职责与分工,并共同设计、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学校在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以思政教育为背景,增强培养思维习惯和理论知识的储备,同时进一步在教学过程融入实例教学和仿真模拟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兼顾实践的指引;校外指导老师充分发挥行业经验和实践优势,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企业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联合培养等;以创新创业比赛为抓手,高校、产业学院与企业联动,优化升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项目的打磨、孵化,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2.3 优化学生课程考核评价及评奖评优制度

完善学生课程考核评价及评奖评优的评审标准,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及评奖评优制度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兼顾学科考试成绩、学术成绩及课外活动等原有考评制度的基础上,优化学生评奖评优标准,平衡创新创业实践、企业实践在考评中的权重;优化课程绩点、学分中创新创业实践的占比,通过强化硬性指标的引导,强化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动力;通过学校、企业联合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比赛奖项,通过精神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柔性指引,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和企业实践。

2.4 优化校企指导老师绩效考核办法

指导老师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是育人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发挥指导老师在育人模式中的主观能动性,需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在传统的“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师岗位类型基础上,将各种形式的有效指导工作记入教师工作量;打破课堂课时限制和“五唯”评价机制,重点评估其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投入与绩效;将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实践、科技成果创新性、产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等发展性指标考评,进一步完善产业学院教师分类考核激励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3 结语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当下世情国情的大背景下,亟需优秀的粮食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比赛是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重要的抓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没有根植到行业土壤,缺乏行业基础等问题。产业学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如何协同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在政策、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和支撑。充分统筹运用好现代产业学院的平台,运用好校企师资的智力和经验,通过创新创业实践的打磨,是培养粮食人才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粮食学院育人
珍惜粮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