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校修读学分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探索

2024-05-17 10:27王玉红赵盼盼崔丽娜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跨校数理统计概率论

王玉红 赵盼盼 崔丽娜

营口理工学院基础部,辽宁 营口 115014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教学的需要,2015 年4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的制度创新。2020 年11 月,辽宁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动高校教师积极进行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改革。

跨校修读学分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辽宁省教育厅于2021 年和2022 年两年时间,建设了教学改革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1600 余项,并给予大力支持,如何利用好这一契机,做好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是一项新的挑战[1]。

一、基于跨校修读学分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教育环境的改变

伴随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环境发生改变,以往课堂是学生接收教育信息的主阵地,而现在大学生接触电子设备时间普遍较早,对于拘泥于课本上的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接受度不高,他们更喜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多元化学习环境。

(二)教育对象的改变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收的信息量大,思想更开放,个体意识更强。在学习中,更注重自我感受,善于独立思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现在的学生更喜欢一种平等、开放的课堂[2]。

跨校修读学分的有效实施,是顺应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改变的必然产物,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扩宽学习广度。跨校修读学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拓宽学习广度。通过学习其他学校的课程,可以了解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丰富学习经历。通过跨校修读学分,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经历。在不同学校学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师资力量、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丰富学习经历,拓宽知识视野。

3.增加竞争力。跨校修读学分可以为学生增加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跨校学分的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经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4.充实个人能力。通过跨校修读学分,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跨校修读学分实施情况

(一)课程情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营口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理工类和经济类必修的基础课程,3 学分,48 学时。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帮助学生提升处理随机事件的能力及通过抽象数学模型解释随机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课程还是电子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和大数据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且本课程还是许多专业学科考研必考科目,可见其基础性作用。

我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选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目前已实现三轮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过程。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本课程重要性理解不够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只是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学习,在高年级阶段就不再学习,觉得本课程对于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作用,割裂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性作用,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学生认为本课程教学过程枯燥

本课程是一门关于数学知识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内容较多、知识点琐碎、公式较多、难点分布广泛和较难理解的特点。教学方式上一般为“一支粉笔一节课”的方式进行,具有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工具较少、师生互动较少等特点,一方面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很难吸引学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施跨校修读学分的优势

第一,跨校修读的资源丰富。辽宁省跨校修读平台上提供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课方提供包括课件、微课、视频、习题、知识拓展等,内容涵盖较广,为用课高校的选择提供了方便。

第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依靠板书和PPT,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更加熟悉。跨校修读平台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认真学习的内在驱动之一。

第三,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教学时间自由。跨校修读依托于互联网平台,所有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真正做到了学习的即时性。

第四,能够享受其余学校教师的教学。跨校修读平台上面的课程都是各个高校最优秀教师的心血结晶,通过选择跨校修读课程,用课方高校学生能够跟随不同高校教师的脚步,领略差异化的教学,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内容。

(四)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

1.跨校修读学分资源遴选

跨校修读平台资源丰富,但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学校相同的专业或相同学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因此,用课高校要充分考虑自身需求,秉承“拿来”和“丰富”并重的原则,合理遴选教学资源。“拿来”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这个过程需要任课教师认真辨别教学资源,选择与本校切合度最好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丰富”就是在跨校平台上进行二次创作。

本校选择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课程章节和本校设置一致,有利于教学开展,通过上传本校的相关教学文件,如课后习题、阶段测试题,与本课程相关专业科研情况摘录、数学建模实例、课程思政和教学PPT 等,实现与平台课程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平台的作用。

2.跨校修读学分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施

为了高质量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教学采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段方式进行。课前教学以预习为主,采用跨校修读课程中的内容;课中教学采用板书重点内容和答疑解惑预习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课后教学以辅导为主,采用跨校修读课程中的内容和线下辅导的方式进行,用来深化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3]。

(1)课前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对本课程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标注预习中不了解的问题,以备上课时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这部分内容采用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提供的资源。跨校修读教学平台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较多,通过教研组老师的遴选,选择适合本校的教学资源。该资源具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意识。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并能够把概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学生学习前,依据教学的大纲要求,对教学资源内容进行选择,突出需要认真预习的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中教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实施前要对教学资料进行优化,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后作业册等内容。完善教学大纲时要根据最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突出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点关注本课程的实际应用以及本课程与专业之间的潜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优化教案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及时将教学中的新问题和新方法反馈到教案中,为后续的教学积累经验。课件是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工具,本课程是基础课程,教学中涉及很多公式推导和计算过程,因此板书占据重要的位置。本课程课件主要在教学中完成课程导入,实施课程思政,实现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以及布置作业等方面。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依据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认真梳理,实现模块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理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答疑部分是解答学生跨校修读资源的预习以及听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部分采用学生随时提问的方式进行,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集中回复。答疑一定要突出及时性的特点,否则会出现问题的过度集中和遗忘的现象。

(3)课后辅导。课后辅导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升华和沉淀的阶段,在本段教学过程中采用跨校修读资源和本校线上线下答疑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跨校修读资源中的教学视频是学生复习课上所学内容的补充和强化,而且这种教学内容是随用随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本校答疑采用线下设置集中答疑时间和课间答疑时间,线上答疑为QQ 群和跨校修读网络平台的交流区,这种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教促赛”也是课后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相关的大学生大赛很多,通过课后辅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鼓舞了学生的参赛热情,进而反哺学习,使学生树立本科学习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五)考核机制的建立

为了评价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包括各个考核方面,全方位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2022 年秋季跨校修读学分课程考核采取:线上(30%)+线下(70%)。其中线上包括观看视频进度(40%),两次阶段测试(30%),出勤、作业、课堂互动(30%);线下采用闭卷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2022 年春季学期,线下教学开展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跨校修读学分的混合教学,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本学期学生的成绩60 分以上占比97%,优秀率达到50% 以上。

三、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效果分析

(一)跨校修读学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跨校修读学分在推动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中发挥巨大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跨校修读学分课程(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与学业没有必然联系,仅参与平时考核,占比较低,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学生刷学分现象严重。由于跨校修读学分主要以学生观看视频为主,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由于缺乏监督管理,代刷视频或者手机放到一边播放的方式或者直接拖动完成视频观看来获取课堂积分,作业也存在网上查找答案,或者直接抄袭其他学生答案等,从而获取较高的课程积分,影响考核的公平性,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情况。第三,本校跨校修读学分主要还是教师选择建校方,给学生的选择的权限较小。因为不同的学校课程设置存在着差异,将会导致修读的课程和自己所在学校的课程不太匹配,无法完全对应学习。

(二)解决措施

针对跨校修读学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跨校修读学分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以引起学生重视。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思想教育。同时,提高过程学习的检测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同建课方联系,在试题选择、习题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

(三)跨校修读学分效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习效果,学生及格率不断提高,对教师和教学评价满意度不断提升。教师方面,也学习了其他高校教师的先进经验,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学能力,全方位利用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四、结语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依托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项目和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建设,经过多年教学积累,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线下和线上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宽知识的维度,教师可以学习不同学校的先进经验,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落地实现。

猜你喜欢
跨校数理统计概率论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浅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产品化的概念运维跨校认证服务
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揭牌高校学生有望跨校选修精品课程实现学分互认
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