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物发展规律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专职教师发展阶段研究

2024-05-17 10:27李梓源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应用型

李梓源 程 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一、“双师型”专职教师的概述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最早来源于1995 年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文件对“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1]。此后,众多学者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长期研究。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中,专职教师是特指人事关系隶属于学校并与学校建立聘用关系(包含编制、人事代理等用工形式)的教师,是相对于兼职教师而言的不同教师类型。“双师型”专职教师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学校专任教师转型发展而来;二是由学校从社会招聘而来。

二、“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事物发展是指在现有事物雏形的基础上、事物的进一步变化趋势[2]。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总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各种规律。“双师型”教师的出现、发展也同样不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经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双师型”教师自1990 年在《中国教育报》提出至今已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双师型”教师经历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双师型”教师于1995 年提出相应的概念,此时“双师型”教师处于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双师型”教师正迸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推动着“双师型”教师朝着多方面、多维度的方向试探、延伸,发展过程中夹着多种思潮和多变因素。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研究中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主要有“双证说”“双能说”等几类学说。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双师型”教师内外矛盾的不断凸显,当矛盾的界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无法解决时,必将推动形成新的事物。2022 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和准入门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同时,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健康中国理念的不断深入,必将促使“双师型”教师的体制机制更加的健全、内涵更加的丰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时事物发展规律将推动“双师型”教师发展进入发展高级阶段(发达阶段),各要素将处于高度协同、稳健、快速的发展时期。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我们在研究、加快“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进程中,只有坚持遵循发展规律、科学利用发展规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事物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可以依次分为五个阶段:起始形成、上升发展、鼎盛发达、衰微退化和消亡取代。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专职教师的发展也必将历经这五个阶段,从起始形成阶段到上升发展阶段再到鼎盛发达阶段,最后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从衰微退化阶段到消亡取代阶段。

(一)起始形成阶段,即“准双师型”教师阶段

起始形成阶段指事物发生的开始状态,亦称源头、根本、存在的根据等等初始样态。其特征为:启动、诞生、新始、起点等。这个阶段“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尚处于雏形阶段,是“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开端,也可以称为“准双师型”教师阶段。处于起始形成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大都是正处于转型发展中的校内专任教师或者由学校通过社会刚招聘而来,虽有“双师型”教师之名,但缺少“双师型”教师之实,尚不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这个阶段重点应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建立准入和选拔体制,加强教学技能、教学素养以及医学类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融合。

起始形成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如下特点。

1.处于“双师型”教师起步阶段,入职不到2 年(由校内专任教师转型而来的“双师型”教师自转型之日起算)。

2.校内转型而来的“双师型”教师,缺少相关岗位实践工作的经历,不能熟练掌握各项实验操作技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认识不足,缺乏将实践素养融入理论教学的能力。

3.社会招聘而来的“双师型”教师,缺少高等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和学习,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方法和授课技巧,缺乏将专业理论实践运用到理论教学中,无法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上升发展阶段,即“双师型”教师阶段

上升发展阶段指事物向更高形态发展(或成长)时期。虽然弱小,却生机盎然。这个阶段“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已由起始形成阶段发展为上升发展阶段,各要素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双师型”教师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决定着能否跃升至更高级别的阶段。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双师型”教师经过起始形成阶段教学规律的学习、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相关专业实践理论的积累和专业实践的岗位锻炼等,专业实践和教学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当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过了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双师型”教师阶段正是由“准双师型”教师阶段不断地量变积累引起质的改变。此时“双师型”教师阶段已具有“双师型”教师之实,具备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这个阶段重点应把握“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绘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蓝图。科学规划成长阶段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为跃升至下一个更高级的“双师型”教师发展阶段做好量变准备。

上升发展阶段的“双师型”专职教师具有如下特点。

1.“双师型”教师上升发展阶段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成长期更是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双师型”教师与行业专家和教学名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相关专业实践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当前“双师型”教师在这个阶段至少需经历20 年。

2.上升发展阶段的初期(学习积累期)。这个阶段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1 ~5 年,是“双师型”教师学习积累期。这个时期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将决定后期成长的速度。学习积累期应重点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定期(每年累计开展不少于2 个月)开展实践岗位的工作锻炼,关注学科建设、专业应用性,及时更新实践理论知识。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专业应用性问题,能通过实践岗位工作得到及时解决,发挥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的优势。

3.上升发展阶段的中期(快速发展期)。这个阶段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6 ~15 年,是“双师型”教师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的“双师型”教师经过前期的学习积累,已能全面理解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科学运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具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创新能力等。处于这个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应重点加强理论与实践专业化的深度建设,统筹教育教学和实践的统一。将课程设计与学科建设结合,教学模块与实验技能结合,专业见习、实习与医学职业要求结合,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4.上升发展阶段的后期(成熟稳定期)。这个阶段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16 ~20 年,是“双师型”教师成熟稳定期,更是能否跃升至“双师型”高级教师阶段的决定期。这个时期的“双师型”教师经初期的积累和中期的快速发展,已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深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逐渐起到骨干或核心作用。能够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编写与职业岗位和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教材、实践教材。此外,能够带领团队、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具有较高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在专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三)鼎盛发达阶段,即“双师型”高级教师阶段

鼎盛发达阶段指事物发展所达到最强盛的时期。结构稳固,功能达到极限,运行持续正常。经过上升发展阶段的快速成长,“双师型”教师已成功跃升至“双师型”教师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将是“双师型”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的目标。

鼎盛发达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如下特点。

1.“双师型”教师鼎盛发达阶段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双师型”教师长期建设的目标。

2.能够“精准施策”。科学掌握和利用学生的教育教学和成长发展规律,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深度、较强的实践育人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3.能够发挥“传帮带”和充当智囊的能力。带领教师团队进行新专业的申报、教材建设和开发、专业实践大纲的撰写、实训和实习基地的拓展、延伸以及管理等。

4.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创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引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四)衰微退化阶段,即后“双师型”教师阶段

衰微退化阶段指事物发展呈现逐渐衰退的时期。结构开始松动,功能依次递减,动力每况愈下。这个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已渐渐呈现出衰退状态。随着教育现代化规模层级的不断跃升、办学理念的调整和发展,逐步衍生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变革带来的改变与现有“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理念不协调、不适应间的矛盾,而矛盾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当矛盾越来越大直至两者矛盾无法协调时,必将导致新事物的出现。随着新事物的兴起,处于鼎盛发达阶段的“双师型”教师逐步向后“双师型”阶段过渡。“双师型”教师的旧事物将日渐衰微、发展的动力渐渐衰竭。

(五)消亡取代阶段,即新事物取代阶段

消亡取代阶段指事物发展停止归于消亡的时期。从有化为无,从动转为静,从生转为死。这时“双师型”教师已退出历史舞台,无法再承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被新的教师发展模式所取代,例如,衍生出“多维型”教师或者其他类型的高端人才。

四、结语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专职教师的发展,应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运用发展规律,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缩短上升阶段到鼎盛阶段层级的跃升期,突破上升阶段到鼎盛阶段发展阶段的边界。在“双师型”教师出现衰微端倪,应及时进行振兴和改革。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