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茶缘 两岸情缘
——台商李志鸿的创业故事

2024-05-20 12:20修菁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永福大陆家乡

|文/修菁

来了,大家就一定会被大陆方面持续释放的善意和相对台湾更加优惠的营商政策所打动,在一个充满同胞情、手足爱的环境里打拼,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

——李志鸿

来自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商、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鸿来大陆发展已有20 年了。作为较早一批来到大陆创业、从事农业板块经营的他,20年间见证了大陆各领域的蒸蒸日上、蓬勃向好发展,对两岸产业合作也有了客观真实的认识。作为大陆惠台政策的全面受益者,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动了更多台湾农友来大陆考察兴业。

寻根燃起回乡梦

1987 年,两岸开放民间探亲交流后,李志鸿随父亲第一次回到家乡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李庄村扫墓祭祖、探亲访友。回忆36 年前的那次回乡祭祖之旅,他历历在目。

“我父亲1947 年离开家乡到台湾做生意时,父母都健在。40 年后再次返乡,父母已经合葬在一起,所以无限感慨。他回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父母,当时他老泪纵横,长跪不起,总感觉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族,自己有生之年和子孙一定要为家乡的繁荣发展尽一份心力。”

时光行至21 世纪初,2004 年清明时节,李志鸿再次携家眷回到家乡永福探亲谒祖。彼时他已经在台湾从事中华文化古董艺术生意,生意稳定,生活安适,但令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次祭祖之旅,改变了他既定的人生航向,内心那份久违的“热血涌动的感觉”被点燃。“当时就被家乡领导和乡亲们的盛情深深感动,在实地参观了早期来永福创业的台胞高山茶种植基地后,感触更深,感觉自己的后半生就应该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心力。”

回到台湾,他和家人分享了这次大陆行带给自己的触动以及想来大陆跨行跨业,从事台湾高优精致农业龙头项目茶产业发展的想法,没想到很顺利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当年年底,他就来到永福镇李庄村承包了山地2500 亩,从事高优精致农业高山乌龙茶的种植和加工。

“喝豆浆长大的茶”是福建永福台湾高山茶的一大特点,最早将这项技术引入永福的,正是李志鸿。他向笔者介绍,这项技术的原理是,为茶树定制适合它的“营养大餐”,具体过程是先把鲜黄豆磨成豆浆,然后加入益生菌和红糖,发酵后再稀释,浇灌在茶树根部,磨豆浆剩下的豆渣也是很好的肥料,配上蔗渣、米壳、羊粪等有机肥,在大寒时开沟掩埋,“这就像从小营养足足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更健壮更有能量。‘喝豆浆’长大的茶树,茶叶滋味、香气,都会大大提升,有高级味道。”

二十载耕耘绽芳华。如今,鸿鼎农场已经建成了两岸高山乌龙茶规模最大的现代茶厂,先后累计投入1 亿多元(人民币),引进台湾最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由2004 年种植面积2500 亩,到3 年后采摘,年产茶约5万斤,到2023 年,年产精品高山茶近10 万斤,生产的茶叶在两岸各大茶赛、茶事活动中屡获特等奖或金奖,并先后入选故宫博物院“故宫贡茶”、2017 年厦门金砖国家峰会会务用茶。企业也成为福建省省级龙头企业,受到越来越多大陆消费者的喜爱。

“‘鼎’古为立国执政之重器,而今的‘鼎’已成为诚信、尊贵、昌盛的标志。把公司命名为‘鸿鼎’,既带着父亲为我取名中寄予家族对我的希望,希望我能带着宏愿之志,干出一番事业,同时也带有我自己做生意的一份‘宏愿’,要把鸿鼎做成一家‘老字号’。”谈到公司名字的由来,以及一生只为茶叶而来的执着之心,李志鸿向笔者分享道。20 年来,为大陆消费者提供质量上乘的台湾高山茶,始终是李志鸿矢志不渝在追求的事业目标。

融合中成就你我

“大陆近两年密集出台的多项惠台利民政策,比如‘农林22 条措施’以及福建省配套出台的‘促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8 条政策措施’,让我们台商台农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在农业贷款方面,我们享受贴息后年利率是0.5%~0.8%的优惠,这比台湾农业贷款的最低年利率还低将近一半,我们在农业用电使用方面,也享受到很大的‘礼包’,现在一度电才收4.7 ~4.9 毛钱。”作为商人,李志鸿言谈中,喜欢用数据说话。他说,自己作为大陆惠台利民政策红利的受益者,十分愿意把这些亲身经历的感受和体会分享出来。

“台湾农民兄弟应该多来走走看看,广泛考察一下大陆各地的市场环境和生意机会,相信一定会找到一块适合自己的经营土地。”谈到他在大陆打拼20 年,还可以分享的成功生意经,他建议台湾农民兄弟不妨多到大陆中西部走走看看,“大陆沿海省市地价普遍见涨,但西部省市区还有广阔、丰富、多元多样的土地资源有待我们去参与当地的乡村振兴建设。”

在他看来,在大陆搞传统农业已经没有市场空间,但是搞高优精致农业,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体验式农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这正是台湾农民擅长的,“大家需要抱团发展,比如借助台湾成熟的农会、合作社、产销班等组织,整合资源,实现更有效益的发展”他建议道。

位于闽西东部深山中的永福镇,曾经是闭塞的农村,交通十分不便,当地民众缺水、缺电、收入低,从2008 年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创园后,永福镇的发展像是插上了翅膀,这里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也因台创园带来的就业机会发生极大的改善。如今,在鸿鼎千亩茶厂,有500多名当地农民参与茶叶采摘、加工等产业链的工作,整个漳平台创园每一季度采摘期用工量达到近5000 人。

“高山茶是劳动密集型和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业,我当年回家乡开启新生意,也带着父亲未尽的心愿,作为永福的儿子,就要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心力。”回到家乡,成就自己事业的同时,李志鸿也用心播撒了两岸农民兄弟姐妹携手成就美好生活的种子。

乐当两岸农友的联结者

2010 年,获评“福建年度人物”;

2016 年,获评“福建省百人计划优秀人才”;

2019 年,获评 “龙岩市劳动模范”;

2020 年,获评“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先进工作者”;

2023 年,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

现任福建漳平台创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漳平台商联谊会会长;

……

伴随生意做大了,李志鸿这些年在大陆获得的荣誉和社会职务也接踵而至。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说,“获得这些荣誉,我倍感珍贵和荣幸。我们台农弟兄在大陆赶上了好时代,真真切切是大陆惠台利民政策的受益者。如果说我来到大陆的前20 年是在专心种茶,那么后半生我的梦想是,当好两岸农业交流的桥梁,为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不遗余力,尽心尽力。”

不放过每一次机会,每次回台,他都会走进岛内各地的农会、产销班宣传大陆的惠台利农政策,讲好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农民兄弟的创业故事。2022 年春节前夕,他还组织漳平台创园的台湾农民兄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大陆各级政府持续不断给予台商台农有力的优惠政策和同等待遇,使得大家能在这里安心发展,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在他看来,大陆与台湾有着一脉相承的茶产业,两岸茶农也应联手共同把这份祖先留下的生存之道永续传承下去。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台湾高优精致农业发展的远景在大陆,如果能够两岸携手,优势互补,一定可以双赢共荣,而且会大有作为。作为茶产业的从业者,我们也应该成为两岸的和平使者。”他说。

猜你喜欢
永福大陆家乡
Proton loss of inner radiation belt during geomagnetic storm of 2018 based on CSES satellite observation∗
IQ大陆
游永福樱花园
北方大陆向
永福老区龙车行
冰之大陆
夏天的家乡
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家乡美等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