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PBL”的毕业选题探索与应用

2019-09-10 07:22石明旺高扬帆张少颖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石明旺 高扬帆 张少颖

关键词:双PBL;教学模式;毕业课题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课题的质量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能力的重要体现。如,毕业课题设计需要本科生自己能够综合应用植物病理学知识、昆虫学知识、农药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等。毕业课题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毕业前关键的培养阶段,更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大部分学生在选题时普遍存在许多问题:选题不当、可信度差、写作技巧差、个人见解不足等。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因为知识的局限性在选题方面有很大盲目性。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6年间的30多个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课题设计,总结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导师的科研项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分解,切入并结合在导师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课题设计中,以此对如何开展和设计进行了一些方法、途径和过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毕业生课题的研究应该以“双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和Projeet-Based Learning)进行,该方法是一种新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并在近期毕业论文设计和选题方面进行了尝试。

在指导毕业生论文过程中,应用“双PBL”教学法指导本校2013-2018届植物保护专业30名本科毕业生论文课题和部分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分析过程和总结,探索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经过反复论证,成文如下。

一、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l)进行毕业课题选题

(一)提出问题与分类,筛选问题,进行选课和设计

问题是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科学家和哲学家一直非常重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的历史启示我们,科学研究正是由问题推动研究的发展,在解决问题中前进;问题不断出现,我们才能不断深入研究工作,引导研究的深入发展。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本科生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后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一系列的,但需要有一个主要或核心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设计出研究该问题较为合理的方法,分析研讨并最终解决该问题。因此,每个毕业生要思考选择的课题内容并提出相应问题,以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例如,某本科生在毕业课题的设计研究中提出芽孢杆菌对3种真菌病害防治效果的问题,根据该学生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实验内容,经过试验研究和分析讨论,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完成了毕业课题的设计研究。

(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l)确立课题,进行分析、论证和讨论

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课题的研究时,应充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性研究或创新性研究。通过确立研究内容和目标,发现以往研究中的问题,进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目前,一些有课题研究的教师,其项目并不能直接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因此,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一人一课题一导师”的个人培养模式上,试行基于团队合作的培养模式。

根据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毕业生组成了几个研究小组。个体培养与分组培养这两种模式在本课题研究中都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确定目标问题,确定目标研究计划,选择研究技术和路线,解决计划中各种问题、应用技术、反馈评价、技术选择和应用过程的评价及解决逻辑问题的逻辑过程。

问题是探究性研究的开始,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这是由探究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的特点决定的。不仅如此,在设计时应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出契合学生自身又有思维创新的毕业课题。在进行实验或试验中必定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也是探究性研究的特点。在出现问题时,不要恐惧,不要后退,根据所学知识,正确设计试验并研究分析,最终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学習到新的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l),设计毕业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确定

问题是由实践目的决定的,实践内容是实践目的的进一步体现。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实践的目标。本科生在设计毕业课题及目标的时候,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设计试验、研究分析、亲身实践解决问题,也就完成了研究目标。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这是激发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双PBL”毕业课题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问题导向的实践研究有利于促进本科生多动手多动脑,更有利于培养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课题的选题,以问题为导向,层次推进,分层设计,如,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环节,融会贯通大学以来所学的各科知识,充分了解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设计相关的实验内容,动手学习,从而达成自己的研究目标。相应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经过“双PBL”训练的学生,其论文选题和毕业论文质量显著优于对照学生。

(二)“PBL1”对进行毕业课题再论证和评价

以PBL1为导向,在设计课题完成后再进行研究论证。

需求是推动科学和一切创新的动力,它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导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时意识到一些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提问、解决问题,以思考为中心的思维活动。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思考和提问,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理性判断和分析,以更好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在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研究中,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植物保护本科生在设计毕业课题时,首先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出正确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并得到正确的结果。例如,一个植物保护本科生的毕业课题,经查资料和以问题为导向,在不同生物材料中进行分离出芽孢杆菌并鉴定的试验。

三、基于项目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2)进行问题研究

基于项目学习法就是选择一些毕业创新项目,以项目为导向,让每个学生针对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围绕项目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毕业论文研究。这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指导。

此外,本科生在设计毕业课题时,可以先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部分选择课题,这也是自我学习的一种。从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面入手,可以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有效。

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包括本科生根据项目要求及项目学习的一般流程共同制定项目计划、搜集整理相关资源、在课题小组协作中完成任务并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小组中成员协同工作的乐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项目导学还可以使本科生结合自身所学和能力,使实验具有可视性。

确定毕业课题的主要方向后,就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具有针对性,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和系统。本科生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研究,可加强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本科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其学习能力。

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使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使本科生、研究生更加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研究,分析研究时更有方向性,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更加强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四、结论与讨论

学生基于自己的毕业课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然后设计实验,给出一个可行的项目内容,这是第一阶段;导师根据内容設计一个与此相关的项目,指导学生进行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研究,即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2),这是第二阶段。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形成闭环,就是“双PBL”法,它是一种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构成组合式创新“教”与“学”的方法。经过“双PBL”训练的学生,其论文选题和毕业论文质量显著优于对照学生。

一个面向问题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生产中找到问题,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来解决,更切合实际,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他们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这就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毕业生的自我意识,使毕业设计与生产密切相关;明显提高了毕业课题设计的质量,实现教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式,本科生的毕业课题与实践更加贴切,加强了其实践学习能力,提高了其毕业课题的质量,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课题设计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阶段。毕业论文题目的设计与构建可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毕业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他们科研能力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对学生的核心专业知识综合利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

国内外一些大学实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研究。客观上讲,很多人认为国外大学能进行这样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数少,易于进行。但近年来国内很多大学也对此进行探索,只不过以往的同类型研究很多是单一“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或(Project-Based Learning)。而本项研究是对两者的综合与有机结合,进行了组合式创新,这就是“双PBL”法。这种方法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思维方法,有效解决了以往毕业生选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最终提高了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