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产品跨界营销模式

2019-09-10 07:22赵晚宇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产品互联网

赵晚宇

关键词:农业经济;“互联网+”;农产品;跨界营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风向标,是衡量我国广大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依据,互联网经济实体模式的出现,打破了现有经济的发展模式。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优化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各种信息的融合,让农村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比最大化,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区域的不平衡状态,降低农业经济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把互联网新技术与先进生产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出他的最大优势,对农民、农业经济实体和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做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互联网经济是先进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有机结合的核心体现,它能给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和认可,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互联网先进科技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原有的经济模式,成为改变新的营销模式的强大动力,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一、互联网新技术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受制于先进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虽然有所进步,但仍未脱离传统的农业范畴,生产力依旧低下。改革开放以来,先进的农业机械不断被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断地被大规模使用,生产力逐步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集约化运作不断推广,经济模式不断创新,使我国农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已进入信息科技的时代,互联网是新兴科技的代表,利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战略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农业经济是以新兴互联网经济为形态,以信息科技为载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信息科技为主导的互联网经济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力,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市场得到了扩大,经济得到了盘活,资源配置得到了改善,各种资源得到了优化,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与工业文明相比,互联网带来的智能化、信息化是更高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是变革我国农业经济产业模式的重要动力。

在目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强化互联网与农业技术的创新融合,促进农业经济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实现互联网经营模式的跨界融合,不断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利用互联网经济的智能化、信息化,发挥它的大数据功能,改变目前农业经济落后的局面,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加精細化,准确把握信息科技时代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积极搭建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主体。构建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互联网经济实体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信息科技经营通道,支持农业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有机结合,实现产供销供应链的无缝对接,实现农业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的转变,实现生产型农业向消费型农业转变,把农业经济通过新型科技与先进生产力紧密的结合,实现先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构建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体系,最终实现新型农业发展方向和销售模式的转变,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空间。

二是发展精密生产方法,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网络应用模型。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推广基于环境意识、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粮食、果蔬等大型农产品规模化生产领域,构建产供销相结合的农业物联网测控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智能节水灌溉、土壤试验和配方施肥、农机定向栽培等精密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推进智能精准饲养、疾病自动诊断、废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互联。

三是提高网络化服务水平。开展农村家庭互联网信息输入服务网点,鼓励农民在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数据提供。支持互联网企业经济实体与政府主导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系统。

四是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原产地与市场准入的联动机制,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测,确保“舌尖安全”。

二、以电子平台为基础。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模式大多是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具有局限性,对农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塑从田间到餐桌无公害农产品供应链营销创新体系。目前,互联网逐步推广“农户互联网交易平台”“农民物联网信息平台”“农民价值链整合平台”等模式不断完善。“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实体的衔接成本,解决产业链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实体在不同区域之间产业供应链资源的无缝对接。随着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变,各种分散的农业经济实体将加速互联共享的整合,促进农业经济实体产业链的跨界开放,促进第三产业链的开放融合,快速培育虚拟农业产业集群。

三、基于农产品营销体系创新。构建跨界营销创新体系

(一)农产品经营主体跨界营销体系

1、基于互联网的跨界营销体系。近年来,国内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逐渐成熟,互联网和电子销售商务平台日益融入当地成熟的农产品市场。国内外名特优农产品不断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推荐给终端客户,并与国内主流农产品销售实体平台结成主题联盟。加快实现“专业+基地+农超+电子商务”的新型农村互联网商务模式,让交易品类型更为丰富,实现农产品的跨界融合,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最终实现利用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改变农产品传统销售和生产流程。

2、进行消费者终端体验营销,构建“三平台一基地”营销模式。即仓储物流平台、实体业务平台、互联网销售平台,原材料生产基地直供,努力营造餐饮、电子商务、订单销售、品牌推广、网上购物、线下品尝体验、基地采摘活动等组合的创新营销平台,搭建线上推广和线下体验的本地特色体验馆,使优质的农产品有效地无缝对接中高端消费市场,实现农业经济实体、政府部门和互联网大数据实体企业的跨界营销。

(二)农产品经济实体跨界营销创新模式

1、农村互联网销售模式。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流通配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销售平台正在快速形成。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势在必行,受益群体越来越大。

2、第三方营销平台模式。构建一批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农场”,开发建立专门用于农产品交易的行业网站和跨行业第三方营销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的追踪监控。

3、终端社区营销模式。近年来终端社区营销模式使得网络与社区生活方式日益紧密结合起来。如今,最流行的社交软件是微信,采购者用一部手机,每天和朋友谈论生活,如,吃的、玩的,并与朋友分享。该社区是一群有相同兴趣的人,如,食物团体、有机樱桃团体、水果王等,而这些顾客是精准的顾客,是一个产品需求的忠实粉丝。如果产品足够好,顾客不仅不会损失,而且还会扩展出更多的顾客来消费。为了实现跨界营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立社区营销业务创新模式的跨境整合策略,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和特色精准服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农产品营销呈现出良好的营销环境,差异化的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目前生鲜农产品的跨界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Alibaba.com的农产品在线营销模式。该模式已发展到约100万个,其在线提供的农产品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利用“基地、实体、电子商务平臺”的营销模式推广应用最广,如,“四鲜”营销、“三松鼠”营销等,通过自己的平台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优势,刺激消费者需求。

(2)京东商城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京东商城于2012年7月开通了生鲜食品渠道,主要的产品刚开始是干果,目前的业务类型已经扩展到许多类别的产品,如新鲜的产品,主要通过第三方平台与自营物流配送,实现农产品快速送达终端客户。

(3)其他营销模式。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新鲜农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基于B2C模式。农产品经济实体通过互联网商务销售平台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销农产品。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流程分析,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营销模式可供选择。

C2B(customers to Business)模式是对传统B2C(Customers to Business)模式的延伸,即面向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模式。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需求认知也存在差异,因此,未来的营销趋势可能会更加趋向于“需求定制”。

F2C(Factory to Customer)模式是农场直接供应模式,即农产品的价值直接从农民传递给消费者,使终端消费者价值最大化,因此,F2C模式可以使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

C2F(customer to Factory)模式是订单式农业供应模式。基于农产品加工服务,基于消费者购买需求的愿望,这是一种新的互联网购物体验。终端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定制自己的特色需求。农场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生产和定制产品,再加上物流配送到家庭服务。由于对各种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萌芽,人们渴望获得更适合自身需求的独特个体产品。因此,C2F模式更适用于农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差异化营销。

CSA(community Suppoa Agricul-tural)模式即一种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这意味着农业企业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来管理农产品,作为消费者,他们每年只需预定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并支付一定的关税费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需求享受生产的产品,这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满足了人们特殊的喜好。这种营销模式坚持服务和消费的本土化、新颖性和诚信的理念。此外,也可以结合多个消费者进行投资,或与农民共同建设休闲别墅和私人俱乐部,以满足自己的定制需求。

我国农产品互联网平台营销模式的发展正处于发展阶段,互联网销售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日趋激烈,特别是通过农村合作组织与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农民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向特定消费者销售农产品,从而消除批发、零售等中间渠道。

(三)农产品差异化营销的互联网模式。

它是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使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未来,020营销模式应该意识到网上订购的产品可以在当地社区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网上订购的产品可以退回当地社区。目前国内的农产品互联网差异化跨界营销的模式是电子菜柜模式。一方面,农业电子商务通过“基地供应+互联网平台+电子菜柜”的方式方便、快捷地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提货;另一方面,通过“电子菜柜”的方式,可以实时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它的新鲜度,防止农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变质,影响农产品的品质,而电子商务平台将定期向菜篮子交付高质量的产品,方便客户选择。这种基地直供模式降低了中间过程的交易成本,使顾客获得比普通商超更优质、更便宜、更新鲜的产品。而其他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如,食品管家、列侬喜好、优才网络、三只松鼠、顺丰喜好等,不仅在网上推广和推广农产品,网上亦会在各大零售超级市场、商店及社区进行一定的宣传活动,以加强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识,并为电子平台培育忠诚的用户群。

四、结语

基于当前农产品供需失衡和供大于求的现象,围绕农业经济实体产业链进行跨界创新,加快农产品经营模式的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农业经济实体的无缝整合,促进先进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向“三农”领域的全面跨界整合,已成为推动结构优化的主力军。农业经济发展,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农业经济供应链和营销模式的改革,让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迅猛发展,让农民成为先进技术的受益者。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农产品互联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