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019-12-13 09:43
创造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领导方法

“社会公众对领导人形象的公共期待大体有三条: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和平民期待。”落脚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崇高期待”就是从古代中国延续至今的“内圣外王”的儒家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领导人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才资期待”,要信念坚定、专注目标、勇于担当,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能汇聚并合理配置政治资源。“平民期待”就是要有百姓情怀,切实了解民众所需,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改革开放40年来的今天,应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群众期待的就是习近平这样一个领导人。美国学者熊玠在《习近平时代》中这样评价习近平:“有铁腕,敢担当;取中道,善平衡;重官德,严自律;说真话,真性情;爱读书,精传播;亲百姓,厚人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织就了习近平鲜明的执政风格。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非凡的政治智慧、卓越的领导能力,集中全党智慧,从大力反腐到改进会风,从“空谈误国”到八项规定,工作思路新、招法实、规矩严、效果好,赢得了党心民心,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立起了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对习近平科学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能够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能够为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钥匙,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把改革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一、社会背景

(一) 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必然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必然催生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

(二) 新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历史的角度,强调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经过长期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已经独具特色、独树一帜地飘扬在世界的东方,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越来越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不仅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经验借鉴,为解决人类问题、解决世界发展模式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正如习近平所说:“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的征程,党的理论创新实现的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的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大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科学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习近平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直接理论来源。习近平非常重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他强调:“我们的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贯穿的辩证法,涵盖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务虚与务实、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战争与和平、压力与动力、政府与市场、稳中求进与和改革创新等方面。比如,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在插队时期,习近平就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 《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 《哥达纲领批判》 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探讨、思考,他下了很大功夫地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窑洞里的他对辩证法的学习和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看待问题,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反复推敲,相互印证,从不只简单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除了自己学习,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求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所表现出的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为世人所瞩目和敬仰。他博大深邃的思想方法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始终影响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军事,以敏锐的思维、独到的视角、过人的胆识,用哲学思维之钥,揭示了军事领域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提供了解决军事问题的根本方法,形成了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涵盖了战争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领域。[1]早在知青时期,酷爱图书、广泛阅读的习近平,对于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与作战方法,尤其感兴趣,平时特别注意学习,并且做到了深悟领会。《毛泽东军事文选》这一论著,习近平潜心研读了其中的大量重要著作,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十大军事原则》 等文章反复阅读,融汇贯通,结合写作当时的实况,思考作者的意图,通过学习领会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对于习近平形成博弈思维、战略思维和科学的领导方法启发帮助非常大。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2016年,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重温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为毛泽东在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时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也是他对党以前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除了军事战略思想、哲学思想、建政创制思想,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对后来党的领导人影响深远。毛泽东同志从小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的诗词为后人所传颂,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反思和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衰得失,就中华传统文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丰富深刻的传统文化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述和不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置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长河中,阐明了中华民族发展变革中的文化血脉,为提高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奠定了思想基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方法论原则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同志方法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原则,就是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总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一直指引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 邓小平理论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深刻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他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在将近1万字的讲话中,习近平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总结了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卓越贡献。最为精彩的莫过于习近平讲的六点“我们要纪念邓小平什么”的问题,即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其中,谈到邓小平同志的人民情怀,除了引用那句著名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之外,习近平还引用邓小平的原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他评价“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呼应现在,就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中国梦论述。讲话中,关于“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是对邓小平的评价,更是习近平对邓小平开创的道路和方法的继承。实事求是是思想方法,而开拓创新则是政治勇气和魄力,是领导方法。对应今天,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而开拓创新就是“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另外,讲话中,习近平引用了邓小平说过的“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也正是习近平上任以来对干部的一贯要求,习近平评价邓小平“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这自然使人联想到当下的反腐斗争。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完善了小康理论,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三步走”战略,科学规划了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梦想,也即从1949年建国到21世纪中叶花一百年的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87年,“三步走”战略在十三大上被正式确认,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使命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温饱走向小康、从小康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长期奋斗,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而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正是以其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在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提出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绘就了强国路线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坚持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丰富经验和系统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执政风格。

(一) 实事求是的方法

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坚持实事求是,就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了解事物的本真,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客观必然性,从规律出发去解决问题。在理论创新、思想方法创新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指出,走什么样的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实事求是,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好走稳自己的路,我们的道路和制度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二) 群众路线的方法

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3]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习近平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要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始终坚持同人民在一起,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凡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都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习近平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4]

(三) 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他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5]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论是在正定县,还是在福建、浙江,习近平始终坚持下基层,调查研究,所到之处的省情市情县情他尽数掌握,通过调查研究,从而研究、思考和确定地方发展的思路和重大举措。作为领导干部,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强调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率先垂范,足迹走遍全国,可谓调查研究工作的光辉典范。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都要加强调查研究。与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时他说:“我一年中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到各地调研、与人民接触。不过中国太大了,一届五年,会把31个省市区都走一遍。有时根据工作需要,还会走多处,不过平均来讲走一遍。”

四、个人特质

(一) 个人文化修养

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出访国外时的多次演讲中,鲜明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巴西,他引用国宝级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名言:“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在阿根廷,他引用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的话:“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在韩国,他引用该国古代诗人许筠写下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的诗句。每次出访,他都以大量诗文贯穿始终,这些帮助习近平拉近了他与世界的距离。他善于引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解疑释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激荡其中。他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力量,平易近人、直指人心,用传统文化影响了世界眼光。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此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莫不源于习近平长年手不释卷的沉淀与积累。他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人们的生活方式总是随着生产方式改变而改变,生产方式越先进,生活方式越趋于文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感情观、生活品质观等都更加追求品位,更加注重素质的提升。小小年纪的他,竟能静下心来不断翻看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其中很多警句还都能背下来。1969年初,年仅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的小山村插队。当时,他带了一箱子书下乡。他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同行的知青或者梁家河的乡亲在提到习近平时,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还有知青说起他来回走60里地借阅《浮士德》一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政治能帮助他明确政治方向,哲学能帮助他抓住事物的矛盾、本质、问题、重点,历史能使他看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文学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五彩缤纷的人生。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在多种场合习近平的讲话中,总会出现一连串的名家名作以及人物形象,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等,这些都是他年轻时阅读的痕迹。不仅在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孜孜以求,最终使习近平与清华园结缘,从政近20年后的习近平把读书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大兴趣爱好,将自己所学所知与履职实践相结合,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等进行系列研究、著书并发表文章。尽管担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日理万机,但是,他仍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读书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他独特的气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 《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率先垂范的同时,习近平也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书。而且,他认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的读书原则和读书范围就是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可以说,他的思想、他的执政理念,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二) 良好家风

习近平对读书的痴迷和执着首先来自于家风的熏陶。据《习仲勋传》记载,习仲勋和齐心经常鼓励儿女多读书、多学习,为人民作贡献。习近平深受父母教诲,即使身处困难年代和艰苦环境,依然秉持良好家风影响下形成的读书习惯。在《习近平的文学情缘》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道:“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6]

良好的家风不止培养了习近平爱好读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父辈革命家可贵的品格,崇高的政治信念,铸造出了自己不变的“初心”。习近平出生在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父母都是13岁参加革命,一生追随共产党、追求真理的老革命。父亲习仲勋,无论身居高位还是身处逆境,无论是在老区还是在特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革命风骨初心不变。面对“文革”后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习仲勋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如何解放思想,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把经济搞上去。他认为,搞活地方经济的唯一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对外开放,这也正是邓小平同志之所想,1979年,邓小平激励习仲勋:“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向中央要政策,采取灵活措施,这一切不仅是留给广东的珍贵“遗产”,更是一把改革开放的尚方宝剑。2001年10月,习近平在给父亲88岁生日的拜寿信中写道:“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爸爸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仍坚定不移,相信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您的言行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担任总书记后,他在很多重大场合反复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所谓,弘道至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猜你喜欢
领导方法
市领导会见
学习方法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我家领导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