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中护理宣教的效果及对降低奶胀发生率的分析

2022-04-13 06:02吴斌
智慧健康 2022年36期
关键词:剖腹产母乳喂养家属

吴斌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山东 淄博 255100

0 引言

分娩是适龄女性一种正常而又特殊的生理活动,在临床上可分为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产妇分娩期间疼痛反应剧烈,一旦产程过长会导致其出现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诱发内分泌异常,产生多种不良并发症,影响母婴生命健康安全。随着现阶段医学水平的进步,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剖宫产需对产妇进行手术操作,存在一定侵入性,多数产妇会产生恐惧感和抗拒感。所以,临床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知识宣教具有重要意义,消除其对剖宫产分娩的恐惧,指导其积极为新生儿提供母乳,从而保证产后激素的分泌,减少产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母乳含有0~6个月的婴儿成长以及发育所需要的均衡营养物质,且是新生儿天然、理想的食物,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强化新生儿的抵抗力[1]。基于此,临床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宣教措施,进而从根源上抑制并发症,保证母婴结局的安全。护理宣教管理的实施,可以尽早评估可能存在的奶胀并发症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知识教育干预,进而有效降低产后奶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达成良好母乳喂养意识。本文针对78例剖腹产产妇进行分析,探究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中护理宣教的效果及对降低奶胀发生率,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8例2019年9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实施剖腹产的产妇进行研究,分为参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参照组产妇年龄23~31岁,平均(27.5±1.7)岁。研究组产妇年龄24~33岁,平均(28.5±0.9)岁。所有产妇孕周38~40周,平均(39.2±0.4)周;经产妇10例,初产妇68例。两组产妇在产次、年龄等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研究的产妇及家属需签订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基础资料完整;心肺功能无异常;认知无异常;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大于18岁;体检正常且Apgar评分均>8分。

排除标准:遗传性精神异常产妇;全程实验未完成产妇;与临床诊断评估不匹配产妇;依从性差产妇;排除高血压以及糖尿病产妇;存在精神病家族遗传史产妇。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采取基础护理,包括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知识,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引导产妇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临床需对产妇开展产前情绪疏导,消除产妇消极、紧张等不良情绪;为产妇创建优质的分娩环境,产后将产妇转送至环境较好的病房;剖宫产实施前告知产妇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产后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研究组产妇采取系统护理宣教,包括以下内容:

(1)产前宣教。医护人员需要及时为产妇发放母乳喂养宣传手册,整合记录所有产妇的乳头实际状况,例如平坦还是凹陷,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帮助产妇改进。并且,医护人员需要依据产妇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护理宣教方式,比如情景模拟、播放视频以及发放手册等方法,促进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医护人员需要引导产妇掌握正确的乳房护理手法以及喂养方式。同时,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剖腹产产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后需要平卧静养。医护人员需要引导产妇坚持母乳喂养,且指导产妇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上升。多数孕产妇在待产期间均会伴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科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引导产妇说出心中疑虑并给予详细解答,依据产妇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预防管理内容。主动与孕产妇沟通,讲解其他产妇的成功分娩案例,培养其生产信心,同时尽最大可能满足其临床需求,拉近护患距离,提高依从性。

(2)产后宣教。产妇实施剖腹产结束后需要保持6小时的平卧静养,医护人员需要密切注意产妇的输液管以及导尿管状态,实时观察产妇的各项指标以及生命体征,监测产妇是否存在不适症状。产妇无异常后即可向其讲述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并进行试验,由责任护士在旁指导,帮助产妇正确环抱新生儿,促进产妇的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并引导家属进行配合。新生儿第一次喂养时间需要控制在半小时以内,随后每两小时左右均进行一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5min以上,20min以内。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告知产妇及家属不可使用奶瓶喂养新生儿,避免新生儿因摄入糖水等食物,对乳头产生错误认知,影响喂养效果。产妇术后1天即可帮助产妇进行坐位哺乳,且依据个人习惯选择舒适度较高的哺乳体位,积极引导产妇进行哺乳后护理,包括以下内容:帮助新生儿打嗝,哺乳后竖着抱新生儿,并应用空心手掌轻拍新生儿后背,待新生儿打嗝后即可放置在床上;若新生儿长时间未打嗝,产妇及家属需要延长竖抱时间。将新生儿放置在床上时需要保持右侧卧位,避免新生儿出现呛奶现象。饮食方面:需要为产妇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饮食计划,可叮嘱其多补充铁剂、维生素、钙剂等,进食种类均衡同时确保孕期营养摄入充足。运动方面:评估产妇的身体状态,在符合运动标准的前提下,可在家属或是护理人员的全程监督下适当进行锻炼活动,比如慢走、散步等。睡眠指导:孕期女性需要保证每日的睡眠充足,以此来补充体力和自身抵抗力。睡觉时尽可能选择左侧卧位,进而有助于体内胎盘的血液循环。

(3)出院指导。①指导产妇正确饮食,多食用膳食纤维,加强营养。②指导产妇在哺乳后进行乳房按摩,每次坚持10min,每天坚持3次左右。同时,可以对产妇乳房热敷,每次坚持10min左右,帮助乳房血液循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③知识宣教,告知产妇及时开展母乳喂养的优势,尽早母乳喂养可保证产妇产后康复效率,促进雌激素的分泌,改善宫缩乏力症状;指导产妇保持正确的姿势喂养新生儿,并在喂养时学习如何护理新生儿,促使产妇及时转变角色,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指导家属第一时间关心、爱护产妇,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避免产妇出现不良并发症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评估产妇的认知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认知水平总分数为100分,分数越高产妇的认知水平越好。生活质量评分为1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心理状态总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情绪状态越差,判断所有产妇的奶胀发生率以及母乳喂养率,并通过百分比展示。

(2)产妇满意度:利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产妇的满意度情况,分值100满。不满意分数<90分,95分>比较满意≥90分,非常满意分数≥95分,总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3)依从性指标:观察产妇依从、一般依从、不依从例数。

1.4 统计学意义

利用SPPS 22.0软件对所有样本患者进行检测,并将数据中的(均数±标准差)通过计量数据展示出来,实施t值检验。所有数据结果中的比对通过百分比显示,及时予以卡方计算,所有分析结果中,若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

参照组产妇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较低,显著差于研究组产妇的指标,且该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差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

2.2 两组奶胀发生率以及母乳喂养率比较

与研究组产妇对比,参照组产妇的奶胀发生率明显多于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差距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指标评估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产妇满意度评估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n,%)

2.4 两组依从率比较

产后,研究组依从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孕产妇的遵医行为[n(%)]

3 讨论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产妇的康复效率,新生儿更容易消化,提升母子之间的感情。并且,母乳喂养在保证新生儿营养摄入的同时刺激产妇的乳房,加强产妇的催乳素分泌,增多乳汁,进一步帮助产妇提升宫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2]。然而,多数产妇进行剖腹产分娩后机体损伤较大,极易产生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部分产妇认知水平有限,导致母乳喂养情况较差,威胁新生儿以及产妇的健康。因此,应当予以剖腹产产妇护理宣教,提升母乳喂养率,降低奶胀发生率。现阶段,在我国医学水平进步的情况下,女性对于分娩期间的护理质量更加重视,宣教护理作为新兴出现的护理措施,以医学理论为基础,摒弃传统的知识宣教护理概念,展现全新的护理管理方案,推动产妇分娩质量上升,保证产妇的分娩安全性。

系统护理宣教围绕产妇分娩期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喂养指导,帮助产妇明确新生儿喂养的重要性,引导产妇家属重视产妇喂养情况[3]。同时指导产妇坚持正确的喂养习惯,注重乳房护理,转变传统观念,提升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妇的奶胀率。并且,在对产妇进行护理宣教的同时重视家属的认知水平,引导家属积极帮助产妇开展正确的母乳喂养,重视产妇的饮食健康,促进产妇及家属认知水平不断上升,提升产妇的康复效率,保证新生儿健康[4]。相关报告指出,产妇生产后72h内是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最佳时期,若是新生儿母乳喂养超出该期限,则会出现婴儿无法吸乳的状况,致使母乳喂养成功率下降,产妇随后会出现乳头变平、乳胀等不良反应[5]。因此,护理宣教的健康知识教育需要在产妇分娩前以及分娩后72h内进行,指导产妇术后积极母乳喂养,掌握喂养技巧,提升护理效果[6]。除此之外,护理宣教管理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督促孕妇保持良好状态,进而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息,提高其孕期的生存质量,并可有效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孕产妇对于临床管理的配合度进一步增加,遵医行为良好,有效提升了医院内的管理质量,临床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接受度更高[7]。

经过本文研究可知,参照组产妇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低于研究组,且该组产妇的奶胀发生率高达35.9%,母乳喂养率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和传统护理对比,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护理宣教可提升其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引导其尽早转变角色,积极融入新生儿的喂养护理中,保证新生儿的营养状态,减少产后胀奶情况的发生。同时,系统护理宣教实施后,临床护理人员强化对其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引导产妇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分娩,依据自身营养情况进食,保证营养供给,适当的开展运动锻炼,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8]。其他学者数据分析可知,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护理宣教后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使其了解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观察组、参照组在母乳喂养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产妇奶胀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各项指标上对比,前者优于后者,数据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有报告指出,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提升产妇分娩成功率,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一步提升产妇产后康复效率。系统护理宣教实施后有效减少产妇抑郁、失眠等情况,提升泌乳良好率,引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9]。其他文献资料显示,宣教护理实施后尽早适应角色的转变,积极学习如何护理新生儿,从而改善产妇的消极情绪,使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10]。观察可知,在以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宣教干预对产妇分娩产程及分娩质量的影响较大,产妇分娩质量较高,分娩结局优于传统护理,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

综上所述,在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时进行护理宣教,保证了新生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健康,促进产妇康复率上升,提升新生儿喂养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剖腹产母乳喂养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牛的剖腹产手术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碘伏湿热敷对剖腹产切口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