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鑫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且剧烈的胸骨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问题,据统计,约有7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梗急性期合并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除了临床给予有效救治外,辅助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近期,我科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实行循证护理干预,在辅助治疗上均取得良好效果,意义深远,有报道价值。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02例,按摸球法分组。对照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37~80岁,平均(55.34±4.15)岁;心律失常类型:快速心律失常40例,缓慢心律失常11例。研究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37~79岁,平均(55.75±4.03)岁;心律失常类型:快速心律失常41例,缓慢心律失常10例。两组一般资料参数均衡(P>0.05)。
纳入标准:①经病史查询、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②发病后48h内入院治疗;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等病症,或全身感染未控制者;②合并躁狂症、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③因文盲等原因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予以24h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并遵医嘱按时给药、吸氧、营养支持、指导卧床休息,并提供床旁护理。
研究组实行循证护理。首先确定循证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搜集个体相关证据,以小组讨论方式,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再结合小组成员各组的临床经验,进一步确定循证问题;其次,在万方等数据库中,就循证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检索,筛选真实、可靠的文献,再结合临床经验、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循证护理方案。最后,严格执行护理方案:①严密监护病情,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1~2周内,尤其是24h内,应在这一时间段加大巡视力度,予以持续性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头晕等症状则立即抢救,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②心理护理,通过病案分析,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从而全面了解患者职业、性格等,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同时,为患者和家属细致讲解心律失常的病因、疗法等知识,促使患者坚定健康信念。③根据患者营养状态,调节、优化膳食方案,尤其是存在焦虑情绪者,进食困难,应在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提供半流质、流质食物,进食酸奶、饮料或刺激性食物。④加强病因控制,营造干净、安静的环境,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并控制同一时间内的探视亲属,注意探视时间,减少噪声,叮嘱患者多饮水,预防尿潴留等。⑤以医嘱为准,同时遵循基本原则用药,输液时依据血压波动适当调节滴速,静推时尽量保持匀速,联合用药时应明确其用药禁忌证,预防出现不良反应。
(1)基本临床指标:观察记录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住院费用。
(2)治疗效果:参考患者心律失常状态变化,结合其心功能恢复程度,评价其治疗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总体有效率=(基本治愈+有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分级标准:心律失常症状消失,且体力无限制,一般活动后无心悸、疲乏、心绞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视为基本治愈;心律失常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明显改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后出现疲乏、心悸等症状,但在休息后减轻,视为有效;心律失常症状有所减轻,体力活动受限明显,稍微活动后即感觉疲乏等,而休息后续长时间减轻,视为好转;心律失常症状无变化,无法从事任何活动,静止状态下也会有疲乏等症状,视为无效。
(3)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记录心率过快、再发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发生例数。
(4)身心健康状况:使用包含8个维度(均为100分)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5)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心理状态、问题解决能力、生理状态等,单项选择包括三种,即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全部选择十分满意者为十分满意,有一项及以上选择不满意者为不满意,有一项及以上选择满意、其余未选不满意者为满意。
采用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较对照组,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基本临床指标比较(±s)
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较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较对照组,研究组S F-3 6 评分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身心健康状况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身心健康状况评分比较(±s)
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脉供血骤降或者中断,心肌进入缺氧缺血状态,从而出现心肌坏死,并伴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75%,1h内死亡率高达50%,应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1-2]。目前,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争议不大,但究竟使用何种护理模式,众说纷纭[3-4]。循证护理作为新兴的护理模式之一,是基于循证医学理论而提出的,一改传统依赖临床经验的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探索患者可能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查找专业文献治疗,并结合自身经验,筛选出可靠的循证依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科室情况,制作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保证了护理措施的可行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6]。
本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即应用循证护理,充分评估本病患者生活习惯、病史等,探索危险因素,并结合临床经验,汇总患者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病情变化、心理、用药、营养支持等方面,针对可控因素予以护理干预[7-8]。同时,根据循证资料提取科学依据,结合临床经验、患者需求,提出相应护理计划,合理满足患者、家属的医疗服务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的医疗资源价值,达成辅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9-10]。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更短,且住院费用更低(P<0.05),提示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病情与身体恢复,减轻其经济负担。分析原因主要是,循证护理能够依据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给予患者更加科学、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功能改善,加快其恢复,从而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其医疗花费[11-12]。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通过循证护理能够根据以往临床护理证据及经验,及早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可规避或减少风险因素对临床急救工作的影响,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13-14]。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再次证实循证护理对患者身心健康状态具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0%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与苏红梅等[15]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循证护理的可行性,患者对循证护理更为满意可能与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身体恢复及心理状态改善,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使其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有关[16]。
综上所述,建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应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