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引领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建设的挑战与举措

2023-02-19 15:58许永强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党性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许永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来宾 5461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时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党性是政党最本质的特征,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1]。为了使党员在思想、政治、作风和组织方面高度契合党的要求,对党员加强党性教育很有必要。高校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党性教育,要引导他们开展自觉学习和主动锻炼,在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理解党的理论和纲领的自觉性,执行党的方针和路线的坚定性。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思想引领之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性

1.1 夯实政治引领

政治引领指的是学生党员在政治道路、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方面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进而促使更多大学生信任党、认同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一方面,党支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落实政治引领的基本前提,是指引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一盏明灯。换言之,政治属性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基本属性。学生党支部应该把政治标准置于首位,将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的大学生吸收进党员队伍,为党把好政治关与信仰关[2]。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必须做到讲政治,深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坚定政治选择,明辨是非,提升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帮助他们了解党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理念。

1.2 强化价值引领

大学阶段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塑造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与国家、民族的未来。高校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党员开展价值引领,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党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社会主义的前途密不可分,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党员充分运用专业所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2 以思想引领推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以思想引领推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建设,还面临着部分大学生党员容易迷失自我、在入党后动摇政治立场、入党后功利主义观念较重、缺少党的优良作风四个方面的挑战。

2.1 部分大学生党员较容易迷失自我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的思维活跃,易于接受国内外的很多新鲜事物。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外矛盾日益错综复杂,中西方文化交锋日益加剧,一些敌对势力针对中国的分化、西化图谋从未改变。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党员容易被一些负面信息迷惑,迷失自我,并逐渐丧失宗旨意识[4]。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党员缺乏社会经验,尚未构建起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党史修养不够高。

2.2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动摇政治立场

部分大学生党员虽然在入党时政治立场坚定,但在入党后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偶尔会表现出思想上的不坚定和不持续,乃至政治立场的动摇。例如,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更加计较个人利益和个人得失,对党组织则不讲道义、不讲原则,面对大是大非做不到第一时间明确态度,不能坚定地站出来维护领袖核心和党中央的权威。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这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没有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2.3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功利主义观念较重

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给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少大学生党员更加关注自身发展,渴望早日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其中,少数大学生党员虽然在入党时并没有功利主义观念,但在入党后面对就业压力却逐渐萌生了借助党员身份为增加就业机会来积累政治资本的错误想法。受这种功利主义观念影响的学生党员严重缺乏组织观念,容易丧失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2.4 部分学生党员缺少党的优良作风

目前,很多大学生党员是00后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中长辈的呵护,可能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一行带有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利益轻道义的倾向。同时,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平时生活中做不到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更愿意追求穿名牌、戴名牌、用名牌,甚至渴望一夜暴富。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怕苦怕累,不尊重甚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不愿意参加体力劳动,更谈不上艰苦奋斗。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党员身上明显缺少党的优良作风。

3 以思想引领推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建设的措施

高校以思想引领推进建设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应该围绕这项工作的目标特点,实施有效融入;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增强思想引领针对性;结合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活动,提升思想引领实效性;重视实践教育,在锤炼大学生党员意志品质中坚定信念。

3.1 聚焦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目标特点,做到有效地融入

高校以思想引领推进建设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应该围绕这项工作的目标特点,继承党长期以来在思想引领工作中一贯的话语风格,并结合新时代特色,赋予思想引领以新的时代内涵与表达方式,努力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激活其生命力。

第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中要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点的思想引领表达方式。新时代的主流话语集中反映了新时代的主题。创新思想引领表达方式,能够增强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定期开展诵读革命先烈书信等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党员深刻感悟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引导大学生党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革命老同志在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引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定期邀请老革命、老战士、老党员来校举办讲座,向大学生党员传播革命精神、讲述革命传统、回顾红色历史,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党员永远跟党走的信念[5]。同时,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借此机会,大力开展思想引领工作,促使大学生党员统一思想与行动,切实将对党忠诚体现在自身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第二,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补充和拓展党性教育的内涵,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要结合新阶段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特点,深入挖掘和利用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不断完善和拓展思想引领的时代内涵,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学生党支部可以利用七一建党节等节点,组织学生党员重读入党申请书、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初心,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6]。例如,2021年5月,西安交大举办“百年追梦,奔向未来”红色校园跑活动,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在行进路线中设置了红色基地拼图、红色歌曲演唱直播等任务关卡,提升了趣味性、参与性。

3.2 根据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新特点,增强思想引领针对性

思想引领必须借助多元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传播精神力量。鉴于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现状,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性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兴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

第一,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大力传播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精神,在大学生党员中间掀起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热潮[7]。新时期新阶段,社会各界涌现出黄文秀、王继才、黄大年等一大批先进模范。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定期组织学习先进模范的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大学生党员向抗疫英雄学习,学习他们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思想,忘我奉献、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牢记使命、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激励大学生党员传承好榜样精神,勇担重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例如,吉林工商学院拍摄了12 部“我身边的党员故事”短视频。其中《做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入围吉林省长春市百部优秀短视频作品,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充分展现学校党员及党支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风貌。

第二,高校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辟大学生党员网络培训平台,不断激发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机和活力。例如,早在2021 年,吉林农业大学组织部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就联合组织开展了“基层党员进党校”的网络培训活动,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大学生网络党校平台进行,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聚焦党员教育7 大基本任务,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史教育、党章党纪党规、党性修养提升、榜样力量以及学校特色党建成果等课程模块,同时设计了课程学习、主题研讨、撰写研修心得、在线考试等学习环节,贴合党员教育工作和参训党员工作学习实际,有助于培养一支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3.3 结合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活动,提升思想引领实效性

与普通文化教育不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结合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这一特性,高校学生党支部以思想引领推进建设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政治训练高效渗透到政治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第一,为进一步提升思想引领的实效性,高校学生党支部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内容与大学生党员实际思想政治问题的契合性,切实将思想引领转化为大学生党员涵养情怀、付诸实践的精神力量。必须引导大学生党员把对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融合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开展观看红色电影、经典阅读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党员积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从而在深刻的领悟中汲取力量、获得营养,强化坚守初心的思想自觉和勇担使命的行动自觉。

第二,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强化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的落实,提升思想引领的实效性[8]。一方面,高校要对学生党支部加强监督指导,促使其科学开展组织生活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带好头、做好表率,努力营造有利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促使大学生党员自觉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及时打扫思想上的灰尘,纠正行为偏差,时刻做到站稳政治立场,勇于担当、不惧风雨。对此,燕山大学党员组织生活馆以“熔铸初心使命·淬炼时代风华”为主题,设有“宣誓”“红色历程”“精神谱画”“风纪镜鉴”“英模礼赞”五个展厅以及“传习巷”和“智慧党建课堂”两个多功能区,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宗旨、百年奋斗的辉煌历史、伟大丰厚的精神谱系、严明刚性的纪律规矩和无私忘我的英烈模范等“育人元素”,构建起“五厅一巷一课堂”的全方位、立体式教育格局。

3.4 重视实践教育,在锤炼大学生党员意志品质中坚定信念

党性教育不但要开展理论教育,而且要开展实践教育。理论党性教育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强化、锻炼和检验,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不断坚定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在意志品质的锤炼中坚定学生党员的信念。为此,第一,高校可以在校内为大学生党员设立岗位工作制,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队,在就业帮扶、心理、学业等岗位上让大学生党员经受锻炼与检验。

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主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组织大学生党员深入基层挂职或参与顶岗锻炼,让他们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工作本领,实现茁壮成长[9];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善于从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加深对党中央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同。例如,2022 年,闽江学院海峡学院传承闽院德育传统,组建“暖薪课堂”学生志愿讲师团,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社区、学生公寓等,开展示范性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出大学生党员“红岩苗圃”滴灌式教育品牌。而且,高校学生党支部还要督促大学生党员做好分内工作,在平时学习中做到勤奋刻苦,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思想水平;在平时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自觉规范一言一行,力争在大学生群体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大学生党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力量。培育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大学生党员,高校应该不断深化以思想引领推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机制的建设,努力促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自觉在学习中积累智慧、增长才干,主动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以青春之笔描绘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绚丽华章。

猜你喜欢
党性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