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研究

2023-02-24 00:46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思政

何 冰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媒体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个性形成等方面,带给学生的影响深刻而长远,这就意味着新形势下,要努力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与全媒体实现融通,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格局的优势,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对思政教育工作路径进行优化创新,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努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全媒体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2]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迭代中,全媒体作为一种最新的媒体传播形态,是指立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报纸、广播、网站、短视频等新旧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媒介形态、传播渠道、传播方式、营销观念及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整合性运用,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全媒体的广泛应用,是新媒体与旧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3]。

二、全媒体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意蕴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大学生娱乐、教育、自我表达及互动交流的主要空间,新旧媒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思政教育传播平台更加丰富

全媒体时代,传播平台是核心资源。全媒体传播的平台既包含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包含了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

(二)思政教育传播形式更加丰富

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表现形式,如图像、视频、音频、动画、游戏、VR、H5 等,针对同样的消息,可以根据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征有侧重点地进行选用。例如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广西外国语学院推出的“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系列活动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多个媒体平台发布,充分运用了微电影、动画、短视频和H5 等多种形式,产出爱国视频《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快闪视频《喜迎二十大·党徽在闪耀》、毕业季作品《青春向党,勇毅前行》等多项优质内容,使得思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三)思政教育互动性强

全媒体最为显著的优点是互动性强,这种优势能够帮助高校辅导员获得更多学生的反馈信息,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全媒体技术,抢占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搭建线上和线下混合育人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4]。如针对学生的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不稳定问题、恋爱的问题等,辅导员可以利用全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实时交流、思想碰撞的互动平台,用新思想教育大学生,用新观点说服大学生,用新方法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性和互动性。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大共识的重要抓手,也是塑造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量。全媒体强调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当前大学生多为“00 后”群体,他们充满着朝气活力、积极自信,但知识体系尚未完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尚未形成,再加之全媒体时代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以下现实问题:

1.学生价值观念善变

全媒体时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多元、文化多元和价值观多样的世界,其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大量虚假、负面的信息,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仍然处于完善阶段,他们分别是非的能力的比较弱,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虚拟的空间范围内,他们主要通过玩游戏、看视频等方式放松精神,获取快乐,虽然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现实社交能力,甚至使现实人际关系变得淡薄、冷漠。此外,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过度使用网络媒体容易导致他们的学习时间被占用、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因沉迷小说、游戏、娱乐等荒废学业。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三观的形成[5]。全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势在必行。

2.辅导员媒体素养有待提高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当前处于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传统的媒介素养经验,已经不再适合全媒体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比如,部分辅导员对各种媒体操作不熟练,仅仅将全媒体传播平台作为思政教育管理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事务的发布,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同时对于如何利用全媒体虚实结合的特点,实现立体化育人,如何构筑全媒体矩阵形成体系化的思政育人格局等问题也未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在全媒体时代,只有持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体素养,才能谋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才能使媒体发挥更大的效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3.辅导员的话语权影响力下降

话语是人与人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最常见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通常依靠和使用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运用话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然而,在全媒体技术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化,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场域中的主要参与者与构建者,他们主要通过网络渠道认识世界、了解时事、获取知识、发表意见、释放情感,相比于单向灌输的思政教育,他们更喜欢通过网络平台来学习知识,无形中导致传统意义上的思政教育话语权被消解,使得辅导员用角色赋予的职业话语,与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变得日益困难,出现了辅导员“不断言语,但却无人聆听”的尴尬局面,学生在这种语境上难以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心灵上的慰藉,从而使得辅导员思政教育权威性处于式微状态[6]。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7]在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掌握媒体平台思政教育主动权,在明确育人方向的前提下,从教育内容、形式、载体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影响力,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全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1.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思政教育工作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观察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这一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魂”乃神之本,无魂魄则无精神,在全媒体融合发展场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入脑、入耳、入心,作为辅导员必须紧紧抓住“铸魂育人”这个根本要求,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思想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利用全媒体技术,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有机统一,推动全员育人形成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分清主流与支流,认清现象与本质,正确认识自身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铸牢学生的人生信仰、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从而发挥全媒体平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在大学生思政育人环节中做到“铸魂育人”,实现先铸“魂”,再立“人”的目标。

2.坚持协同育人,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

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纵深发展,需要着力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同部门与层级之间的原有边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高校应在坚持协同育人理念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思政教育机制工作。

3.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思政教育铸魂育人

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要推进全媒体与思政教育从“简单相加”阶段迈向“深度融合”阶段发展,辅导员必须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用好全媒体的展现和交互优势,不断进行思政育人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1)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

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网络媒体、社会媒体的综合优势,形成多样化、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新途径。依托大数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精准分析学生的需求,推动实现智能精准、定向传播,同时营造支持服务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的具体虚拟场景,让大学生在融入话语场域的生动情境体验中获得体悟,不断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环境。此外,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团结倡议和线上课程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思想引领“不掉线”,学习生活“常在线”的良好云端氛围。

(2)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活起来,首先应有活生生的内容。正所谓“内容为王”,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中,作为思政教育工作中“血液”的教育内容属于主要方面。可以说,思政教育内容的生产与选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对辅导员而言,应结合思政教育的核心主旨,并利用全媒体技术,打造生动、丰富、有趣、精准、高效的思政教育内容;对学生而言,在思政教育内容生产方面,高校可以采用众创、众筹的方式,招募、邀请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思政教育内容生产。学生骨干通过直接参与思政教育工作中推送议程设置、活动话题策划、网络课程录制、排版编辑等工作,可以提升政治觉悟,实现朋辈辐射,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思政教育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育人实效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讲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互相结合,把显性教育与体验式教育、情景式教育等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使思政教育做到简要化、时尚化、互动化、多样化。

(4)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

针对高校辅导员话语权地位下降这一现状,作为辅导员,应善于分析和研究“网络语言”,从学生关心的情感生活、网络生活、现实社会等出发,利用全媒体时代的技术优势创新表达方式,转变话语呈现形式,用大学生喜乐见闻的语言形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传播,使得辅导员思政教育话语能深深扎根于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增强辅导员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9]。

4.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0]。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并关注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规律,并充分借助全媒体带来的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坚持从心出发,打造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行为特征,直接影响思政教育成效。因此,搭建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提高思想引领和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效。第一,坚持宣传教育为先导,加强新旧媒体融合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心理健康宣传效果;第二,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问题,以心理健康教育精品活动为载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和体系化;第三,坚持心理援助为保障,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实现精准帮扶,做到及时排查、及时跟踪、及时干预,对遇到心理困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帮扶[10]。

(2)坚持典范引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

全媒体时代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注意抓住学生典型[11],通过高标准选树先进学生个人和先进集体榜样,切实保障宣传出去的榜样,是学生当中的佼佼者且当之无愧,同时利用媒体平台多角度进行宣传,歌颂和赞扬学生楷模,以丰富学生个人、宿舍和班级的榜样典型,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发挥榜样教育人、感染人、带动人的积极作用,在全校营造大力学习榜样的浓厚氛围。当榜样的力量真正发挥时,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就有了一个具体航标,今后的育人工作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彻底重塑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依赖的基础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同时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巨大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全媒体为载体,突出全面覆盖、多元联动的媒体交互,持续增强全媒体阵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才能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效果,开创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