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婷,莫剑锋
(1.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广西日报社,广西 南宁,邮编530026)
随着以互联网、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也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发展方向。这对包括中文在内的传统文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学界对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大都偏向理工科的课程,对文科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仍然不够充分。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试图构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师范院校设置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全国统一的以专业学科知识为重的课程,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学校教育传播传统文化的实际效果来看,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1.教师本位
从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主要还是靠通过PPT进行讲授,上课内容主要介绍作家生平、社会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作为长期形成的古代文学教学的固定模式,对教师来说,比较省时省力,但这样的文学课索然无味,当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从教育的目的看,教学过程的实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现有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常常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使得古代文学课堂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一言堂”“满堂灌”。笔者曾连续三年在开学第一课时开展问卷调查,关于古代文学最后一段“元明清文学”的学习目的,在332 份有效问卷中,有41%的学生表示只是为了“获取学分”。可见,不少学生提不起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自然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然,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的形成,不能全部归咎于教师。首先,古代文学课所要教授的内容非常多,课时不足。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限制下,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开快车。其次,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师相对于理工科的教师来说,比较缺乏信息素养,对混合式教学不太了解,且缺乏了解和实践的动力。第三,学生作品阅读量少,古典文学素养较低,教学很难在一种双边互动的佳境中展开,容易形成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
2.知识本位
与“教师本位”相联系,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知识本位、以理论为主的思想。现在流行的几种文学史教材考虑更多的还是文学史体系框架的构建、学术观点的更新等学术性、理论性更强的问题,而对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与教学直接相关的问题则明显不够重视,一些新编的文学史教材并不适合直接用于教学。如现行通用的袁行霈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共计160 万字,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新著》多达170万字。面对如此“厚重”的教材,加上配套的“作品选”,教师通常只能讲大作家的作品,介绍作者的生平思想、艺术特色、时代思潮、文学发展规律等宏观的问题,其余的由学生课后自学。还有教师按自己的讲义来上课,将教材当作摆设,当作学生课后阅读的参考书。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高屋建瓴,理论性强,但其局限、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易走入以史代论而忽略中国文学多元化特质的误区。学生甚至教师本人,无须多读和细读文学经典,只需死记硬背文学史上归纳的条条框框,即可应付教学,应付考试,即可高谈阔论,甚至不读《红楼梦》,也能大谈《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或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规律。”[1]古代文学课应该是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在内的综合课程。文学课程不应只以知识的积累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主要目标,还应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引领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了解特定时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成熟的人生观,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民族和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价值认同感,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弊端,不少中文系教师已经做出改革并且成果斐然,比如戴建业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哔哩哔哩进行授课,扩大受众;张秋子主要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处理内涵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建立在线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有效通道,已有的研究尚显不足。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很多,但多半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讨论;关于混合式教学与具体学科教学的结合也不少,但多半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比如英语、会计、工程管理等。关于中文学科的混合式教学研究很少,以“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为题在知网上搜索,目前查到相关论文只有十几篇,没有专著。有的主要谈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有的谈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构建,有的着重论述混合式教学特征和意义,其中仅有4 篇论文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仍需继续深化。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学生为主、作品本位、双向互动,并据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1.“学生为主”
“学生为主”指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力求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兴趣点”;打破学生对古代文学古奥艰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学了没用”的固化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古代文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作品本位”
“作品本位”指文学教育不同于讲授客观的知识规律和技术为主的理工类课程,它强调人文情怀,强调感性的感受,需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激发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3.“双向互动”
“双向互动”是指为了改革陈旧僵化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时,需要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及时反馈和适时奖励,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点解决学生如何“动起来”的问题。
1.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体系
将传统以文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立体的”,包括文本与视频音频在内的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使用本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兼用爱课程、雨课堂等平台,要求学生下载使用爱课程、优慕课、学习通等App。
2.以学生的经验与兴趣为导向,建设课程资源库
课程资源库包括基础教学资源、在线课程资源和教学拓展资源。
基础教学资源,是指将教案、教学大纲、课件、习题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这个部分主要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线上学习,完成课前任务。
在线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和微课视频。课堂教学视频包括教师自己的课堂实录和爱课程、超星学术视频、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的、与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的视频课程。这类资源很丰富,需要教师针对学情和教学进度进行筛选和推荐,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比如上先秦文学时,推荐南京师范大学王青的《中国古代文学(一)》;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则推荐南京师范大学王青的《中国古代文学(二)》和复旦大学骆玉明的《世说新语精读》;上唐宋文学时,推荐叶嘉莹《小词中的修养境界》和骆玉明《古典诗词鉴赏》;讲元明清文学则推送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黄霖的《四大奇书的当代价值》和《金瓶梅研究》。微课视频主要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录制,比如“中国戏曲的特点”“目连戏”“昆曲的舞台艺术”等。微课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课堂教学视频则主要依托爱课程平台。
教学拓展资源,包括唐诗宋词的吟诵视(音)频、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微课视频、元明清戏曲的表演视频、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等。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作品时,通过教学拓展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戏曲的音乐特性和舞台效果、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与程式化等问题。
3.优化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突出作品本位
根据知识、能力、素养三级教学目标的划分,整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将之分为基础模块、进阶模块和高级模块三部分内容。基础模块主要是通过课前任务中的基础知识题,使学生了解各个朝代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进阶模块是通过课堂教学,通过文本细读、课程论文的写作、课本剧的撰写和表演、微课制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并培养写作能力和多课件的制作能力。高级模块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通过文本细读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优秀作品和重点作家(如颜真卿《祭侄文稿》、文天祥《正气歌》、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林觉民《与妻书》)体现出的“正心笃志”“固穷守节”“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和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课程思政目的。
(2)课程环节设计注重师生互动
以学生的兴趣与经验为中心,以培养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通过课前导学、课堂助学、课后促学一体化设计,打通线上与线下学习渠道,构建中国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发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①课前导学:
分为课程公告和课前任务两大板块。
课程公告方面,开学之初,教师向学生介绍混合式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在课程通知公布课程的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爱课程上的相关课程、阅读篇目、背诵篇目、考核办法等,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指导组建学生的学习小组。
课前任务包括阅读篇目和练习题(包括基础知识题和思考题),可根据教学进度,每两周发布一次,一般周六发布,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的教材和课件,使用平台上的相关文献、影音资料,同时自行搜索补充资料,归纳总结,找到答案,留待课上讨论。在设置课前思考题时,需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学到《水浒传》,要求学生思考关于武松的“武十回”、宋江的三个绰号、武松杀嫂与宋江杀惜体现了怎样的女性观等问题。
②课堂助学:
课堂授课时,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检查学生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通过课堂讨论考查学生对思考题的思考情况,促进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的重点包括对课前任务中的思考题进行讨论、示范古代文学经典的细读方法,指导对小说与戏曲作品的改编与表演等。除了解决思考题,每个学期安排一两个单元开展学生讲作品活动,安排一个学习小组提前自学,指导学生做好多媒体课件,或使用录屏软件、视频剪辑软件录制微课,派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教师要对学生展示进行评价和建议,或请其他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口头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要求学生讲的作品要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相关,并形成有效的补充,例如在指导古典小说文本细读与戏曲作品改编与表演时,可与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剧本写作与表演。
③课后促学:
课后要与课前一样,有效打通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渠道。课堂上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登录混合式教学平台的讨论板块,继续深入讨论,或者分享学习中的感想与收获,或者提出不解与疑问,教师答疑解难。此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讨论板上发起有价值的话题,供大家交流互动,把问题引向深入。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讲授者与裁判,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陪伴者。教师在教学平台里发布作业(每个较大的教学单元都要有作业),学生上传作业至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跟帖参与评阅,提出修改意见。每个学生都拥有发表评论、展示改编作品、文本分析的平等机会,促进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的主权。
通过上述举措,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切实解决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矛盾。笔者使用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四年,在最近两年的学生评教中都得到很好的评价,说明学生对此教学模式是接受的。
4.完善监控与考核体系,促进学生课外学习
开学之初,教师便规定在线学习课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时长,每个单元设置课前基础知识题、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单元测评题,在线点评学生的课本剧作品和小论文。对学生的评价要过程化,平时成绩的构成要多元化,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防止期末考试占比过大。
习题库的设置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相对简单的任务,达到“一般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稍大的任务,并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学习,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混合式改革,建设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基于网络的教、学、考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平台,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特色,提出高等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的兴趣与经验为中心,通过课前导学、课堂助学、课后促学一体化设计,建立学生线下自学与教师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切实解决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矛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古代文学教育,营造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价值认同感,自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投身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中去。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重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深入探索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建立“教”“学”“考”一体化混合式教学平台,可以构成在线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有效通道,促进师范院校中文人才的培养,同时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及其他文科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