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研究

2023-02-24 07:46
关键词:协同评估指标

韩 岩

(长春师范大学 计划财务处,长春130032)

国务院于2021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了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的一体化以及强化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预算更具约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举措,包括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财政预算工作提供方向和遵循。特别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个目标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推动高校财务实现绩效的有效提升。传统预算只注重分配和使用,而忽视效益和监管,这导致了预算管理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一、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校预算管理和高校绩效评估概述

高校预算管理是指高校在经费分配、使用和监督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提高管理效能的目标。高校预算管理理论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理论、预算执行理论和预算控制理论等。

高校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质量进行评价,以提高高校整体绩效和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高校绩效评估理论主要包括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理论、绩效评估方法选择理论和绩效评估结果应用理论等。

(二)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关系

高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预算管理是绩效评估的基础,可以为绩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绩效评估是预算管理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可以为预算管理提供反馈和建议。

高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具有协同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性。明确高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协同性,有助于研究其协同发展策略,从而优化高校管理水平。其一,目标一致性是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性的核心。这两项活动都应以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为导向,遵循相同的目标设定和规划路径。其二,信息共享性是指高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动与分享。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两个系统可以相互传递、交流和反馈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其三,透明度和公正性是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性的重要保障。在两项活动中,应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评价标准的公正合理。其四,战略协同性是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性的最高层次。在高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两个活动应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实现高校各项业务活动的战略协同。

二、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推进预算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相互配合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在设备采购和科研项目资金分配方面,尝试以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和优化预算分配的重要依据,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望在更多高校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虽然我国高校已经尝试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进行有机结合,但这种结合通常是局部的、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首先,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存在诸多不顺畅之处,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其次,绩效评估的数据支撑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数据采集不精确、数据整理不规范、数据分析不深入,导致绩效评估结果不够客观、准确,无法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再次,绩效评估指标不够科学也是当前协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绩效评估指标存在单一、片面的问题,无法全面反映部门的实际绩效水平,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公正和准确。最后,反馈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当前协同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反馈不及时、监督力度不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协同发展的效果和质量。

三、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性,其协同发展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入剖析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之间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相应机制和体系建设,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对于协同发展的认识不足,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这是当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校运营过程中,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如何全面系统配置这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高校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分配和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校各级教职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缺乏对协同发展的全面、系统认识,将导致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进而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其次,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日益发展的时代,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不足成为了制约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现代高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需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便更好地对学校的各项运营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需求。具体而言,这些高校可能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和技能,无法引入和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不能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这就会导致学校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运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影响了协同发展的推进。

此外,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透明度也是影响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还对协同发展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及时共享数据和信息,这会导致预算管理部门无法全面了解学校的各项运营活动,进而影响预算的分配和决策的准确性。另外,也存在个别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隐瞒或歪曲数据和信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其他部门的决策,还会破坏整个协同发展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缺乏透明度会导致其他部门无法准确了解实际情况,进而影响了协同决策的公正性和效果。

最后,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也是制约当前高校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反馈和监督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解决。同时,一些高校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校内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了协同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构建协同发展的理念

在推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培训课程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理解和认识。针对不同部门和员工的需求和特点,可以开展定制化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帮助各部门和员工更好地理解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内涵、明确主体职责及其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过程中来,建立良好的意见反馈机制和参与渠道,让全校师生员工能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促进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改进和创新。

(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

通过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可以保障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绩效评估的公平性、客观性,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明确协同发展的目标

第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协同发展,优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流程,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确保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第二,提升管理水平。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管理水平,使高校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三,增强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协同发展可以促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深度融合,促使绩效评估更加科学、客观,提升高校的整体运营效益。第四,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协同发展,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有机结合,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资金和效率的有力支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

2.明确协同发展的原则

在进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持续改进原则,以确保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首先,为保证整体效益,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需要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全体参与者共同推进,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以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保障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次,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即将实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作为所有活动的导向,确保各项活动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为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需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在开展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并鼓励各方面的参与者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发展。最后,协同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深化协同发展程度、完善协同发展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明确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

推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关键环节。

其一,在启动协同发展之前,需要确立清晰的目标。这将有助于确保所有参与者对协同发展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为后续的协同发展过程提供明确的方向。

其二,为了确保协同发展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这些原则应当反映协同发展的目标,并为参与者提供指导。管理层和各相关部门需共同参与原则的制定,以确保这些原则能够有效地指导协同发展的实施。

其三,在明确目标和制定原则的基础上,需根据协同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实施方案。在策略制定过程中,各方需共同参与,以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为后续的协同发展实施奠定基础。

其四,在策略制定完毕后,各主体需按照协同发展的策略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际工作,确保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以确保协同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

其五,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对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从而确保协同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有独立的评估机构或人员参与,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六,当协同发展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听取所有参与者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过程。

(三)建设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

建设预算绩效评估体系是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协同发展的关键手段。该体系应包括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设定评估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流程和制度等。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校实际情况和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高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

建设预算绩效评估体系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目前较为主流的绩效评估方法是平衡计分卡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

1.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法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绩效评估方法,它关注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强调各个层面的平衡。在高校绩效评估中,应用平衡计分卡法可以有效地将高校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绩效指标。例如,在财务维度,可以通过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指标来评价高校的预算绩效;在客户维度,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价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情况;在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可以通过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评价,来反映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等指标来评价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平衡计分卡法的优点在于其全面性和前瞻性。它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关注非财务指标;不仅关注当前绩效,还关注未来发展。通过平衡计分卡法,高校可以将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绩效评估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然而,平衡计分卡法的实施也存在一定难点。首先,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后,评估办法的实施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高效沟通。

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一种以关键绩效指标为基础的绩效评估方法,它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关键参数进行提取和分析,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的关键性指标,进而对整体绩效进行评价。

在高校绩效评估中,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可以有效地将高校的预算目标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测量的关键性指标。例如,可以通过预算执行率、成本控制率等指标来评价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成本控制能力;通过生均经费支出、生均学费收入等指标来评价高校的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等指标来评价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情况。

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点在于其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可以减少评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能够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为高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首先,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可能存在偏差或遗漏;其次,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确定也可能存在主观性;最后,关键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复杂程度较高,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平衡计分卡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两种常用的高校绩效评估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以此来进行预算执行的成效和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估。

(四)建立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推动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平台应具备数据共享、信息交流、在线分析等功能,有力支撑着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首先,数据共享是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功能。通过该平台,各部门可以实时获取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以及绩效评估的反馈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帮助各部门更好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其次,信息交流是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功能。通过该平台,各部门之间不但可以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避免重复工作和浪费资源,还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在线分析是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功能。该平台可以帮助绩效评估机构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对各项工作的效果和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衡量。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要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对于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部门或个人,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表彰等。这样可以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预算管理不善或绩效评估不合格的情况,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这种惩罚可以是经济惩罚也可以是行政处罚,如扣减经费、暂停项目等。这样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同时,高校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可以是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高校还要完善反馈机制,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通过书面、电子邮件或其他通讯工具进行沟通,以便部门或个人全面了解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语

协同发展是高校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协同发展的理念、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建设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建立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推动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综合管理效能。

展望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协同发展将更加高效和精准。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协同机制的设计和优化,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以及如何将绩效评估结果更好地应用于预算分配和资源优化等方面。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以推动高校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协同评估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评估依据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协同进化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