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界面理论视角下词义知识的深度更新
——《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2024-02-01 08:03殷思琴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蕴涵句法词义

殷思琴

(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是邱庆山副教授2021 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是作者在词义学领域深耕十多年取得的又一新成果。该书是基于作者(2010)的博士学位论文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句法-语义界面的现代汉语词义研究”的最终成果,结项成果被鉴定为“良好”。该著作在语言界面理论视角下对词义知识做了深度更新,内容颇具新意与特色。正如赵世举先生所言:“该成果不仅仅在语言理论上增添了一说,而且对于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机器翻译、词典尤其是学习词典的编纂等语言应用,都不无价值。”[1]

全书30多万字,共九章。

首章回顾了词义学的基点问题,梳理了句法-语义界面理论、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依存语法、形式句法理论、生成词库理论等蕴含的词义知识与启示。

末章总结全书并从4 个方面展望了研究前景。这4个方面是:第一,词义球结构理论发挥作用的边界在哪?词义球结构理论对句法结构本体之外的一些因素是否有效?第二,词义球结构理论与汉语词类新体系的构建。第三,大规模同类词语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构建。第四,面向语言能力提升的积极型属性义知识词典编纂。这些都是极具探索价值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其中,第二个方面的问题邱庆山先生以“基于认知组合性词义观的汉语词类体系重建与标注实践研究”为题,申请获批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该项目已于2023 年7 月结项,结项专著《认知词义组合型词类体系构建与标注实践》鉴定为“良好”等级。

中间7章,分别是“词义球结构的理论模型与模式识别”“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对象词、属性词、属性值词的词义球结构描写与建模”“词义球结构扩展与词义活力和语法结构生成”和“词义球结构理论与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构建”,都围绕着“词义球结构”展开。本文我们把这7章的内容概括为五个部分进行介绍(本文第2-6 节),并对该书的特色和贡献予以总结。

一、词义的基础性核心地位及其蕴涵的句法特征

什么是词义,如何表征词义?这是词义学的基点问题。从这个基点问题出发,作者合理吸收了相关语言学理论中的词义知识,创造性地提出了词义球结构理论和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呈现了词义蕴涵的句法特征和句法个性,扭转了传统词义学与句法学各自为政的局面,深度推进了对词义本质和表征问题的认识。

作者指出,传统的词义结构理论过于关注静态层面,将词义内容二分为理性(概念)意义和附属(色彩)意义,这种粗粒度的切分对人们灵活高效地运用语句帮助不大。即使后来的词义结构多分,也仍然没有解决切分出的不同词义要素之间关联性差等问题。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传统的词义切分不是面向句法组合运用的,所以切分得到的词义结构知识并不能帮助人们高效地理解和运用语句。

因此,词义球结构理论模型以及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就是作者对词义学基点问题的回答,阐明了词义在语言中具有基础性的核心地位,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句法特征和句法个性,同时肯定了词汇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

二、词义球结构理论及其主要特征

词义球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词的词义结构(词义内容)由三个互有认知关系的要素(对象义、属性义、属性值义)和两个义层(指示义层、蕴涵义层)构成的具有认知语义计算关系的球型结构。词义结构的三要素在不同词类的词义结构中存在的状态不同,一个词义结构中只有一个要素是显性存在的,称之为词的指示义层,另外两个要素则是隐性存在的,称之为词的蕴涵义层。词义在语言交际(句法结构生成)中活力强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蕴涵义的两个要素具有强大的赋值扩展能力,这也是词义具有巨大的潜在性的句法构建(句子生成)能力的隐性认知语义动因。

作者把词义球结构理论的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第一,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词都标记一个认知范畴(对象),而且把认知范畴分为“独立型认知范畴”和“依附型认知范畴”两种。第二,词义球结构分为三个要素和两个义层。第三,词义球结构具有极大的句法组合活力和句法生成能力,是解决句法-语义界面问题的新思维。第四,词义球结构依靠组合和聚合来运转。第五,依存性也是词义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性。第六,该理论证明了词义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第七,该理论坚持认为词义球结构是句法结构的基础和基因。第八,基于词义球结构理论可以重新构建汉语的词类新体系。

除实词外,词义球结构理论模型也适用于虚词的词义结构描写。由于虚词是句法词,主要功能是进行句法语义运算,因此其词义结构中的对象义和属性义都是隐性存在的,都属于蕴涵义层,而其属性值义则都是显性存在的,都属于指示义层。作者对虚词意义的重构也具有重大意义。过去普遍认为,虚词与实词性质不同,没有词汇意义(有的甚至表述为没有实在意义),只有语法意义。这就使得对词的认识缺乏一致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会产生一些困惑,甚至导致对虚词的轻视。这不仅深化了对虚词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对词汇系统整体性的认识。

三、认知组合性词义观

该书第三章“认知组合性词义观”梳理了词义观的内涵和历史演进。作者把词义的内向和外向观照联合起来,在对词义的内部结构进行切分时,充分考虑到词义与外部因素的关系,考虑到词义在更大范围、更大系统中的功用和地位,把词义的外向观照作为内向观照的前提和基础,将词义向内的结构切分跟向外的功能使用结合起来。这是形成新的词义观的基本指导思想。

认知组合性词义观认为:(1)词义具有认知本质。词义结构、认知结构和信息结构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有助于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和机制。由于词与客观世界之间具有指称关系,认知结构及其三要素“对象、属性、属性值”会自然地向词义结构投射,形成词义结构及其要素。词义本身就是信息,是语言信息的基础部分和细胞性单位。词义结构和信息结构天然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作者认为,词义球结构是认知结构向词(词义)的投射,本质上是词义的一种意象图式,可以称为“对象义-属性义-属性值义”图式。(2)词义具有组合本质。词义的组合本质与人类的语言运用和信息交流具有内在的关联关系。组合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手法,也是语言运转的基本动力。从语言的表层形式上来看,是词和词的组合运用;从深层内容上来看,则是词义结构要素的不断赋值导致的词义结构的不断扩展。词义具有组合特性,是因为句法组合本身就是词义存在的一种方式,是词义得以体现出来的最直观方式,也是词义在语言交际中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基本方式。因此,具有认知本质和组合本质的词义结构,就跟认知结构、句法结构、信息结构是同构的。

综上所述,认知组合性词义观的基本内涵可简述为:四个结构(认知结构、词义结构、句法结构、信息结构);三组要素(对象、对象义、对象词;属性、属性义、属性词;属性值、属性值义、属性值词);两种状态(显性、隐性)。这种认识契合了词义所具有的多层次、多维向、多接口的特性,打通了词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认知组合性词义观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着眼于人们的句法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认为词义结构生成是认知结构向语言符号投射的结果,而词义结构的显现则是词语间的句法组合驱动的结果。基于认知组合性词义观,一个人扩展词义球结构的能力,跟一个人的句法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这些词义知识,都是对传统词义观和词义知识的深度更新。

四、三类词的词义球结构描写与建模

该书第四、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对象词、属性词、属性值词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三类词进行了结构描写与建模。

(一)对象词的词义球结构描写与建模

作者指出,对象词是标记指示认知对象的语言符号,包括独立型认知对象词和依附型认知对象词。前者是指表示“动作行为”和“人事物”的词,也叫“实体对象词”;后者是指表示“属性”和“属性值”的词。这样一来,对象就包括实体对象、属性对象、属性值对象三种。实体对象词的对象义要素是显性存在的,具有显在的标记性,属性蕴涵义和属性值蕴涵义都是隐形存在的。作者将实体对象词的词义球结构模型表示如下(见图1)。

图1 实体对象词的词义球结构(剖面)示意(透明实心球)

图1可以形象地说明实体对象词的对象义周围都隐性地潜在着很多空位,[2]这些空位就由属性义和属性值义来填充。用词语符号来形式化替代词义要素(即“词义球结构要素的语义赋值”)以后,“对象指示义+属性蕴涵义+属性值蕴涵义”这种匹配性词义组合结构得以填充,于是就形成了句法组合结构式。词义结构由此得到了扩展,句法结构便由此生成,语义信息也便由此产生。

(二)属性词的词义球结构描写与建模

作者指出,属性是人们认知把握实践对象的角度、途径或切入点等。在对象的认知上,一切可以作为认知切入点的角度,无论是对象本身的某种性质或者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都应该被当做对象的属性。属性对象词的词义结构要素中的“属性义”就是显性存在的,而且具有唯一性,也就成了显性的指示义。由此,该书将属性词的词义球结构表示如下(见图2)。

图2 属性词的词义球结构(剖面)示意(透明实心球)

图2 所示,实心圆点表示属性词的属性指示义要素。实心圆点之外,环绕着两层词义要素,一层是实体对象义要素,另一层是属性值义要素。它们隐性存在于实心球心的外围,所以用虚线圆表示。透明的实心球模型,可以较形象地说明属性词的属性义周围都隐性地潜在着很多空位,这些空位就由对象义和属性值义来填充。由此可见,“属性指示义+对象蕴涵义+属性值蕴涵义”的这种匹配性词义组合填充,用词语这种语言符号来形式化替代以后,就形成了句法组合结构式。词义结构由此得到了扩展,句法结构便由此生成,语义信息也便由此产生。

(三)属性值词的词义球结构描写与建模

该书对“认知对象、对象的属性、属性的值”之间的关系所做的阐释,体现了具体而真实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实践经验。因为确定一个认知对象,是认知实践活动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寻找到认知对象的至少一个属性,第三步则是要寻找到与这个属性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属性值。这三步都完成了,才算完成了一个最小的认知实践活动过程。其中,获取正确有效的认知结果(属性值),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获得一个属性值就标志着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过程的终结,标志着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信息的诞生。获取的属性值(认知结果)越丰富,意味着认知实践越深刻。属性值对象词的词义结构要素中的“属性值义”是显性存在的,就成了显性的指示义。由此,该书将属性值词的词义球结构表示如下(见图3)。

图3 属性值词的词义球结构(剖面)示意(透明实心球)

除开“叹词”以外,该书对传统的词类,都进行了词义球结构的模型建构,使得词义的描写和认知都有了统一的模型。词义球结构理论模型,实质上是词义的一种模式识别,具有基础性、抽象性、动态性、模糊性、多样性、递归性、简约性、显隐性、充分性、普遍性、组合性、解释性、认知性等特征。基于词义球结构理论的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则很好地解释了词义的内容观、结构观、地位观、关联观、发展观等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象词”是词义球结构理论中的一个前提性的关键词。在《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作者把“对象词”默认为“实体对象词”,此时的词义球结构三要素就是“(实体)对象义、属性义、属性值义”。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某种词的词义球结构要素赋值扩展就只是寻找其他两个蕴涵义要素的语义赋值。比如,“桌子”就是实体对象指示义词,该词的词义球结构要素赋值扩展就是给“属性蕴涵义”赋值为“颜色、价格”等,给相应的“属性值蕴涵义”赋值为“红、便宜”等。“颜色”是属性指示义词,该词的词义球结构要素赋值扩展就是给“对象蕴涵义”(即实体对象蕴涵义)赋值为“桌子、电脑”等,给“属性值蕴涵义”赋值为“红、蓝”等。“红色”是属性值指示义词,该词的词义球结构要素赋值扩展就是给“对象蕴涵义”(即实体对象蕴涵义)赋值为“桌子、电脑”等,给相应的“属性蕴涵义”赋值为“颜色”。后来,在作者2023 年7 月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专著《认知词义组合型词类体系构建与标注实践》中,作者把“对象词”分为“实体对象词、属性对象词、属性值对象”,这三种对象词的词义球结构分别是“实体对象指示义+属性蕴涵义+属性值蕴涵义”“属性对象指示义+属性蕴涵义+属性值蕴涵义”和“属性值对象指示义+属性蕴涵义+属性值蕴涵义”,也就是给每一种对象指示义词的词义结构都寻找“属性蕴涵义”和“属性值蕴涵义”。比如,实体对象指示义词“桌子”的词义球结构要素分别是“属性蕴涵义(即颜色、价格等)”和“属性值蕴涵义(即“红色、便宜”等)”;属性对象指示义词“颜色”的词义球结构要素分别是“属性蕴涵义(即宿主、属性值等)”和“属性值蕴涵义(即桌子、红色等)”;属性值对象指示义词“红色”的词义球结构要素分别是“属性蕴涵义(即浓度、宿主等)”和“属性值蕴涵义(即深、桌子等)”。这种分析可以得到更细颗粒度的结果,而且在“对象词”三分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每一类对象词的词义球结构扩展都是寻找“属性义”和“属性值义”这两个要素的语义赋值,形式上更统一。

五、词义球结构理论的实践探索

该书第七章“词义球结构扩展与词义活力和语法结构生成”,考察了词义球结构理论(词义球结构扩展)在词义活力、在句法结构生成机制、在合成词内部结构分析与解释(词义新生与接受模式)等方面的实践应用情况。第八章是词义球结构理论与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构建。作者从历时角度梳理了哲学范畴和汉字范畴的知识本体的基本状况,以个案方式构建了事物名词和动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实践论证了基于词义球结构理论是可以构建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的。属性义知识本体通过描述属性义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以实现领域知识的表达、共享、重用、推理等。

六、《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特色与贡献

《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是语言界面理论视角下词义知识的深度更新,该书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非常实用且前沿的词义知识生成与理解的操作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书的诸多内容为前作所无,是在语言界面理论视角下迄今较为完整、系统地介绍词汇语义学知识的学术专著。

该书的主要特色与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书有关词义的新知识都展现了词义学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趋势,为词义研究提供了较完善的理论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词义学的相关问题。该书基于句法-语义界面理论,从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词义,深入挖掘词义蕴涵的认知、句法和信息特征,这样获取的词义新知识有助于语言能力提升,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也为汉语词义研究提供了较完善的理论方法。

第二,该书呈现的语言界面理论研究视角具有范式意义,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著作聚集词义学的基点问题,采取语言界面理论视角,通过词义影响句法来研究词义,通过词义结构切分来阐释句法结构的生成,阐明了句法和词义的界面关系,论证了词的蕴涵义影响句法以及指示义和蕴涵义的匹配组合状态是制约句法的基本机制。词义球结构理论和认知组合性词义观是词义结论理论和句法结构理论的一个创新,对词义的句法性质是一个新的阐释,对解决句法-语义界面问题是一个新的突破。该理论合理地解释了词义结构和句子结构的内在一致性的同构关系,句法结构生成是词义球结构要素赋值扩展的结果,也有助于论证“词汇是最精密的语法”这一语法家之梦。[3]作者认为词义在语言中具有核心地位,这一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离开了意义去研究语言,很多问题难以得到正确的理解和阐释。该理论的提出是对形式主义语言观的纠偏和拨正,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该书提出的词义球结构理论具有较高的社会应用价值。词义球结构理论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在词典学理论和新型词典编纂、句法语义研究和人机通用词典编制、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词库的研制、造句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第四,该书在词义事实描写上具体而微,并由此在相关研究上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基于词义球结构理论和认知组合性词义观,作者尝试构建汉语词类新体系、构建虚词的词义球结构模型、构建词的属性义知识本体等。这些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价值的跟词义球结构理论相关的拓新研究。

结 语

关于“词义是什么”这个词义学的基点问题,作者用一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指出:词义球就像一个鸡蛋,有蛋壳、蛋清和蛋黄,只要遇到合适的温度,就能孵出小鸡来。词义球由对象义、属性义和属性值义构成,三要素只要遇到合适的语义赋值,就能扩展生成句子来。这种词义观既具有词义特性,也具有句法特性,还具有句法-语义界面特性,也是对句法-语义接口机制的哲理性阐释。[4]该书深入词义学内部,把词义结构看作一个由三要素构成的结构化、规则化的球型结构,而且三要素可以具体赋值,丰富着词义的内容,也显示着词义在语言信息生成与接受过程具有的极大张力和功能。这不仅为描写和阐释语言运行机制做了贡献,而且提供了前沿实用的词义知识生成与理解的操作指南和研究方法,是面向应用的学术创新所提倡的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蕴涵句法词义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我的超级老爸
句法二题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多重模糊蕴涵与生成模糊蕴涵的新方法
关于Fuzzy蕴涵代数的模糊MP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