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2024-03-02 04:05杨柳俞鹏飞王志强李晓春
淮海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正脊根型颈椎病

杨柳,俞鹏飞,王志强,李晓春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颈椎病的一种,约占所有颈椎病的60%左右,多以中老年群体常见,但近年来研究[1]数据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年龄趋势逐渐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后会出现上肢疼痛情况,并伴随肌力异常、麻木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当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早期可以保守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缓解。如果3~6个月仍不能彻底缓解,或出现无力、肌肉萎缩等神经损伤症状,则需要手术治疗。开放手术由于创伤性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易被广泛接受,目前逐步被椎间孔镜下微创替代,但远期疗效缺少医学循证[3]。中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痹症、眩晕、颈肩痛、项痹痛”等范畴,因此采用理疗、推拿、针灸、中药、牵引等治疗手段能够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且具有廉价、简便等优势[4-5]。研究[6]发现,手法推拿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特疗效,能够纠正关节错位,缓解肌肉痉挛,调整椎间应力分布。因此,为了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以探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市中医医院2019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41~73(51.25±3.68)岁;病程1~8(3.14±0.54)年。观察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40~73(51.79±3.26)岁;病程2~8(3.10±0.6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苏州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TYLL2020[K]字031)。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7];(2)合并上肢放射痛和颈痛;(3)年龄≥18岁;(4)1周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颈椎畸形者;治疗部位皮肤创伤或破损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4)合并骨质疏松者;(5)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药物、颈牵、推拿、拔罐、针刺等常规治疗。其中药物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郑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68,规格:5毫克/粒)口服为主,每日睡前口服5 mg;颈牵主要采用枕下颌牵引椅,依照患者颈椎的生理曲度选择适合牵引角度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病情缓解后再持续牵引2周时间;推拿主要应用拿捏揉等手法放松颈肩部和头部,并点按阿是、合谷、曲池、肩髃、肩井、风府、风池等穴位;拔罐主要以夹脊和膀胱颈,从上到下循经拔罐为主;针刺主要以颈部腧穴为主,取百会、大椎、肩井、翳风、风府、风池、太阳穴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为主要原则。上述治疗均每周进行5次,连续治疗2周后休息2 d,共治疗1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主要方法包括:(1)放松及镇静。沿患者肌肉纤维方向采用摩擦手法,搓抖上肢;(2)理筋、放松手法。患者采取俯卧位,操作者首先应用膊运法将斜方肌、冈下肌、冈上肌进行放松。随后患者采取侧卧位,应用弹拨法或拿捏法作用在颈部和肩部,主要按揉风池、拿肩井、风府、夹脊等穴位。随后改为仰卧位循经推拿,并点按或揉曲池、小海、手三里、外关等穴位。最后操作者双手握住患者的腕部上方进行抖动,力度从小到大,波动之后拔抻指关节。(3)侧卧扳牵法,让患者保持仰卧,头枕枕头,将手部按在错位的椎体横突处,左手拿住后颈,右手托住面颊,嘱咐患者放松,随后以左手作为支点,拔伸转动患者头部,达到最大限度之后右手增加闪动力,左手增加剪切力,使关节在三维空间内逐渐施加压力复位,每日治疗2~3次,以减轻压痛为复位标准。每周进行5次,连续治疗2周后休息2 d,共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4.1 观察指标 (1)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simulation scale,VAS)[8]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分数为1~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剧烈。应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Tian Zhongjingjiu Cervical Spondylosis Symptom Scale,TZCS)[9]评分评价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其中包括腱反射、肌力、感觉、椎间孔挤压实验、手的功能、工作和日常生活以及手指疼痛与麻木、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与不适相关症状与主诉,该量表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轻。(2)治疗前后应用Borden式测量法[10],在枢椎齿突后边缘直到C7椎体的后下缘画直线,将其设定为A线,并沿着颈椎的各个后边画弧线,将其设定为B线,对AB连线最宽位置的垂线长度进行测量,此为颈椎生理曲线深度。并应用椎体棘突四条线法,设定假想线条,并将颅底枕骨中线作为垂线,测量棘突上下连线直到垂线距离,记录偏歪棘突数量。(3)炎症因子: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取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one,TGF-β1)表达水平。(4)治疗前后应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1]评分评价患者颈椎功能,其中包括颈痛及相关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两部分,每项为0~5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治疗前后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制定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12]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评分越高代表颈椎治疗疗效越好。

1.4.2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颈项活动受限、肌力减弱、上肢痹痛、颈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且3个月以上无复发情况为显效;治疗后患者颈项活动受限、肌力减弱、上肢痹痛、颈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3个月内没有加重或复发情况出现为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疼痛程度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TZC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Z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疼痛程度与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2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体偏歪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棘突偏歪个数、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棘突偏歪个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理曲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体偏歪情况比较分)

2.4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TGF-β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2组颈椎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颈椎病治疗成绩、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D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外治手法的发展,正骨类手法较多,多以旋转推压、侧扳、牵引等关节运动类手法为主,短期疗效较好,但是对于手法操作的量化评价标准较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问题。推拿与针刺等中医外治手法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患者治疗周期较长,导致依从性降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师彬教授通过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经验,将各家手法优点结合,并结合生物力学原理,创造了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将中西医结合,依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变特点,遵循筋骨并重、内外兼治、整体辨证的治疗理念,进一步改善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13-14]。因此,本研究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能够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15]发现,近年来该手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越来越受临床关注,联合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能够以脊柱解剖学生理结构、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另外研究[16]发现,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还将西医软组织外科学、中医筋骨并重理论和中医经络学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中医整体辨证和治病求本等优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取长补短。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与相关研究[17]相似。这主要是因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过程中主要分为三步进行,松筋调节筋骨,随后进行正脊,最后实施放松镇静手法。能够让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给予三维力度,纠正错位和紊乱关节,恢复脊柱平衡[18],改善患者肌肉痉挛情况,促进组织恢复正常血运,减轻疼痛情况,消除局部炎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2组生理曲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棘突偏歪个数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可改善颈椎偏歪情况。如果正常的关节、筋骨形态出现改变,不仅会造成生理曲度变化,而且会导致棘突偏歪情况出现,而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同时应用了中医筋骨理论,通过推拿与正脊手法舒张肌肉,改善肌肉痉挛情况,促进错位的骨缝有效对合,从而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偏歪情况[19]。研究[20]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软组织急性损害,促使患者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慢性疼痛出现。TNF-α、TGF-β1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炎症评价指标,其水平越高,代表机体炎症反应水平越高。本研究发现,观察组TNF-α、TGF-β1低于对照组,证明采取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本研究还发现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能够改善患者颈椎功能,这主要是因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可改善患者的筋骨平衡,舒展肌肉,通过常规药物与手法联合应用,两者相辅相成,进一步改善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但由于时间有限,样本量少,还需在后续研究中增加样本量进行持续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与临床症状,改善颈椎偏歪情况,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反应水平,提升颈椎功能,疗效显著,对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可提供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正脊根型颈椎病
人字形屋顶上的艺术
正脊治疗脊源性内科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正脊调曲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