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铁山铅锌矿X射线智能分选试验研究及应用

2024-03-26 04:04胡生操付金涛韩琪菲
现代矿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废石原矿粒级

胡生操 付金涛 郭 劲 吕 勃 韩琪菲

(1.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北京霍里思特科技有限公司;4.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X 射线矿石智能分选技术是各种拣选方法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环保的矿物加工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废石、夹石与矿石的分离,也能有效选别低品位矿石和高品位矿石[1]。X 射线智能分选常用于矿石预先处理,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入破碎、磨浮的废石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选矿厂的处理量,提高入选原矿品位,增加精矿产量。X射线智能分选也常用于采场,不仅可以降低采场到选矿厂的矿石运输费用、尾矿堆存费用,也可以提高矿石的回采率。X射线智能分选也常用于废石场、排土场中回收废石中的有用矿物[2]。在国家高度重视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X 射线智能分选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环保,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选矿技术,正逐步受到国内外冶金矿山、能源化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关注和青睐,其工艺技术和设备也逐渐成熟。

锡铁山铅锌矿1986 年建成了年产矿100 万t 的矿山,1988 年7 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产,距今已30 多年。目前,矿山已堆积了大量采矿废石,不仅影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且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随着锡铁山中间沟—断层沟铅锌矿的开采,其采出矿中锌、硫品位远低于选矿厂设计入选品位,致使选矿厂生产成本增加,精矿产量降低,影响矿山经济效益。为了实现采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稳定并提升选矿厂产能以及入选矿品位,开展了X射线矿石智能分选试验研究。

1 X射线智能分选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

1.1 工作原理

X 射线分选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俄罗斯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该技术是在拣选、高能射线和图像识别算法的应用结合下形成的,X射线选矿分选机能分选各种类型的块状矿石和原料,能够将废石、夹石与矿石分离,或将低品位矿石与高品位矿石分离。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锑矿、锡矿、钨矿、钼矿、金矿、铜矿、铅锌矿、萤石矿、磷矿、煤矸石等矿石的预先抛尾,分选效果较好。

X 射线分选机的分选原理是利用不同矿物对X光的反射和透过程度的差异,以激发和记录分析元素的X射线特征曲线,通过光敏元件将X光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推动继电器执行机构动作,将矿物分离。X射线智能分选机工作原理见图1。

X射线分选机由布料系统、识别系统、传感系统、分离系统和智能操控系统构成,高性能探测器采集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识别矿石品位,并用气排枪喷吹已标记的高品位矿石或废石,将高品位矿石和低品位废石进行分离,以实现矿石预先抛废或废石提精[3]。

1.2 X射线智能分选技术在铅锌矿的应用

2020 年赤峰边家大院银铅锌矿在破碎筛分工段增加了预先抛废作业,X射线智能分选机原矿抛废率约40%,废石铅+锌品位低于0.20%,银品位低于8 g/t,预先抛尾作业铅、锌、银的回收率均在93%以上。赤峰宇邦矿业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利用X射线智能分选机对低品位矿石进行预选富集和废石提精,抛废率约70%,废石铅+锌品位低于0.28%,银品位18 g/t,预选作业精矿铅+锌品位2.90%,银品位308 g/t,铅、锌回收率均在82%以上,银回收率在85%以上。甘肃徽县洛坝铅锌矿平均品位较低,采矿难度加大,贫化率增高,采用预先抛废后,抛废率在55%左右,废石铅+锌品位低于0.20%,铅+锌原矿品位由2.5%左右富集到了5.4%左右,铅、锌、银的抛废作业回收率均在95%以上。

通过X射线分选机进行预先抛废,大幅减少了进入细碎的磨机矿石量,降低了碎磨功耗,提高了浮选入选品位及单位时间产量,减少了浮选药剂用量,减轻了尾矿库压力。对于矿山新建项目可以减小磨机规格,节省投资。抛出的废石或围岩可用于砂石骨料或井下回填,减少固废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2 试验研究

2.1 原 矿

矿样取自锡铁山铅锌矿原矿堆场,破碎混匀后,铅+锌原矿品位约4.5%,远低于选矿厂设计入选铅+锌品位7.0%;另外,单独采取了高品位块矿进行建模标定。

2.2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为霍里思特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分选机(XNDT-104),工作主皮带宽1.6 m,速度3~4 m/s,喷吹气孔间距7.0,10.0,12.5 mm,可选块矿粒度8~100 mm,处理量40~200 t/h。

2.3 试验流程

为研究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有效调控抛废率,对原矿进行多梯队抛废试验。使用智能分选机扫描一部分原矿,获取矿石图像,通过智能识别算法,从低到高设置不同的抛废率,将原矿分为4 个梯队(S1、S2、S3、S4)。多梯队抛废试验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对原矿设置35%左右的抛废率,从原矿中分选出低品位废石S1。

(2)对原矿设置50%左右的抛废率,从步骤(1)剩余原矿中分选出S2。

(3)对原矿设置60%左右的抛废率,从步骤(2)剩余原矿中分选出S3;最后剩余矿样为S4。

试验过程中的梯队数量和抛废率,可根据矿石性质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多梯队抛废试验流程见图2。

2.4 预研建模

当矿石通过射线源正下方时,由高压激发的X射线照射,皮带上的矿石块会减弱射线强度,使穿透矿石的X 射线因石块中所测元素含量的高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试验研究之前,先对低品位废石和高品位矿石分别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可为X射线分选试验参数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数据采集结果见图3。

?

2.5 粒级对X射线分选的影响

矿石的解离度对矿物的选别及X 射线的穿透能力至关重要,原矿样品粒度为10~120 mm,考虑到锡铁山铅锌矿磨矿采用SAB 工艺,入磨矿石块度较大,故取2/5 原矿进行全粒级(10~120 mm)抛废试验,剩余矿样分成10~65 mm 和65~120 mm 2 个粒级进行试验,共3种粒级进行预选抛废试验[4]。

2.5.1 10~120 mm多梯队抛废试验

10~120 mm 全粒级多梯队预选抛废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知,随着抛废率的增加,精矿中各金属元素回收率呈下降趋势,当10~120 mm 全粒级抛废率为41.78%时,尾矿中铅、锌品位均在0.10%以内,铅、锌、硫精矿作业回收率分别为96.97%,99.38%,94.96%。

2.5.2 10~65 mm多梯队抛废试验

10~65 mm 全粒级多梯队预选抛废试验结果见表2。抛废率与选别指标变化关系见图4、图5。

由表2可知,当10~65 mm 粒级抛废率为41.91%时,尾矿中铅、锌品位均在0.10%以内,硫品位为0.63%,铅、锌、硫精矿作业回收率分别为99.23%, 99.09%,97.54%,预选选别抛废指标较好。

2.5.3 65~120 mm多梯队抛废试验

65~120 mm 全粒级多梯队预选抛废试验结果见表3。

?

由表3 可知,当65~120 mm 粒级抛废率为42.74% 时,尾矿中铅、锌、硫品位分别为0.26%,0.08%,0.80%,精矿中铅、锌、硫作业回收率分别为89.08%,97.74%,93.36%。

由粒级对X射线分选的影响试验结果可知,10~65 mm 粒级X 射线分选效果最佳,抛废率为41.91%时,尾矿中铅、锌品位均在0.10%以内,硫品位为0.63%,铅、锌、硫精矿作业回收率分别为99.23%,99.09%,97.54%,精矿中铅、锌富集达1.7 以上;10~120 mm 全粒级次之,65~120 mm 较之最差,说明粒度越细,矿物解离度越好,对X 射线透射、识别有利[5]。

3 现场应用

锡铁山铅锌矿原碎磨流程(图6)半自磨顽石粒度+10 mm,矿量≥30 t/h,直接返回半自磨机再磨,顽石作为难磨粒子很难被半自磨机内部消化,大量的顽石在磨机中循环累积,易造成半自磨机运行功率先达到瓶颈,导致钢耗、能耗上升,严重影响半自磨机产量[6]。

鉴于X 射线智能分选抛废试验研究成果,10~65 mm 粒级X 射线分选效果最佳,半自磨顽石粒度为10~60 mm,较适用于X 射线预先抛废,故引入X 射线顽石预先抛废系统,改造后碎磨流程见图7。改造后顽石抛废作业选矿生产调试指标见表4。

?

由表4 可知,锡铁山铅锌矿顽石抛废率在31%~50%内均可获得较好的分选指标,抛废作业精矿铅、锌、硫回收率分别为88.27%~96.40%,89.91%~98.89%,88.35%~98.86%,废石铅+锌品位均在0.25%以内。

4 结 论

(1)X 射线智能分选技术适用于锡铁山铅锌矿,可用于原矿、半自磨顽石预先抛废以及废石提精,对企业提质增效、资源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粒级对X 射线分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粒度太细或太粗对X射线分选系统高压喷吹装置(分离系统)不利,太粗不利于矿物的解离,以及对X光的反射和投射也有一定的影响,锡铁山铅锌矿10~65 mm粒级分选效果最佳,原矿抛废率为41.91%时,精矿铅、锌、硫抛废作业回收率分别为99.23%,99.09%,97.54%,精矿中铅、锌富集达1.7以上。

(3)锡铁山铅锌矿利用X 射线分选技术进行顽石抛废效果较好,在保证资源充分回收的前提下,可预先抛除40%左右的顽石,抛出废石可作为建材自用或销售,废石铅+锌品位在0.25%以内,就减少半自磨顽石返回量来说,预计可提高半自磨机处理量10 万t/a。

猜你喜欢
废石原矿粒级
4月份全国铁矿石产量同、环比双降
国外某大型铜矿选矿厂流程考查与分析①
6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9871.1万t 同比增长9.2%
张福荣原矿彩釉作品欣赏
山地暗棕壤不同剖面深度的团聚体分布
莱比塘铜矿废石分区排放研究
原矿土钻井液室内评价与应用
铁选废石人工砂替代天然河砂配制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不同粒级再生骨料取代的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废石尾砂二步骤无胶结浇注充填技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