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綦淑杰,聂淼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消化内科,山东青岛 266000)
消化道溃疡(PU)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胃与十二指肠部位,可引起上腹部疼痛、烧心反酸等症状,且溃疡持续损害下,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诱发黑便、呕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痛苦[1-2]。 奥美拉唑为常用抑酸药物,给药后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肠黏膜损害,为溃疡愈合创造一定条件,且用药后可使胃内pH 值升高,利于发挥止血作用,以缓解疾病症状[3-4]。 但单一用药的效果有限, 不利于迅速控制病情。 中医将PU归为 “胃脘痛” 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脾胃虚弱、外邪趁虚侵袭有关,上消化道出血则与内热火盛、胃气失和等有关,治疗过程中需注重病因病机的清除。 清胃愈疡汤为经典中药方剂,方内含有黄芪、乌贼骨、太子参、煅龙骨、煅牡蛎等多种药材,在健脾益气、补血止血方面的效果显著[5]。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1月—2023 年6 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82 例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 分析清胃愈疡汤辅助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82例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1 例。对照组男22 例, 女19 例; 年龄32~65 岁, 平均年龄(45.89±4.12)岁;出血时间1~7 d,平均出血时间(3.25±0.34)d;出血类型为胃溃疡出血15 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例,复合性溃疡出血8 例;出血程度为轻度23 例,中度18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31~66 岁,平均年龄(45.93±4.15)岁;出血时间1~7 d,平均出血时间(3.28±0.36)d;出血类型为胃溃疡出血16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 例,复合性溃疡出血7 例;出血程度轻度22 例,中度19 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经胃镜检查明确PU 并上消化道出血;伴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认知正常;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障碍;其他因素引起出血。
两组均行对症治疗,如抗感染、禁食禁饮、止血、补充血容量等。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 给予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6937)静脉滴注,40 mg/次,2 次/d,止血后给予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04)口服,20 mg/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胃愈疡汤治疗。组方:黄芪20 g,乌贼骨15 g,太子参15 g,煅龙骨12 g,煅牡蛎12 g,阿胶10 g,当归9 g,地榆炭9 g,侧柏炭9 g,白术9 g,白芍6 g,炙甘草6 g。 1 剂/d,加水煎服,分早晚温服。两组均治疗8 周。
(1)临床疗效:胃镜示溃疡消失,无出血症状为显效;胃镜示溃疡消失≥50%,无出血症状为有效;胃镜示胃溃疡及出血均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疾病症状改善时间:记录患者的止血时间、大便转黄时间、潜血转阴时间。 (3)血红蛋白: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采血测定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 (4)胃液pH 值: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采集患者胃液标本测定pH 值。 (5)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 以4 级评分法评定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胃部灼热、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症状,每项0~3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6)安全性: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血红蛋白水平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观察组的止血、大便转黄、潜血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组别止血大便转黄 潜血转阴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1.15±0.22 1.87±0.25 13.844 0.000 2.35±0.27 3.41±0.35 15.355 0.000 3.49±0.42 4.63±0.58 10.194 0.000
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H 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H 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及胃液pH 值对比(±s)
表3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及胃液pH 值对比(±s)
组别血红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胃液pH 值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85.41±6.32 85.53±6.37 0.086 0.932 115.41±12.47 102.41±10.35 5.137 0.000 1.56±0.23 1.59±0.25 0.566 0.573 6.54±1.04 4.67±0.75 9.338 0.000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腹部疼痛、胃部灼热、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对比[(±s),分]
组别上腹部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胃部灼热治疗前 治疗后烧心反酸治疗前 治疗后恶心呕吐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2.43±0.36 2.41±0.34 0.259 0.797 0.67±0.11 0.82±0.14 5.395 0.000 2.21±0.27 2.18±0.25 0.522 0.603 0.59±0.11 0.78±0.13 7.144 0.000 2.31±0.34 2.29±0.32 0.274 0.785 0.55±0.11 0.76±0.12 8.260 0.000 2.27±0.29 2.29±0.31 0.302 0.764 0.71±0.13 0.89±0.15 5.807 0.000
对照组出现头疼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41);观察组出现头疼1 例,腹胀1 例,恶心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3/41)。 两组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
PU 的病因复杂, 正常情况下胃酸分泌处于正常范围,消化道黏膜屏障可抵御胃酸侵袭,保持胃黏膜功能良好。 但受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应用等因素影响,不仅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还会促进胃酸的分泌,最终损害黏膜细胞,形成广泛溃疡面[6-7]。而溃疡的发生使得胃肠黏膜处于持续损害状态下,一旦治疗不及时,则可出现破溃出血现象,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诱发黑便、呕血等症状。两者合并后对机体的损害严重,易引起贫血,甚至出现大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及早治疗尤为重要。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在PU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广泛,给药后可抑制壁细胞上H+-K+-ATP 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黏膜组织侵袭,便于胃肠黏膜修复,以消除溃疡症状。 同时, 机体凝血系统的启动与pH值有关,当pH 值下降至6.0 以下时,出血时则难以启动机体凝血系统。而奥美拉唑治疗过程中可促使胃内pH 值升高,为凝血启动创造先决条件,更好地控制出血症状,改善患者病情[8-9]。 但单一用药的整体效果有限,不利于患者更快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大便转黄、潜血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H 值均高于对照组,上腹部疼痛、胃部灼热、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清胃愈疡汤辅助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加快患者出血停止,促进疾病症状消失,安全可靠。 中医认为,在PU 病程中常伴脾虚、胃气失和,使得摄血能力下降,血无法通畅运行,并可随胃气上逆吐血,下走大肠使大便色黑,故治疗时需注重调和脾胃,并养血止血、气血双补。清胃愈疡汤方内的黄芪可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利水消肿;乌贼骨可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太子参可益气健脾;煅龙骨可收敛固涩、生肌止血;煅牡蛎可制酸止痛、收敛固涩;阿胶可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当归可活血补血、止痛;地榆炭可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侧柏炭可收敛止血、善清血热;白术可健脾益气;白芍可敛阴止汗、养血;炙甘草可补脾和胃、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健脾和胃、养血益气、活血止血之效,可更好地改善脾胃功能,使得气血运行通畅,并增强摄血能力,加快出血停止[10]。 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联用清胃愈疡汤可产生协同作用,充分结合中西医优势,实现病情的迅速控制,以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 清胃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可提高PU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加快症状消失,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