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书香入梦长

2024-04-27 15:41刘明礼
新阅读 2024年2期
关键词:枕边书文人雅士菜根

刘明礼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枕边读书,是文人雅士的嗜好,其枕边诗句更是别有滋味。

陆游以《枕上》为题的诗作就有20余首。其中一首写道:枕上三更雨,天涯万里游。虫声憎好梦,灯影伴孤愁。报国记安出?灭胡心未休。明年起飛将,更试北平秋。

李清照亦是如此,她在一次大病初愈后,留下“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一名句;唐寅诗曰:“闲来隐几枕书眠,梦入壶中别有天”;韦应物言:“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有“菜根无需费油煮,留给青灯枕边书”。

……

夜深人静之时,捧起心爱之书,随性而读,人生得失、生活苦乐,俱烟飘云散。此乃人生之幸事,也是日常之雅事。

枕上读书不仅是文人雅士的癖好,也是寻常书虫的习惯。我枕边读书的习惯始于青年时期。

说来惭愧,学生时代的我,算不得一个好学生。托“九年义务教育”之福,总算上完了高中,可充其量只有初中水平。高中毕业后去参军,肚子里那点墨水勉强够写家信,还会错别字连篇。

青年时期常常思考未来人生何去何从。书读得少,可“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想到上学时的作文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萌生了写作的念头。尤记得初练笔时,我根据身边的战友典型,用了一个来月时间写出了一篇2000多字的“报告文学”。我将自己的“处女作”寄给了一位相识的作家老乡。很快,我接到了作家的回信,他表扬我的文字基础不错,并语重心长地说,当作家还是要多读书,这样才能厚积薄发。看着一字未改的“作品”,我明白了作家的意思,却也激发了我读书的动力。于是,我用津贴费买来文学名著,夜以继日地开始苦读。

部队生活要求严格,按时起床,按点熄灯。为多挤出一些读书的时间,我买了只手电筒,熄灯后蒙着被子打着电筒看书,每天至少一两个小时。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等许多中外名著,以及高中课程,我都是这样在枕边读完的。当战士、军校学员近四年,几乎每个晚上我都是这样度过。数年苦读,使我的文化修养与日俱增,一些文学作品陆续见诸报端。在部队工作生活30年,我的枕边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日积月累,装满了书柜,它们就像一只只夜莺,栖息在广袤无垠的书林中,不知哪天就飞来我的枕畔,伴我安然入眠。

郑成功有副对联:“养心无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书在我的枕边,营造出万种风情。而我像一只蜜蜂,在书籍的百花园里飞舞,乐此不疲。伴三毛游走于《撒哈拉沙漠》,随斯托夫人漫步《汤姆叔叔的小屋》,叹《追寻失落的圆明园》,听高尔基讲述《母亲》,和林语堂共忆《京华烟云》,读《跟毛泽东学为人处事》,在《荷塘月色》中看《繁星》点点,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蝴蝶梦》……欣然处窃笑失声,感伤时潸然无语,时有所思所感,便用笔记录下。枕边所写,好多成了报刊上的作品。

从部队光荣退休后,我依然保持枕上夜读的习惯。每天晚上,于万籁俱寂中静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如品尝一碗营养美味的鸡汤,滋润强壮着筋骨;又如开启了一坛浓香四溢的老酒,畅快淋漓间品味人生的种种过往,让心灵陶醉熏然。乘着阅读的翅膀,我穿越古今,神游天际,阅人间百态,赏碧水长天,叹世道沧桑,品人生激扬,在人生的下半场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心灵的旅行。真是咀嚼着幸福的忧伤,品尝着甜蜜的惆怅,看到美好的渴望,感受那“一场落寞一场欢,一梦逍遥一梦寒”。看累了,随手将书放在枕边,墨香伴我入梦。枕边书不仅充实了我的退休生活,也大大填补了我的心灵,更成就了我的文学梦想,粗略统计,我每年发表随笔达10万字。

在匆匆流年之间,在倥偬时光罅隙,一枕书香,成为最大的人生幸事。

作者系河北省军区退休干部

猜你喜欢
枕边书文人雅士菜根
湖面藕花桥上月 窗前流水枕边书(书法)
最忆扬州菜根香
陈洪渊院士:为科学“嚼得菜根” 为国家“做得大事”
锦句
枕边书
枕边书
谢冕趣谈枕边书
歲朝图 文人雅士篇
古代文人雅士的合称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