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娇, 李玉凤, 李星娅, 王 然
(1.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肾病科, 北京, 1024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护理部, 北京, 102400)
慢性病造成的负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8.7%,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30%以上[2]。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雾化吸入作为一种以肺为主要靶器官的给药方式,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3]。雾化吸入因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应用广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人文关怀作为护理工作的扩充和延伸,应更加注重对老年雾化吸入患者的心理护理,实现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4]。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措施,在保证患者的需求与医疗资源互相平衡的同时,进行个体化干预,能够在改善身体肺部功能的同时能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5]。本研究总结老年雾化吸入患者人文护理的需求现状,以期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满足老年患者心理需求,提升护理人员对老年雾化吸入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
老年患者进入医院后,因病房环境陌生、病情复杂、用药过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初次进入医院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雾化吸入治疗需要向患者讲解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过程中需要患者配合呼吸进行治疗,老年患者受到知识缺乏、认知障碍、理解能力和肺功能低下等因素影响,不能正确、有效配合雾化吸入操作,从而影响雾化吸入效果,造成对医护的不信任等。老年雾化吸入患者普遍需要人文护理,不同个体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存在差异性。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对心理咨询、情感倾诉、健康理疗的需求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老年人[6]。路星星等[7]认为,护士的态度和同情心疲乏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因素,护士应改变以工作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人为本,积极主动询问老年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更好地理解雾化吸入的相关知识,掌握雾化吸入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人文关怀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家属的参与也会对患者病情康复产生积极影响[8],因此对老年雾化吸入患者实施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做优做强健康产业,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逐步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9]。国家政府对老年护理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人文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全面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人文护理模式提倡以患者精神需要为主要目标,兼顾物质需要的护理方式,通过积极主动的关怀、充分理解和尊重体贴患者,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0]。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及自理能力的下降,缺乏对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的了解,容易产生不舒适感,增加心理负担。护士在临床中不仅要完成大量的日常护理操作,还要做好健康宣教,人文关怀理念是护理服务的核心。汪池等[11]采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一般,无法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临床护士对于老年雾化吸入患者缺乏规范的行为指导及用药知识宣教,老年患者除缺乏雾化吸入知识外,其心理健康也处于偏低的水平,人文护理的实施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因此,管理者应建立雾化吸入治疗和人文护理培训体系,强化雾化吸入操作的质量控制和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方式。 我国大多数医院能够满足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对治疗的需求,但却很少关注老年患者精神需求的内涵,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经常处于偏低的水平。在人文关怀氛围比较浓郁的环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思政元素的内化[12],有助于临床上更好地理解老年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的认知,更加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全程护理。李佳倩等[13]的研究指出,组织不同方式的培训是临床护士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查阅资料主动获取知识的护士只占 34.08%,说明人文护理的实施与推广离不开教育培训。在日常培训中加强人文护理内容,工作中铭记人文关怀理念,医院从管理层面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现人文护理质量的不断推进,引导临床护士主动学习,并进行考核与督查,以提升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雾化吸入人文护理的水平。
人文关怀能力与医护人员自身接受的教育水平有关,是在长期教育和经验累积下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文化程度越高的医护人员人文素养越高,也越容易将关爱、尊重等人文关怀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同时,文化程度越高,医护人员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突发问题应对能力越强,更利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丁佳鑫等[14]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处于中上等水平,说明与其接受人文关怀的教育程度有直接关系,而护理专科生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提高其临床实践和操作水平,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存在不足,导致其缺乏人文关怀相关知识和能力。高学历的护士会更认可人文护理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
个人阅历影响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年龄较长、工作年限越久的护士,临床经验更丰富,更容易感知患者的需求[15],≥40岁年龄组人文执业能力水平最高[16]。岁数大、工龄长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丰富,具备比较稳定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体会也更深刻,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给予个性化指导与沟通技巧,及时调整护理方法满足老年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低年资护理人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人文能力的转化需要持续地学习和自身感悟,不断提升人文职业素养。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响应国家要求,医务人员对人文护理越加重视,并逐步加深相关研究,以期为人文护理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达到真正落实护理人文关怀的目的。如何探索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老年雾化吸入患者人文护理仍是医疗领域面临的问题。人文护理尚缺乏系统的选题思路,“三角选题法”提供了一种提出和发现问题的思路,可以帮助护理科研人员减少人文护理选题过程中的困难[17]。人文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缺乏系统框架及健全的管理制度,缺乏指导护士实施人文护理具体可行的策略、实践及评价标准,限制了人文护理的落实[18]。应满足老年患者群体爱与归属的需要,培养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在掌握关怀疗愈方法的同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老年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导致不良健康后果,增加医疗费用支出。雾化吸入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及成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发现,老年患者对雾化吸入操作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低,难以积极的配合雾化吸入操作,严重影响雾化吸入依从性[19]。老年雾化吸入患者人文关怀的需求较少被关注。研究[20]表明,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呼吸道管理,提高护理及治疗的依从性,对其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因此,老年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操作时要加强人文关怀,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社会支持。
人性化服务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一个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促进老年患者健康而进行的人际活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老年雾化吸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我国人文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文课程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出对老年雾化吸入患者在精神情感层次治疗的优势,关注“病”远比关注“人”重要。学校作为护生人文教育的领路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临床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要加强护理人员对人文护理理念的理解。学校和医院是护理人员教育的两大部分,要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养,同时加强学校、医院、社会对于医护人员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多层次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实现护患关系的良性互动及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