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护理”体会

2024-04-29 19:07崔淑节胡瑶瑶章玲群任鹏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心血压情绪

崔淑节, 胡瑶瑶, 章玲群, 徐 蒙, 任鹏娜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心血管科, 北京, 10001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肝病科, 北京, 100010)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3],《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指出肾阳不足至寒邪内盛,表现出身体畏寒蜷缩,筋脉痉挛收引,气血凝滞,血液运行不畅,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最终导致血压升高,肾阳虚型高血压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之一。“双心护理”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在关注患者疾病治疗时,亦关注心理健康,尊重患者主观感受,以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科室于2023 年5 月5 日收治1 例肾阳虚型高血压Ⅲ级患者,伴有眩晕、神疲乏力、情绪低落、寡言、失眠等症状,经过“双心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由消极被动转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并能够主动的与同室病友交流治疗经验,血压值恢复到正常范围,眩晕、神疲乏力、失眠等症状得到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6 岁,已婚,汉族,主因“间断眩晕10 余年,加重1 周”于2023 年5 月5 日由门诊以“肾阳虚证高血压病3级(高危)”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大170/100 mm Hg,伴眩晕,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1 次/d,控制血压,后患者症状好转。6 年余前于当地社区医院调整用药方案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具体不详)控制血压及心室率。此后患者间断眩晕,情绪波动时血压波动明显。1 周前患者情绪波动后眩晕再发,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心血管科。患者生于北京市,平素喜食寒凉,起居失常。

患者入院后,查体温36.2℃,脉搏92 次/min,呼吸17 次/min,血压176/105 mm Hg。入院症见:间断眩晕,无头痛,无一过性黑矇,腰膝酸痛,神疲乏力,懒言,肢冷,口干口苦,左耳鸣,眠欠安,夜尿频,起夜3~4 次,大便1次/d,质可。舌淡,苔薄水滑,脉沉。中医诊断:眩晕,肾阳虚证。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 级(高危)。诊疗计划:眩晕为心血管科2023 年优势病种,根据其诊疗常规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补肾温阳,给予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炒山药健脾养胃、补肾涩精,黑附片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西医治疗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 mg/12.5 mg,1 次/d,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12.5 mg 口服降压治疗。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疗法,即头部刮痧联合穴位艾灸,干预12 d后,患者自诉眩晕症状好转,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由48 分降至32 分,ADL 评分由轻度障碍转为完全自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由51降到44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由18 分降到12 分,睡眠障碍症状得到改善,血压由入院时的176/105 mm Hg,下降至141/87 mm Hg,收缩压稳定于130~145 mm Hg,舒张压稳定于70~90 mm Hg,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遵医嘱于2023 年5 月17日出院。

2 护理

2.1 护理诊断

根据患者的主诉及身体评估,护理诊断如下:①眩晕:与血压升高有关;②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眩晕、乏力有关;③焦虑、抑郁:与疾病困扰有关;④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神经衰弱等有关;⑤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眩晕发作等相关的知识。

2.2 常规基础护理

2.2.1 病情观察:监测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眩晕发作时要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保持环境清净,避免声光刺激,减少探视。

2.2.2 用药护理:使用降压药后,定时测量血压变化并详细记录,以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避免发生急性低血压。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出入量与血压的变化,监测血清钾离子浓度,根据情况酌情补钾。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密切监测患者心率与血压变化,若发现心率低于55 次/min 要及时告知医师处理[4]。

2.2.3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以及生冷粘腻之品,烹饪选择蒸、煮、炖等方式,避免煎炸、烧烤。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少于6 g,限制食用咸菜、酱豆腐等腌制食品[5]。可食用韭菜、桂圆、羊肉、花生、红萝卜、山药、牛肉、黑豆、鲈鱼、羊奶等温补作用的食物,可谓“春夏养阳”,不宜多吃寒凉和冰凉食物,如梨、西瓜、荸荠、柿子等。

2.3 中医特色护理

2.3.1 头部刮痧:刮痧前评估病室环境及温湿度适宜,关闭门窗,避免对流风;评估患者的血压及头部皮肤情况;嘱患者坐于床旁椅上,护士站立在侧,一手扶患者头部固定,另一手刮拭,保持头部稳定和保护患者安全;护士手持刮痧板,刮痧板与头部皮肤呈45 度夹角,利用腕力进行刮拭;运用角刮法先刮拭百会、四神聪各30 下,再以头部百会穴为顶点向下呈放射样刮拭,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力度适中,不宜太重,单一方向刮拭,速度80次/min,刮至患者头部感到微微发热、皮肤淡红为度。3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1~3 d。

2.3.2 穴位艾灸:患者怕冷、四肢冰凉,通过艾灸可以温补肾阳、温经散寒、止痛。灸法选择悬灸法中的温和灸法,取任脉上的关元、气海穴和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穴施灸。施灸后毛细血管打开,要注意保暖,避免风邪入侵,3 d内不能洗澡,避免吃冷饮,多饮温水,以利于毒素排出。

2.3 心理护理

本案例患者为肾阳虚证,表现为四肢乏力,心神不宁,寡言少语。心主神明,生理功能上表现为对事物失去兴致,活力减弱、精神萎靡。护理人员应动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其人文关怀的需求,掌握患者的担忧与顾虑,运用辨证施护与认知行为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6-7]。

2.3.1 定期评估: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每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1次,积极寻找应激源,并根据心理变化调整干预方法,轻度焦虑抑郁患者,通过积极沟通指导其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保持治疗主动性,使患者治疗、护理参与感更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2 认知干预:①耐心与患者交谈,掌握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服药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②设立“疾病知识大讲堂”,通过采取PPT、图片、画册等多种形式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机、引发因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保持愉悦情绪的重要意义。③通过病患专题讲座、角色体验等方式,引导患者充分认知自己的心理问题,分析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并强调错误认知、消极心理对于病情控制、身体恢复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摆脱负性情绪,建立积极应对的理念和方式。④协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引导负性情绪的转移,削弱负性情绪的影响。

2.3.3 行为干预:①通过组织病房小型病友会,拉近同病室病友间的关系,建立友谊。鼓励患者发言,交流刮痧和艾灸治疗后的感受及防病治病的经验。②协助患者“积极行为”的建立,如鼓励其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提升阳气,消除心理的郁结。③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疏导和情绪调节,鼓励其主动表达内心想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减少高血压诱发因素的发生,保持血压稳定,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商讨关于患者的心理辅导计划,给予患者医院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引导患者解决心理困惑,促进治疗信心的提高。

2.4 出院指导

患者入院后基于“双心护理”模式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系统调护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眩晕感,稳定控制血压,最终顺利出院。患者出院时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如合理饮食、调理情志、健康服药、合理运动等,嘱患者居家时给予双手按摩足三里穴。医务人员积极随访,1 次/2 周,评估身体状况的同时,观察患者情绪波动情况,及早识别负性情绪患者,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

3 讨论

肾阳虚型高血压多因素体阳虚、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等因素引起,长期积劳成疾,肾阳亏虚不能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因此淤血、痰浊积聚。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情志心理表现多为消极抑郁。贾竑晓教授指出阳气不升是抑郁症核心症状的根本病因[8]。少阳相火不足是发病的重要环节,两者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各种抑郁状态的症状[9]。本案例患者因先天不足,素体阳虚,外加常年生活不规律,积劳成疾导致肾阳亏虚,畏寒肢冷、耳鸣、寡言健忘、腰膝酸软,久之血压升高,血压最高达170/100 mm Hg。患者情绪消极,住院初期不主动与人交流,活力低下。中医学认为,心有“主血”和“藏神”的功能。《灵枢》记载:“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由此可见,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是相互影响的[10]。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干预不仅要重视改善症状,同时也要关注患者情志心理问题,两者一并治之,此为双心理论[11]。“双心护理”是给予患者生理方面护理的同时,兼顾患者心理干预,使患者达到身心统一。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乏力,导致心理压力较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较重。本案例通过有效的结合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给予患者支持鼓励、情感支持、行为引导等方法,促进其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发生变化,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案例基于“双心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友善、耐心的态度,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诉求,使其充分感受到多维度的支持,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血压亦得到有效控制。“双心护理”模式的开启,给护理实践带来了新思路,不仅仅注重患者身体的健康,同时关注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感受,让每一位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体验。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双心血压情绪
虎斑卷瓣兰
基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的双心医学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
稳住血压过好冬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