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人类便车的动物“旅客”

2024-05-06 22:32Aya猫猫
百科知识 2024年8期
关键词:宠物旅客运输

Aya 猫猫

2024年1月16日,一架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波音747货机从新加坡樟宜机场飞抵中国成都双流机场。与往常满载货物的货机不同,这架飞机的货舱里只有一位尊贵的旅客—首只在新加坡出生的大熊猫“叻叻”。

2021年8月14日,叻叻出生于新加坡河川生态园,它是我国向新加坡出借的大熊猫“嘉嘉”和“凯凯”的孩子。“叻”源自新加坡的旧称石叻,且与“乐”同音,寓意快乐、幸福。自出生以来,“叻叻”备受狮城人民喜爱,是河川生态园的“大明星”。按照此前中新两国达成的协议,“叻叻”年满两岁后需回到中国。因此,自2023年8月起,新加坡方面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它的回国之旅,直至今年1月16日顺利成行。

作为一种快速且相对平稳的交通工具,在高价值经济动物和珍稀野生动物的长途运输中,飞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能享受乘坐飞机出行这一待遇的动物少之又少,大部分动物仍是通过陆运或海运的方式进行旅行。接下来,让我们从陆、海、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来看看这些动物是如何搭上人类便车的吧。

陆上运输—最传统古老的运输方式

坚实广阔的地面承载着人类百万年来的进化发展轨迹,同样也是许多陆生动物生存和移动的场地。在蒸汽动力机械逐步成熟并投入交通运输前,古代农耕社会的动力来源极为有限,除依靠特定地形环境的水力和风力外,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多是畜力和人力。因此,古代转移动物一般都由人将动物驱赶到指定场所。时至今日,季节变迁时,有些牧民仍然会将成群的动物转移到不同牧场。受人畜体力等因素限制,这种转运方式的行进距离较短,速度较慢。此外,各种恶劣天气或传染病也会给动物转运造成严重损失。

18世纪末蒸汽机的快速发展和19世纪初火车的发明与铁路的普及让各种动力车辆开始代替畜力车,现代意义上的动物陆上运输出现了。大量的动物经简单改装的货车和火车被运输到各地。这种运输方式虽然能快速而廉价地转运大量动物,但和运输货物不同,动物必须饮水、进食、排泄、休息,对环境温度和空气质量也有一定要求,而长途货车运输和铁路运输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首先,动物陆上运输的运行速度较慢,动物在途中需要长时间忍受恶劣环境,难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其次,相较普通货车,虽然一些动物运输货车增加了通风和减振装置,效果仍然不佳—车厢里不仅空气污浊,而且晃动很大,夏天时更容易出现致命的高温。另外,为了追求高利润,很多运输车都采用多层设计,动物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排泄物也难以得到及时清理,这更加重了异味的产生和疫病的暴发。

据统计,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受惊、疲劳、营养不良和缺水导致的牛死亡率约为6%,羊死亡率高达9%。而且,这些动物的尸体也很难得到妥善处理,往往被草草扔在路边,这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提高动物的生存率,一些运输公司为车厢安装了喷水和通风装置,但由于长途运输耗时太长,且需要在汽车和火车间来回换乘,这样的措施往往只是聊胜于无。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冷链物流网的普及和疫病防控意识、动物福利意识的提升,动物长途铁路运输已逐渐被短途公路运输取代:肉类加工厂建设在郊区的养殖场旁,仅需用汽车点对点转运即可将动物运往屠宰厂,再由冷藏车将处理好的肉类运往各大市场。这样的流程不仅避免了动物在长途运输中受惊、消耗体力和染病,还在提高动物运输生存率的同时,降低了动物疫病沿途传播的可能性,也有利于肉类品质的提升。

某些专用车厂商还针对不同动物的体形、习性以及市场需求设计了不同的动物运输专用车身或货柜。例如,一些马匹运输车就配备了加高车顶、带软垫的隔板、电动通风装置、饮水机和饲料槽,还在地板上铺设了防滑材料,增加了排泄物引流管等。

另外,动物很容易因受到惊吓而产生应激反应,车辆行驶过程中一些幅度稍大的颠簸也可能损害动物健康甚至威胁它们的生命,所以负责动物运输的司机必须尽量平缓驾驶,同时定时停车休整,以便随车饲养员或兽医对动物进行照料。

为了助力成昆铁路沿线地区实现脱贫致富,满足百姓的日常出行需求,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云南普雄和攀枝花南之间开行了5633/5634次“公益慢车”,并在列车中编入经特殊改造的行李车廂,方便乘客携带大型牲畜和大件行李。这种车厢的底部具有便于分离粪便的网格和凹槽,加装了额外的通风天窗和动物拴挂点,列车员还会定期对车厢进行防疫消杀。

水上运输—多数动物跨洋过海的唯一选择

进入农耕社会后,为了获得稳定的水源,人们多择水而居,而为了打通人员与货物的流通、促进人类社群的交流,人们发明了船。其实,动物水运的历史也相当久远:古罗马时期,产自北非和西班牙的良种马就是由水路运抵马克西穆斯竞技场的;中世纪时,欧陆骑士阶层所购买的战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水路运输的;大航海时期,船运也是欧洲殖民者将驮畜和马匹送往新大陆的唯一途径。在我国悠久的水运史中,动物不仅是能用来交易的商品,还是供船员丰富伙食的食物。考古人员在著名的“南海一号”古沉船中就发现了不少动物遗骸—这些动物应该是船员为了保障长久航行中的伙食供给而豢养的。

进入近现代,虽然铁路已经铺往世界各地,但面对浩瀚的海洋,水运仍然是跨洋运输大批动物的重要途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孤悬海外的英国和美国使用海轮为远赴欧陆战场参战的远征军跨海运送了十余万匹军马。

作为航空技术成熟前跨洋动物运输的唯一选择,水运为动物的长途流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与传统动物陆运一样,以前的动物水运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运输慢、用时久。用于动物运输的船舶基本都是常规排水型船舶,其理论时速一般为六七十千米,但考虑到燃油经济性和机械可靠性,普通远洋货轮的实际航行时速为20~40千米;如果航行在内河上,时速很少会超过30千米。过长的运输时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航行途中,动物们必须在相对狭小、阴暗的船舱内完成日常吃喝拉撒睡等活动,健康难以得到保证;茫茫大海中,食物、淡水等必需品极为有限,即使人们在出航前准备了足够的饲料和洁水,但仍旧面临长期储存的难题;因为空间有限,一旦发生疫病,基本做不到人畜彻底隔离,不仅会引发大量动物死亡,还会危及船员的生命安全……以上种种问题让当时动物长途运输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就连一些高价值动物也无法幸免。

进入当代,船舶工业的进步让大规模动物远洋运输变得更安全平稳,这些海上“巨无霸”能跨洋运输数万头牛羊,能携带数千吨淡水和草料,还配备了强大的反渗透过滤系统,每日可以产生数百吨淡水以满足人畜所需。此外,为优化动物生存环境、减少船员数量,近年来,一些新造的动物运输船还具备噪声和振动控制,自动通风、喂食、喂水和自动排泄物处理等先进功能,能满足当前国际新型动物运输船的最高标准。

除了陆地动物,船舶还能运输甚至饲养鱼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鱼饲养和消费国,我国在传统鱼苗跨省海运的基础上,开始尝试研发和运营深海养殖工船。这种“海上牧场”把传统的沿海鱼塘网箱搬到了船上,借助便利的取水条件,可以不断为鱼池换水,从而提高饲养密度和鱼的品质。相较于传统的无动力深海网箱,深海养殖工船不仅可以自主迁徙、全年恒温饲养,更可主动躲避恶劣海况、降低灾害损失。

我国第一艘深海养殖工船“国信1号”于2022年投入使用,载重量达10万吨,相当于两艘辽宁舰的排水量,它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化饲养和加工设施,全船仅需配备35名船员。“国信1号”是目前全球设计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实用性和可靠性最强的渔船。更难得的是,由于养殖方法科学、水质优良,该船饲养的大黄鱼的品质几乎和野生的一样优良,市场认可度极高。未来,我国还会有更多此类“海上牧场”投入生产和运营,将带动我国渔业从近海走向深蓝,实现“耕海牧鱼”梦。

空中运输—“尊贵”动物长途旅行的最优选

作为一种快速且相对平稳的交通工具,飞机能快速缩短运输时长,让动物无需忍受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即可跨洋越海。因此,在珍稀野生动物和高价值经济动物的长途运输中,空运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2023年回国的13只旅外大熊猫全部都是通过空运方式运输的。

目前,动物空运可分为货机主舱运输、客机客舱运输和客機机腹货舱运输三种。其中,货机主舱运输是大批量动物、大型动物和需要特殊生存环境的动物运输时的最佳选项。

货机主舱中没有座椅、厨房、行李架等设施,空间十分宽敞,而且货机主舱常和机组休息室相连,更方便饲养员随时照料动物,非常适合跨洋运输珍稀野生动物和一些高价值经济动物。比如,为了让大熊猫“叻叻”的回国之旅轻松愉快,机舱温度不仅要保持在12℃~16℃,运输笼中还要放置50千克重的各种食物,同时配备中新两国的后勤保障团队。为此,承运方新加坡航空公司专门抽调了一架波音747货机进行运输。此外,纯血马也是通过上述方式运输的。

当然,除了陆生动物,一些海洋馆和动物保护机构也有长途运输鲸、海豚等大中型水生动物的需求。这些动物不仅自重惊人,有些还需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因此在空运这些动物时,除了要考虑动物自身体重和体形,还必须考虑水箱的重量及装卸问题。为此,航空公司往往会使用宽体货机,甚至是拥有尾舱门的军用运输机来执行运输任务。2017年,为了从俄罗斯海参崴引进两头虎鲸,无锡某海洋公园就向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租用了一架伊尔-76型运输机。

如果你想让宠物和自己一同打“飞的”的话,该怎么办呢?没关系,现在很多宠物货运代理公司和航空公司都提供宠物托运服务。

不过,为了保证宠物能在机腹货舱的特殊环境中存活,作为承运方的航空公司除了只在有货舱增氧加温的客机上提供这一服务外,也对运输程序和宠物本身的状况有一定要求:一是宠物检疫证明等运输文件必须要齐全,宠物必须身体健康、无异味、未怀孕;二是不托运短鼻品种的猫、狗(因为这类动物的鼻腔狭窄,容易在气压较低的机舱内发生呼吸困难);三是托运人必须提前向航空公司发出申请,并签署托运合同;四是装运宠物的笼子要坚固,铺有吸水垫,其内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宠物生存,大小和重量也要符合相关规定。当然,宠物托运也有一些缺点,如整个托运过程中,主人对宠物的状况完全不知情,如果宠物在运输途中不幸死亡,势必会引起航空公司与宠物主人间的纠纷。

鉴于此,目前国内海南航空与吉祥航空等航空公司推出了诸如“宠物进客舱”等允许某些宠物与主人一同登机并进入客舱的服务。不过,考虑到客舱中还有其他同行旅客,为了保障客舱安全和清洁,这项服务只在特定城市出发的直达航班的经济舱内开展,而且要求更严格。以海南航空为例,旅客只能携带部分适合机内环境的家养猫、狗;在满足宠物托运要求之余,旅客必须为宠物提前清洁好身体、穿上衣物、戴上嘴套、穿戴宠物纸尿裤、遮盖箱体;不能在飞行途中喂食、喂水或从箱子中取出宠物;视飞机大小,每趟航班只允许最多托运2~4只宠物……虽然海南航空为这项业务做出了种种严格限制,但仍获得了有相关需求客人的好评,认为这是国内航空业提升服务水平的有益探索。

综观陆、海、空三类动物运输途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不难发现,人类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疫病防控和动物福利保障意识的不断提升,让搭上人类便车的“毛茸茸旅客”能快捷、安全、舒适地穿梭于世界各处。未来,人类或许还会让这些特殊“旅客”体验到电力驱动、无人驾驶等交通运输技术新成果,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责任编辑】谌 燕

猜你喜欢
宠物旅客运输
非常旅客意见簿
我是人
抬起脚来
给小旅客的礼物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养宠物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金旅客车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