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隐私权与数据保护

2024-05-07 06:13肖长青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协同治理智慧图书馆数据保护

肖长青

摘要:文章通过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内涵、国内外隐私保护法律法规、隐私保护法律原则、隐私保护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等内容的论述,提出了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实现隐私权与数据保护领域法律与技术的协同治理,旨在为智慧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时的隐私权与数据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隐私权;数据保护;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3-0107-04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现实,并开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通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智慧图书馆可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管理,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智慧图书馆面临一个重要挑战:如何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时保护读者的隐私权和个人数据安全。笔者探讨了法律与技术协同治理在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隐私权与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原则、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以期为智慧图书馆保护读者隐私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1综述

1.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内涵

有学者认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实现人与物的互通相连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1]。有学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2]。智慧图书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以提供智能、便捷和个性化服务为目标的现代化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如计算机、网络、移动设备、增强现实(AR)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自动化设备等,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包括智慧物理空间建设和智慧化服务建设两方面内容。数字化是指智慧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格式,并对数字文献进行精细标引,实现知识之间的关联。网络化是指智慧图书馆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资源的远程访问和查询,打破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资源访问途径。智能化是指智慧图书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检索建议和服务指导。自动化是指智慧图书馆利用自动化设备,如自助借还机、自动书柜、无感借阅等,为用户提供自助化服务,并实现业务管理的自动化。数据分析与应用是指智慧图书馆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资源利用数据和服务反馈数据等进行挖掘、分析,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高[3]。

1.2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

智慧图书馆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要确保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4]。国内外相继颁布了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智慧图书馆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提供了法律依据。

1.2.1我国法律法规。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收集目的、方法和范围,并经过用户同意[5]。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作出了详细规定[6]。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处理者的义务等内容,对保护个人隐私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数据处理基本原则、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7],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1.2.2国外法律法规。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于2018年5月25日起生效,GDPR是欧盟颁布的一部影响广泛的数据保护法规。GDPR要求企业和组织在处理个人数据时遵循透明、公平、合法原则,并尊重数据主体的权利[8]。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于2018年6月28日签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赋予加州消费者知情权、拒绝权、删除权等权利,并要求企业在处理个人数据时遵循相应规定[9]。

1.2.3国内外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比较。与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更加强调国家安全和数据主权,重点防范外部势力对国家重要数据的窃取和滥用。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对数据处理者管理责任的确认。例如,与欧洲的GDPR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强调“必要性”原则,要求收集个人信息必须是明确、合理的,并经过明确的告知和同意,避免过度收集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和数据处理者的安全管理责任,要求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安全。同时,该法还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加大了法律的实施力度。

2隐私保护的法律原则

为了更好地保障读者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智慧图书馆应遵循一系列法律原则。笔者探讨了透明度、最小化、数据安全、用户授权与同意、用户权利保障、数据保存期限、跨境数据传输等法律原则,并结合实践建议进行了分析。

2.1透明度

透明度原则要求智慧图书馆在收集、使用、存储、传输个人信息时,应向读者明确收集目的、范围、方式、使用规则等,以便读者了解个人信息如何被使用。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读者知情权的尊重,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例如,智慧图书馆在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时应在用户界面明确告知读者,该服务是对读者的借阅记录、检索历史等数据进行分析而生成的,并提供相关的隐私设置功能,让读者能够自主选择是否接受该服务或是否分享数据。

2.2最小化

最小化原则要求智慧图书馆在收集、使用、存储、传输个人信息时,应尽量减少收集的信息量,以避免过度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读者隐私权的保护,有助于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例如,智慧图书馆在提供自助借还服务时应仅收集读者的姓名、证件号码等必要信息,而不应收集读者的住址、电话号码等不必要信息。同时,智慧图书馆应在完成借还业务后及时删除或匿名化这些信息,而不应无限期地保留或使用这些信息。

2.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原则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智慧图书馆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丢失、被篡改等情况的发生。这一原则体现了智慧图书馆对读者隐私权益的尊重,有助于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例如,智慧图书馆应采用加密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并设置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机制,限制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同时,智慧图书馆应建立数据泄露预防和应急响应机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并及时修复漏洞和处理安全事件。

2.4用户授权与同意

用户授权与同意原则是智慧图书馆收集、使用、存储、传输个人信息的前提。智慧图书馆应在收集个人信息前明确告知读者收集目的、范围、方式等,并获得读者的同意。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读者自主权和选择权的尊重,有助于智慧图书馆与读者建立良好的契约关系。例如,智慧图书馆在提供无感借阅服务时应在用户界面明确告知读者,该服务需要收集读者的人脸识别数据,并征求读者的同意。同时,智慧图书馆应提供隐私设置功能,让读者能够自主选择是否接受该服务或是否同意提供个人信息。

2.5用户权利保障

用户权利保障原则要求智慧图书馆充分尊重和保障读者的个人信息权利,包括知情权、访问权、更正权、删除权、撤回同意权等。这一原则体现了智慧图书馆对读者权益的维护,有助于提高智慧图书馆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例如,智慧图书馆应允许读者查询个人信息,如借阅记录、检索历史等,并提供相应的更正、删除功能。同时,智慧图书馆应允许读者撤回已授權的个人信息使用同意,并停止使用、删除相关信息。

2.6数据保存期限

数据保存期限原则要求智慧图书馆在收集、使用、存储、传输个人信息时应根据业务需要和法律规定设定合理的数据保存期限,并在期限届满后及时删除或匿名化这些数据。例如,智慧图书馆应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业务需求,对借阅记录、检索历史等数据设定合理的保存期限(如2年),并在期满后及时删除或匿名化这些数据。

2.7跨境数据传输

跨境数据传输原则要求智慧图书馆在服务中涉及跨境传输个人信息时应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和国际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和合规。这一原则体现了对国家主权、法治和读者权益的尊重。例如,智慧图书馆在与国外合作伙伴开展数据交换、研究合作等活动时,应确保对方国家的数据保护法律与我国法律具有足够的保护水平,并签订数据保护协议,明确双方在数据处理、存储、传输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智慧图书馆可在解读各项法律原则的同时,把隐私保护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制度设计与运营管理,使读者的隐私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3隐私保护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

智慧图书馆要建立科学的隐私保护体系,仅依靠法律规范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图书馆应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得到妥善落实。

3.1数据加密与安全存储

数据加密与安全存储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技术手段。智慧图书馆应采用加密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设置访问控制及访问权限,构建身份验证机制,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或被篡改。例如,智慧图书馆可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10],通过安全的密码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2数据脱敏与匿名化

数据脱敏与匿名化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智慧图书馆应采用数据脱敏和匿名化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保护读者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并为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支持。例如,智慧图书馆可采用数据脱敏技术,对个人信息中的敏感字段进行处理,如使用替换、无效化、置乱、均值化、反推断、偏移等方法对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进行处理[11]。同时,智慧图书馆可采用数据匿名化技术,对个人信息中的非敏感字段进行处理,如使用泛化、抑制、扰动等方法对年龄、性别等信息进行处理,使其无法与其他数据关联。

3.3用户界面设计与隐私设置

用户界面设计与隐私设置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智慧图书馆应在用户界面设计中充分考虑隐私保护需求,提供友好的隐私设置选项,让读者能够自主控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共享。例如,智慧图书馆可在用户界面提供明显的隐私政策链接,为读者查看和了解隐私政策提供便利。同时,智慧图书馆可提供多种隐私设置选项,使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设置个人信息的可见性、通知方式、数据保存期限等,以保障读者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

3.4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

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核心管理措施。智慧图书馆应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和身份验证技术,设置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个人信息,从而保护读者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避免数据滥用或误用。例如,智慧图书馆可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技术[12],根据不同角色和权限制定访问控制策略,并定期审计和更新这些策略。同时,智慧图书馆可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技术[13],结合密码、短信验证码、生物特征等进行身份验证,并提供相关的隐私设置选项,使读者能够自主选择是否启用或关闭这些功能。

3.5数据泄露预防与应急响应

数据泄露预防与应急响应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关键管理措施。智慧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泄露预防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防止数据泄露造成严重后果。例如,智慧图书馆可采用数据泄露预防(DLP)技术[14],监控敏感数据的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或被篡改。同时,智慧图书馆可建立应急响应团队,对数据泄露事件进行快速响应、调查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和个人报告,以降低数据泄露的影响和损失。

3.6定期审计与持续改进

定期审计与持续改进是智慧图书馆保障读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重要管理措施。智慧图书馆应定期审计隐私保护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隐私风险和问题,持续提高隐私保护水平。例如,智慧图书馆可定期邀请第三方专家或机构对隐私保护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进行审计,并提供独立、客观和专业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同时,智慧图书馆可根据审计结果和反馈,持续改进隐私保护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升读者对智慧图书馆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法律与技术的协同治理可有效保障读者的隐私安全,这种协同治理不仅有利于保障读者隐私权,还有利于智慧图书馆合法合规提供服务。

4结语

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持续发展,新的应用层出不穷。虽然这些技术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不断挑战个人隐私权的边界与底线。因此,智慧图书馆要在法治与科技的雙重驱动下,探寻一条可持续保障读者隐私权的道路,为读者创造一个匿名化的舒适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2]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等.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6-80.

[3]宋丽.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分析[J].图书馆学刊,2023(2):69-73.

[4]杨吕乐.从个性化服务到隐私入侵:智慧图书馆发展情境下读者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图书馆界,2022(2):47-52.

[5]陆康,刘慧,任贝贝,等.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文本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3):17-21.

[6]高玉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背景下的大数据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4):4-11.

[7]陆康,刘慧,任贝贝,等.我国图书馆数据治理规范研究: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与《信息技术服务治理第5部分:数据治理规范》的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4):116-120.

[8]郑杗.浅析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及其合规要求[J].中国远洋海运,2022(4):48-52.

[9]吴沈括,孟洁,薛颖,等.《2018年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中的个人信息保护[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8(12):83-100.

[10]王煜,朱明,夏演.非对称加密算法在身份认证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0(1):94-98.

[11]陈天莹,陈剑锋.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数据脱敏系统[J].通信技术,2016(7):915-922.

[12]杨福军,丁涛,付眸,等.基于RBAC的权限复杂性与可靠性控制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2(1):30-38.

[13]李建华.探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多因素身份认证的使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4):231-232.

[14]吴浩.数据泄露防护(DLP)分域安全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20):197-198.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协同治理智慧图书馆数据保护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TPP生物药品数据保护条款研究
风险社会理论范式下中国“环境冲突”问题及其协同治理论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欧盟数据保护立法改革之发展趋势分析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新规则评析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