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儿童进行绘本阅读?

2024-05-08 06:55傅琪蓉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绘本

傅琪蓉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家园共育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家园共育力求通过合力教育促进儿童的发展,其不仅对幼儿园教育十分重视,对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家园共育理念下,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努力,以有效的阅读指导为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打好基础。

绘本阅读是儿童积累学习经验、知识技能的关键途径,对儿童的语言素养、科学知识储备等多项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为教师及家长,应加强对家园共育的重视,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儿童的阅读行为、问题展开详细探讨,并做出科学的教育指导,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提升家园共育教育的质量。

营造阅读氛围,增强阅读兴趣

在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园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家长应加强对阅读氛围的营造,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激发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从而提升儿童阅读学习的质量。基于此,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中,教师与家长可针对“阅读氛围”创设展开探讨,并给予正确的教育指导建议,增强儿童的阅读兴趣。

首先,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为儿童构建“图书区”及专属“阅读室”。例如,在班级的窗台、阳台等阳光充沛的地方设置阅读区,营造一个安静明亮的阅读空间,满足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基本需求。教师还可以在阅读区增加一些温馨的环境装饰,比如柔软的地垫,这样儿童可以直接坐在地垫上翻阅图书;或提供一张小书桌,满足儿童边读边画的需求;或增添一些绿植,使阅读区看起来更加温馨。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需要为儿童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家長可以在家中为儿童摆放一个“专属书柜”,将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全部放进去,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再如,家长可为儿童制订“阅读计划”,设置固定的阅读时间,如入睡前、起床后,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借此提升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指导质量

明确教育目标,确定儿童绘本阅读的教育方向,是提升家园共育指导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幼儿园与家长要针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进行合作,通过双方的合力教育,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与家长还可针对阅读教育展开探讨,双方根据儿童的成长阶段及发展实情,制订科学的阅读培养目标,以提高教育指导质量。

在共育工作期间,教师与家长可通过多种教育途径,针对阅读指导工作展开探讨。例如,双方可通过“家长会”对儿童绘本阅读的指导展开探讨。会上,教师可以和家长分享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教育观念,使其充分了解自家孩子所处年龄段的阅读特点、阅读行为及正确的阅读培养方向,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效率。再如,家长与教师可利用“线上沟通”途径交流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指导效率。如教师可定期向家长推荐优质的绘本,通过网页链接、电子文件、绘本分享等途径,为家庭教育拓展教育资源,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途径,从而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家长也可和教师分享在家庭教育中看到的优质绘本,为幼儿园教育补充阅读素材,双方合力,一起探索儿童的绘本阅读教学,为儿童的阅读学习提供更多有效的教育思路。

加强教育沟通,强化教育质量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儿童绘本阅读质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使双方针对儿童在阅读中的行为、问题展开探讨,并商讨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以强化共育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阅读质量。在进行教育沟通时,教师与家长应秉承“幼儿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家庭与幼儿园二者的教育功能,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家长及教师应关注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情况及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例如,园内开展阅读活动后,教师可记录儿童的阅读情况,并通过准确的分析确定儿童的学习阶段,从而强化教学工作质量。如在阅读绘本《海浪》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的阅读过程,发现以儿童现有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完整地阅读整个故事,并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基于这一观察情况,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并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留意儿童的故事讲述能力。当双方共同确定儿童的阅读发展阶段后,便可基于儿童现有学习情况,制订全新的阅读教育计划,在“阅读连贯性”的基础上发展儿童语言扩展、情节创编等能力。双方沟通、调整了下一期的指导方法,促使儿童的阅读学习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实施科学评价,发现教育短板

家园共育背景下绘本阅读指导工作的展开,是为了让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当绘本阅读开始后,教师与家长应针对儿童的阅读行为、内容展开科学、全面的评价,从多角度审视儿童的阅读结果,找到当前双方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忽视的教育项目,为儿童的阅读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在科学评价的实施中,教师与家长应先确定评价内容及方向,并认识到阅读并非单纯地发展儿童的识图与语言复述能力,还应促进儿童良好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的养成。

在儿童阅读绘本期间,教师与家长可通过“量化考评表”,观察并记录儿童的学习过程,针对其阅读行为做出科学的评价。例如,在儿童阅读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记录整个故事的阅读时长,依据时间的长短,初步判断儿童的阅读情况。教师与家长还可记录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如“大象”“小老鼠”“荡秋千”等关键性词汇,通过阅读行为确定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然后针对儿童的这一阅读情况做出科学评价,并设计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教育计划。

此外,教师与家长还要加强对儿童其他阅读能力的评价,比如:关注儿童复述环节,评价儿童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儿童的阅读感想,并将其与情感态度培养目标做对比;评价儿童的自主阅读行为,观察儿童能否主动与老师、同伴、家长分享故事情节等。简而言之,家园共育背景下,教师与家长应加强对教育评价功能的运用,综合多种情况,准确了解儿童的学习问题、发展阶段,找到教育短板,使得教育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儿童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科学指导,还需要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积极引导。通过家园共育开展阅读教育活动,一来能强化家庭与园所间的教育练习,二来可实现教育经验上的沟通。在科学共育下,教育双方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儿童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通过沟通与探讨,共同调整教育计划,并为儿童制订更具针对性、指向性的指导计划,从而为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绘本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绘本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绘本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绘本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