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

2024-05-08 07:10山东省滨州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体验式法治道德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冯 辉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我国越发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综合素养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加大了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视,二是我国不断强化道德教育,希望通过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在近年来不断得到重视。但是多年来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甚至在当下很多课堂依然采取灌输式教学法,要求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性,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创新教学策略成为教师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结合体验式教学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希望发挥这门学科的真实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更加强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无疑是适合的,理论化的知识对叛逆期的学生无法起到教化效果,只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真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体验式教育的实质内涵

在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确保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一)注重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体验式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重心所在,因为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营造氛围帮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某些情感的激发和释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体验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通过参观纪念馆、革命旧址等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注重行为体验

行为体验是体验式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确保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通过行为体验才能真正使学生参与其中,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行为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从而深刻理解某种观念或行为的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为体验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志愿者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满足,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模拟选举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选举的意义和过程,培养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注重认知体验

认知体验是体验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认知体验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对某一事件的认知,从而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个人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认知体验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亲自观察、体验和思考探索知识,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认知体验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亲自走访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了解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培养社会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亲身实践,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注重思考体验

思考体验是体验式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考体验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提出观点,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辩论赛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论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很多时候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以理论教育为主,但是理论教育不仅相对枯燥,而且对学生的个人认知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考验,因此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兴趣泛泛,便利用这一时间去做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后作业,这就弱化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效果。而体验式教育能够通过创造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人物形象和历史进程,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是指学生能够理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问题上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偏重于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体验式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思辨能力的机会,因为体验式教学注重在实际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而有效提升思辨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体验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处于叛逆期,对教师的教导以及家长的说教不以为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家家户户,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被网络带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教师的灌输和讲解,难以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因此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体验式教学则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走访老人等,通过实践来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形成乐于助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培养创新能力需要相应的环境,传统课堂教学缺少这样的环境,而体验式教学则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机会,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开展创新设计、实践课题等活动时,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提出创新的思路,并能够通过实践来验证,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体验式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开展体验式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社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主动思考。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或实地考察,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职业,如消防员、交警、环卫工人等,在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职业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如交警的责任是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纠查交通违法行为,正是有了交警,人们的日常出行才能维持正常秩序,也正是有了环卫工人,我们的城市才更加美丽。这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责任,责任与角色同在。同时,在教学完“积极奉献社会”这一小节之后,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福利院、养老院等地开展献爱心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从而形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实际作用。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身处地”是一个说着容易却很难做到的事,很多人总是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的原因,只会盲目地批判,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人素养很难得到提高。而角色扮演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社会情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友谊的天空》这一章节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友情的重要性,那么不仅无法引起学生共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友情的实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探究与分析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教材上有四幅插画,分别是“上课时,小川总是找我说话”“小川认为我只能是‘他’的好朋友,不允许我与其他朋友交往”“放学后小川去网吧打游戏,邀请我一起去,还说我的费用他包了”“小川与别人闹矛盾,邀请我一起去教训那个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演绎这四幅插画情景,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三)开展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真实的案例,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这一章节时,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可能是违法行为。在这里,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初中阶段存在的法律问题,如几名初中生长期校园霸凌同学小明,一天放学后这几名初中生再次霸凌小明,小明最终上交30 元生活费才逃过一劫,但是最终这五名初中生因暴力抢劫定罪入狱。通过这个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无小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和一名积极友善的学生。

(四)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团队合作教学,如组织学生参与“中国今天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社会调研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调研工作,包括调查问卷设计、采访、数据分析等。在这一项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新闻,了解当前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最终结合搜集的资料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树立文化自信,并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采用游戏体验教学

游戏体验教学是指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并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党的建设”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党建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党组织的生活和党员的责任。这种游戏体验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逐渐明晰党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承担的责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体验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实质和内涵,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体验式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