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方戏曲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4-05-11 00:25雷永强
关键词:戏曲价值观核心

雷永强,刘 慧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33。地方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与结晶,既是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价值观传播的媒介。无论是高亢悲壮的梆子戏、轻柔婉转的越剧还是俏皮灵动的黄梅戏,地方戏曲作品都在自觉不自觉中融入主流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化民众的载体之一。深入发掘地方戏曲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探索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积极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33。

一、地方戏曲发展现状

地方戏曲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不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以地域为界划分出不同分支,逐渐形成风格迥异的地方特色剧种,如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浙江的婺剧、河北的梆子、安徽的黄梅戏、广西的土戏等。这些风格独特的地方剧种,吸收了各地的语言特色,融合了当地的文化风俗,经历长期的文化积淀,逐渐成为各地人民表达情感、丰富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早在电影电视普及之前,大到祭祖敬神、年节盛典,小到红白喜事、日常娱乐,人们都能见到城里乡间搭台唱戏的场景。看戏、听戏和唱戏一度是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格局变化,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取代了戏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时代既经,趣嗜亦易,昔之盛行者,积久必为世所厌弃,渐归淘汰,而新调又生,此自然之趋势。”[2]166在艺术形式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地方戏曲发展渐显疲态。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之一,地方戏曲仍是展现中华民族艺术审美风格的重要代表,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一环。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不断修订与完善,那些濒危的地方戏曲迎来了新的生机。走进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地发挥地方戏曲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坚持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让地方戏曲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二、地方戏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3]406-407。作为乡土文化的典型样态,地方戏曲是各地区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在文化根脉、价值取向等方面同当下我国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层的共通性和高度的契合性。

(一)文化根基一脉相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166从主流价值观的生成、演进及发展历程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凝聚了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所倡导的爱国、友善、民主、和谐等价值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天下大同”“讲信修睦”等思想的吸收、提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5]。地方戏曲作品中展现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价值追求正是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借戏曲表演的样式弘扬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地方戏曲继承、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中华传统美学元素。文学色彩在戏曲唱词中得以体现,如昆曲《牡丹亭·游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又如黄梅戏《女驸马》唱词“赋比兴”的运用,“春花带露满园香,乳燕双双绕画梁”,“好景偏逢人烦恼,几回思母又望郎”,生动展现了主人公的心思愁结。地方戏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粹,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二)主题内容一以贯之

“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6]324地方戏曲不仅表演方式多样,还包含丰富的教育题材。大量以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倡导邻里和谐、勤劳奋斗、诚实守信等为主题的戏曲表演,借助生动形象的艺术化演绎,发挥敦风化俗、民德归厚的教化功能,使广大民众明事理、辨善恶、爱国守法,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7],将国家精神、民族情感、社会风尚、生活哲学以及人生态度等内容凝练为24字核心要义,当代戏曲作品的核心主题与之相呼应。如京剧《海瑞罢官》是对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的诠释;又如河北梆子《岳母刺字》中“精忠报国”4个字展现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怀。如今,我们从地方戏曲作品题材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如讲述“科技兴农,政策惠农”的湖南花鼓戏《花猪司令》、展现“美丽乡村”的秦腔《郝家桥》、演绎“脱贫攻坚”的彩调剧《新刘三姐》等,这些地方戏曲作品在与时俱进的大背景下,抓住小人物、小地方的变化,讲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统美德、革命精神和时代品质的完美结合”[7]。

(三)价值目标趋于统一

地方戏曲以寻常百姓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普通民众的视角塑造人物、拿平凡生活的细节讲述故事,在立足社会基层的同时,站稳人民立场,将以人民为中心和教育引领大众作为其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前,地方戏曲文化作为礼乐教化的载体,寓教于乐,劝人向善,发挥了社会教育功用。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惟有看戏这件事,无论高下三等人,看看都可以感动,便是聋子也看得见,瞎子也听得见”[8]57-58。“民间有不识字不听过说书的人,却没有不曾看戏的人”[9],对旧时民众而言,戏堂即学堂。戏台上,公忠者刻以正貌,奸邪者绘以丑型,唱念做打间世间人情百态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寻常百姓了解历史、学习文化知识、体悟为人之道提供镜鉴。走进新时代,地方戏曲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314的时代要求,不仅让地方戏曲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雨滋润着人民。

三、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11]。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地方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唯有借助行之有效的方式、手段进行传播,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接纳,进而逐步转化为社会群体共识,为人们自觉遵守和践行。如今,我国正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电视、广告、海报、横幅、网站、学校教育等渠道在全社会范围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12]165。兼具中国文化特质和民间智慧的地方戏曲,是接地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媒介,用其来宣传主流价值观、弘扬正能量,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3]534的戏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2]165,通俗化的宣传方式使百姓更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在心中,并自觉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遵循和精神追求。

(二)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引导民众崇尚道德、遵守道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动力。地方戏曲讲究“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具有寓教于曲、敦风化俗的功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百姓了解社会历史、接受道德教育的媒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4]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4]。我们要利用地方戏曲的教育属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戏曲创作,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向大众传达这一精神。

(三)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式

价值观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散发着巨大力量。“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2]165,反之,一旦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就会失去原本的价值。以地方戏曲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让其在民间落地生根,融入社会生活,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过程。人民群众将自己在田间地头劳作时的感想感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节日活动里的风俗习惯等用戏曲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传达对家乡、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在对标自身,及时调整。活灵活现的戏曲表演将热爱祖国、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等道德观念传递给百姓。当下,我们“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3]406-407,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地方戏曲引领风尚、教育民众、服务社会的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4]9。地方戏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看中学、在学中做,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又让人民群众从小事做起,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为建设美好社会和实现祖国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路径

地方戏曲发展要与时代同行,要打造与时代主题、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戏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戏曲创作,在戏曲作品中表达时代诉求,思想上贴合主流价值观念,内容上紧跟社会热点,表演上适应现代审美,传播上建立新模式,积极推进传统戏曲文化的现代转化。

(一)优化创作内容,确保“出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2]164。因此,地方戏曲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加强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优化创作内容,“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用优秀作品鼓舞斗志。

首先,扎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戏曲创作要聚焦当下社会现实,扎根人民,沉入基层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以人为本、立足时代,地方戏曲要推陈出新,打造受欢迎、得人心的戏曲品牌剧目。其次,讲好奋斗故事,展现社会新风貌。新时代戏曲创作要勇于展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宣扬正能量,将优秀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搬上舞台。最后,弘扬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地方戏曲要在坚持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与时俱进、革故更新。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使地方戏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强化其服务国家、社会、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同时,有关部门要扶持优秀剧本,“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15],调动全社会戏曲剧本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地方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二)重视人才培养,确保“出人”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人才培养是关键。要想让地方戏曲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就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让人才发挥更大价值。首先,用好地方戏曲领军人物。戏曲领军人物在戏曲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大力鼓励支持拜师学艺,借助“传、帮、带”以老带新,充分发挥戏曲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精湛演技和表演绝活代代相传,让传统艺术后继有人。其次,培养青年一代,为地方戏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如今“戏曲进校园”活动为青年一代走近戏曲架起了桥梁。少年儿童在精美的衣冠服饰上、“揉、勾、抹、破”的脸谱造型中、俏皮欢快的戏曲韵律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青年学生在《赵氏孤儿》《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等剧中感悟仁、孝、礼、义等美德,提升文学素养,品味戏曲词韵之美。通过地方戏曲文化教育发挥戏曲育人作用的同时,为地方戏曲培养年轻观众,挖掘戏曲人才。最后,加强地方戏曲专业团队建设。要想在新时代实现地方戏曲创、演、传一体化,打破戏曲人才匮乏的困境,确保戏曲行业人才配置均衡,除名家、名角外,创作、策划、市场经营等配套人才也是戏曲繁荣的关键。因此,要健全现代戏曲人才培养机制,畅通引进戏曲专业人才通道,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戏曲队伍,打造专业的演出团队,让戏曲演得好、走得远。

(三)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出圈”

要想让地方戏曲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宣传引导必不可少,要加大对地方戏曲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扩大影响。首先,将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互联网使大众只要进入网络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地方戏曲要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乘势而上,主动出击,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打破地方戏曲传播的时空局限,将优秀戏曲作品呈现给大众。其次,通过公众文化服务扩大影响。文化惠民政策和“送戏下乡”工程为基层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契机,既满足了民众精神文化需要,也进一步提升了地方戏曲活跃度。社区活动中心、文化公园的“戏台子”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精神生活,也体现了共建共享发展思想,是国家文化意识形态主导权和领导力的彰显。戏迷及戏曲爱好者相约社区活动中心、文化公园,观看演出、探讨戏曲、边唱边演,在传承地方戏曲的同时,也接受了真、善、美的洗礼,传播了主流价值观。最后,多方合力,广泛宣传。地方戏曲的发展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发力。专业院校和剧院剧团牵头,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各地也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配套资金、设立专门的传习基地、建立地方戏曲文化资源数据库等,确保地方戏曲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无后顾之忧。同时,地方高校与戏曲剧院(团)积极合作开设培养戏曲人才相关专业,拓宽戏曲人才培养渠道。

以地方戏曲为载体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艺术作品的强大感染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观念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原本停留在纸上的文字,落地生根。这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的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对挖掘地方戏曲文化的当代价值、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戏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